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哲族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

2019-07-09 19:05玄相根
天工 2019年1期
關鍵詞:魚骨赫哲族木雕

[摘 要] 赫哲族的傳統手工藝,有著獨特的實用與審美價值。它的傳承與發展,對豐富其傳統文化內容和發掘赫哲人的藝術創造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他們的傳統工藝主要有魚皮、樺皮、魚骨、木雕等制作技藝。

[關鍵詞] 赫哲族;魚骨;鏤空雕;木雕

華夏文明經歷朝代更替傳承至今,百花齊放、門類眾多。由于現代生活的價值觀念不同,傳統工藝又一次面臨傳承問題。

現代文明日新月異,傳統工藝面臨生存、創新、發展問題,怎樣把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首先是增加傳統工藝的可欣賞性、實用性、收藏性,創造品牌價值、欣賞價值、收藏價值是目前發展的首要方向。這樣有助于改變匠人的生存,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

一、魚皮制作技藝

赫哲族的魚皮制作工藝歷史悠久,據文獻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他們就已經用魚皮做衣服,掌握了魚皮制作技藝。歷史上曾以“魚皮部落”聞明于世,魚皮文化已成為北緯45°以上區域內存在的特色文化。目前,在我國只有赫哲族傳承著魚皮文化。傳統的魚皮技藝包括一整套復雜的加工過程,涉及剝皮、干燥、熟軟、拼剪縫合,藝術修飾等步驟。尤其在捕魚季節,選料、加工、縫制等方面別具特色。例如,魚皮加工的季節要與捕魚季節相符,選料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加工工藝無污染,綠色、環保,魚皮服飾的縫制工藝別具風格。因材制藝依順物性,追求天然是其獨有的特色。

長期以來,由于魚皮服飾所特有的觀賞收藏和研究價值,購買者多為國內外的各級博物館、文化研究部門或收藏家們。近些年來,一些年輕人發展創新,利用傳統的魚皮剪貼技術創制了反映赫哲風俗的“魚皮鏤刻粘貼畫”等現代魚皮工藝品。使古老的魚皮文化延伸到藝術欣賞、旅游等領域。雖然魚皮制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掌握這種技藝的老者多已離世。鑒于古老的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瀕臨消亡,亟待對其予以搶救與保護?,F就魚皮制作工藝談點淺見。

解決魚皮加工中的去腥、防腐褪色、縮水厚薄軟硬技法是魚皮技藝創新發展的首要問題。新鮮魚皮用草酸堿反復浸泡,用木刀刮去多余的油脂,平展、晾干、揉制,使魚皮更加柔軟。熟制好的魚皮,具有柔軟、不縮水,防風雪等特性。赫哲族制作的衣服是這類魚皮技法的代表。魚皮衣服是遠古時代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揉制的魚皮剪縫拼接形成天然的圖案。用絲麻縫合上云紋或花紋,更加突出男女成衣風格。赫哲族人崇拜萬能神和山、林、水、電、動物等元素。熟制魚皮縫合的十二生肖,也是這類魚皮的首選題材。

新鮮魚皮具有收縮性強,易平展、定形后不易變形等特性。標本的制作充分利用了新鮮魚皮的特性,活魚去腸、去肉、去骨、去油脂,只留魚皮,經過防腐、防蟲處理后,填充藥棉進行縫合,平展定形、風干。利用新鮮魚皮的收縮性,使魚標本更飽滿,更具靈動性。去脂、平展、定形、晾干的厚魚皮,具有紋理清晰、明暗對比明顯、不變形、不卷邊等特性,厚重感很強。這類魚皮很適合鏤空雕、盔甲、人物等厚重感很強的作品。去脂、平展、定形分層的平板魚皮,具有薄紙的特性,挺,薄,紋理清晰,明暗對比明顯,還有中間色,可用剪紙技法、拼圖技法等等多種技法創作?;ㄩ_富貴、松鶴延年、赫哲人生活場景等題材為主題的作品多適合用此類魚皮。去脂、平展、定形,多次分層的薄魚皮,具有有彈性、可塑性強、明暗不明顯的特點,可用于動物毛發制作。松針、孔雀羽用剪刀剪出細碎細長三角形疊加做成老虎毛發。用打毛技法把魚皮打成毛,要根根明顯,多層依次疊加膠合,做成動物毛發,要注意動物生活習性,每個部位的毛發長短、倒向不同顯出動物骨骼和行為動作特點。利用陽光可使魚皮褪色的特點,用薄魚皮做立體花也是不錯的選擇。立體花束是這類作品的代表。把魚皮剪制成花瓣,用濕布包上,再用圓硬物壓揉,壓出自己想要的花瓣紋理,再把每個花瓣層層膠在鐵絲上組成花朵。多個花朵組成花束,放在陽光下利用魚皮見陽光褪色的特性,讓每個花瓣顏色外淺內深,形成明暗多變的花色。

