?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校本課程創新實踐

2019-07-03 02:31阮惠英
教育界·下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

阮惠英

【摘要】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所關注。伴隨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心理問題正向著年輕化的方向發現。本文主要分析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問題,目的是在積極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基礎上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心理活動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課程創新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系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挖掘小學生心理潛能的研究”作品之一,課題編號135XK071。

心理教育學最先在西方興起,設立該學科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狀態。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小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會在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如厭學、逃學等。如何利用課程教育的形式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門尤為關注的問題。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對小學心理校本課程進行創新和實踐,可以促使小學生心靈向著更加純凈健康的方向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校本課程創新實踐過程。

一、在課程框架創新的基礎上,開展心理校本課程

本次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主題為“心靈陽光”?!靶撵`陽光”課程主要以“愛”為主題,將傳統的受時間和空間影響的心理咨詢課程模式打破,采取心理社團服務到各個學校的課程模式。其課程的主要特點是針對小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心理校本課程指導。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關愛自己、愛護他人、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和學?!钡男睦砥焚|。此外,心理教育主題和教育目標確定好后,還需要對課堂模式進行創新。本次教學實踐中采用“三全課堂模式”,分別是全科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課程以微劇本的形式展開,微劇本形式的心理劇設計在10分鐘內。這樣的課程設計可以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便于“心理陽光”工程的順利開展。采用評比的方式選出表現優異的微劇本,并組織全校師生共同學習,這樣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個性化指導有重要意義[1]。

二、優化師生關系下,提高校本課程的有效性

1.心理校本課程的學生要帶有孩子味

本次實踐以“心靈陽光”為主題的心理校本課程,主要是倡導學生在心靈上的和諧,促使學生與人、自然以及社會之間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身上充滿著童真。因此“心靈陽光”課程在設計時需要注意體現孩子的童真性。微劇本內容要以學生喜歡聽的故事、喜歡做的事情開展。比如可以以“小孩子過家家”的形式展開。這樣可以讓小學生的天性得到回歸。充滿孩子味的心理校本課程設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濃濃的幸福感。本次“心靈陽光”課程的開展所采用的評價體系,將“好”與“壞”剔除。在活動中小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如唱歌、跳舞、涂鴉畫畫等。此外,學生也可以沉浸在自己編造的故事中,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這樣具有孩子味的“心靈陽光”課程,即使針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小學生也很實用,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收獲自己成長的故事[2]。

2.心理校本課程的老師要帶有孩子味

本次心理校本課程設計的“心靈陽光”活動模式,要求課程教育中的老師要帶有一定的孩子味。具有孩子味的老師可以讓小學生體會到被關愛、被理解等感受。而針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小學生,他們普遍存在體驗愛、感受愛和表達愛的能力缺失的問題。而具有孩子味的老師可以拉近與小學生的距離,讓小學生找到心靈上的玩伴。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我們選取了具備繪畫能力的老師,讓該老師與小學生們一起涂鴉,促使老師真正走入孩子內心的世界。此外,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并有耐心聽取孩子們的故事,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點頭示意。舉例來說,當小學生在演繹小怪獸生氣的片段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讓學生知道小怪獸也需要關愛:你來扮演小怪獸,讓我們來守護你好不好?這樣富有孩子味的活動可以提高小學生參與本次“心靈陽光”課程的積極性,對于提高心理校本課程有效性有重要意義[3]。

三、促進“智”“心”“德”三維一體化發展

1.引導學生向“知行合一”方向發展

本次心理校本課程“心靈陽光”主題活動中,所倡導的發展體系是“智育”“心育”以及“德育”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因此,心理校本課程圍繞的內容除基本的課堂內容外,還需要將課外知識以及老師具備的生活經驗告知給學生。這樣與生活更貼近的課程內容更容易引發小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學生向著“知行合一”的方向發展。本次課程中所指的“知”為心動、靈動等內容。而“行”是指在心動的基礎上產生行動。每次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都需要注意時刻圍繞學生,制定的教學內容需要引發學生內心向善的動力,并對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性的作用?!靶撵`陽光”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可以引導學生更加關注生活,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與實際生活貼合。此種模式可以摒棄傳統說教性教學模式的不足,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2.學校要積極完善心理校本課程體系

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需要學校積極完善原有的教學體系。教師可以將本次以“心靈陽光”為主題的活動發展成為網絡性的共享資源。此種模式的教學設計可以將心理校本課程的影響力顯著提高。此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化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學習和指導。此外,除積極促進心理校本課程的網絡化發展外,還需要創新原有的教學評價模式。針對心理校本課程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積分形式的評價方式。比如,在德育工作中將學生的具體表現賦予不同的積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心理校本課程的積極性,并能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再者,心理校本課程在開展的同時,各科教師需要保持步調一致。只有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才能為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創建良好的條件。這樣協同發展的模式可以將心理校本課程的有效性得到全面體現[4]。

3.采取全科育人的心理校本課程模式

全科育人的心理校本課程模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精巧性的課程設計。本次心理校本課程以“心靈陽光”為主題,所采取的活動有繪畫、戲曲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不同學科的老師需要根據自身能力特點,主動參與其中。舉例來說,心理教研組的老師可以利用戲劇的形式為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此種教育模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老師也可以采用心理教研組老師的教學方法,利用舞臺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某篇戲劇性較強的文章。這樣小學生們可以在自己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知識,省去了中間老師講的過程。小學生通過自己表演再分享的方式,可以將原有的學習效果顯著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心理校本課程采取的某些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在其他學科上。(2)全員育人方法的簡單可靠性。心理校本課程具有顯著的特色,需要老師、學生以及家長對教育資源進行全面的挖掘。學校需要加強對心理教研組教師的專業性指導,可以利用晨會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培訓,保障所有的老師都可以掌握心理校本教育基本的方法。舉例來說,心理學科教師可以將不同學科老師擅長的教學內容積極地與心理校本課程相聯系。如電教老師喜歡畫畫,可以將多媒體的內容滲入其中。這樣相互分享的教學模式在操作上更簡單有效。(3)全程育人的連貫性。心理校本課程的開展需要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中心,老師需要充分挖掘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困惑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解決。這樣全程性的陪伴教育模式,可以避免小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問題,幫助小學生擁有純凈健康的心靈[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校本課程是素質教育模式下尤為重要的學科。以上就是筆者分析的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校本課程創新實踐的模式,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總結對該門課程的有效開展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鮑瑋.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校本課程 創新實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31):77-80.

[2]陳錚.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實踐的思考[J].文存閱刊,2018(23):134.

[3]呂經緯.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以沈陽市實驗學校(小學部)為例[D].沈陽:沈陽大學,2018.

[4]嚴曉麗.基于音樂活動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以上海市P小學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5]林列如.農村小學地區心理健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8(8):40-41.

猜你喜歡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初探
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