二、魚骨技法

鱘鰉魚頭蓋骨雕刻、魚骨拼畫等工藝品是赫哲族通過崇拜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形式。鱘鰉魚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淡水魚,據歷史記載,重達2000余斤,是皇家貢品,又名皇魚。鱘鰉魚頭蓋骨是最硬的部分,也是赫哲族崇拜的圖騰。鱘鰉魚頭去鼻子、魚唇、脆骨、魚鰓,留頭蓋骨晾干,骨質是豎紋,頭頂天生有漂亮幾何紋理。打磨后的魚骨質地細膩、柔潤、光潔,呈半透明狀,其幾何形狀精致獨特。磨砂工藝是使用一些設備,在魚骨表面進行工藝處理讓魚骨表面更加光滑,魚骨不論是拋光面還是磨砂面都具有一定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浮雕是雕刻的一種,根據魚骨的各方面狀況來雕刻出最完美的立體物象。浮雕是用繪畫的手法來處理魚骨,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立體感。鏤空雕也稱透雕,即雕琢不局限于魚骨的一面,而是穿透魚骨鏤空雕刻,從而在魚骨中構造出許多兩面相通的空間,使魚骨更具空靈、骨感之美。赫哲族傳統魚骨飾品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魚骨藝術、魚骨拼畫是從廢品里走出的藝術,具有獨特的韻味。魚骨是餐后廢品,表面會殘留有魚肉、魚脂、魚筋膜等,影響使用和保存,為了保證魚骨拼畫的效果,就要對魚骨進行處理,使其成為能夠長期保存的制作材料。魚骨的處理一般需要經過挑選、清理、清水煮、脫脂、剔肉、晾干、漂白等工序,使骨色潔凈剔透。挑選出完整的符合要求的魚骨原料,直接投放到事先準備好的清水中清洗,用刷子或鐵鉤清除魚骨表面的殘肉和油污殘留物,清洗干凈的魚骨還不能成為作畫的材料,魚骨上面還有脂肪、筋膜、殘肉,要經過清水煮才能進一步去除掉。把清理過的魚骨放入清水鍋中小火煮沸,煮出油脂,換清水接著煮,直到沒有油脂飄起為止,撈出剔除殘肉、筋膜,清洗干凈后晾干。晾曬時盡量不要接觸其他物品,防止變黑。晾干后就可直接用于魚骨拼畫制作,也有要求漂白的。漂白一般采用過氧化氫試劑浸泡,以100∶3的比例浸泡。魚骨按種類分別放入浸泡,并不斷攪拌使魚骨浸泡均勻,以達到更好的漂白效果,根據自己的要求判斷漂白程度。

三、根雕藝術

赫哲族根雕藝術也很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根雕藝術因式造型,因材施藝制作而成,集中體現了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導出了它的唯一性,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中的體現。沉江木是樹木沉入江中多年,腐爛、蟲咬、沙沖水洗、礦物質滲入、沉淀,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將江中撈出的沉江木晾干,用角磨機刷掉腐爛部分,不斷觀察,找出有藝術價值的地方,也就是找“眼”。去掉多余的地方,繼續觀察找“眼”,找到“眼”后進行雕刻,突出“眼”的藝術價值,定型配上相應的底座,用角磨機按自己對作品要求拋光,滿意后刷亮油,晾干后一件沉江木雕刻藝術品創作完成。沉江木雕刻作品具有很強的歷史滄桑厚重感。

雷擊木的雕刻,民間認為有辟邪的效果。雷擊木是雷電擊斷的樹木,經過雨水沖刷、腐爛、火燒形成的空心爛木頭。雷擊木的雕刻作品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具有空靈虛幻的感覺,多雕刻與佛家有關的作品,要從雕刻中體現出佛像的超然、安詳、靜穆、崇高的神態特點。其以意為主、以形傳神,充分體現佛教大愛低眉悲憐的美學意味。佛像雕刻重比例、重莊嚴。雷擊木雕刻多為超然的神態,以意為主。赫哲族根雕藝術因式造型、因材施藝集中體現了“意”的境界,眼、鼻、嘴傳遞佛的神韻。

四、樺樹皮工藝

樺樹皮工藝是一種獨特的樹皮加工技法,是純手工工藝品的種類之一。赫哲族與鄂倫春人生活的大小興安嶺樺樹遍地叢生,勤勞的鄂倫春人沒有辜負大自然的饋贈,樺樹皮經過他們靈巧的雙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樺樹皮器皿、樺樹皮船等生產用具和工藝品形成了古樸典雅的樺樹皮文化。樺樹皮具有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單向卷曲等特點。樺樹皮加工有以下步驟:一是剝取樹皮,二是將樹皮浸軟或煮軟,三是剪裁縫合,四是裝飾圖案。裝飾手法有用砸、壓的,也有用剪貼的。六月份是萬物復蘇樹木返漿生命旺盛的時節,樹皮光滑且潔凈,是剝樺樹皮的最好時期,選擇一棵好樹,順著樹干從上往下劃一條直縫,上下環割一圈,樹皮會自動崩起,將崩起的樹皮用力撕下,樹皮就會自動脫落,里面還有一層木質表皮不受損傷,過一段時間又會長出新皮。剛剛剝下的樹皮含有一定的水分,質地柔軟可以直接用來制作工藝品,但放置一段時間后水分大量蒸發,樹皮干燥質地硬而脆,易折斷,用于創作需要進一步處理,浸泡、蒸煮。把樺樹皮放入清水中浸泡,回軟后打成捆放平放入清水鍋中煮至回軟,時間自己把握,樹皮煮好后晾干待用,蒸煮過的樹皮質地柔軟且有較強的韌性,便于創作加工。根據所做器皿的要求,把樹皮分層次大小安排不同的用處,用剪刀進行裁剪,然后用野獸的筋線,線麻縫合成型,用木架支上,防止變形。為了器皿的美觀會在器皿上裝飾各種花紋,通常的方法是用刀刻上花紋或烙鐵烙上各種圖案。

赫哲文化從生活實用性,發展到現在可欣賞性、可娛樂性。古老文化能讓我找到一種歸屬感,做古老文化文明的傳承人,讓我從骨子里沉淀出無比的熱愛,努力把古老文明藝術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

玄相根,男,漢族,撫遠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969年5月出生。從小受赫哲文化影響,多年來在魚皮熟制防腐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實踐工作。通過不斷努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魚皮剝離、熟制、防腐等技藝制作方法。作品氣勢宏大,新穎獨特。2018年8月23日,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黑龍江省民間工藝精品展中,其作品《乘風破浪》獲得銀獎。2018年9月在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工藝大賽中榮獲“魚皮工藝類”一等獎。在2018年9月的對外交流活動中其魚皮技藝作品被俄羅斯阿穆爾洲博物館收藏。

(編輯:王潔雅)

猜你喜歡
魚骨赫哲族木雕
傳承赫哲族音樂的幾點思考
佳木斯市赫哲族傳統體育發展現狀調查探究
蟻工
幸福晚年“拼”出來
一星期沒換水的夢境
赫哲族舞蹈的研究綜述
惹怒了一根“魚骨”
木雕魚
赫哲族
木雕創作隨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