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分易教學平臺在外科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2019-07-17 04:46劉樹義李瑜蘭凱
醫學信息 2019年12期
關鍵詞:教學平臺外科學

劉樹義 李瑜 蘭凱

摘要:目的 ?探索對分易教學平臺在外科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校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1616~1818班共183名學生(A組)、卓越1604班共62名學生(B組)、口腔醫學專業1612~1613班共112名(C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期中考試之前所有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在期中考試之后開始引入對分易教學平臺。比較兩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期中、期末的考試成績、課堂互動頻率及教學效果滿意度。結果 ?①A、B、C三組學生期中考試成績分別為(67.55±16.96)分、(69.45±10.66)分、(64.15±17.28)分,低于期末考成績的(78.00±12.58)分、(78.78±11.79)分、(76.05±12.4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A、B、C三組學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平均互動頻率分別為(1.40±1.39)次、(1.55±0.89)次、(1.53±0.92)次,低于對分易教學模式下的(3.50±1.76)次、(2.60±1.54)次、(2.93±1.53)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A、B、C三組學生在教學效果滿意度方面,傳統教學分別為54.64%、66.13%、70.54%,對分易教學模式為86.34%、87.10%、89.29%,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對分易教學平臺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增加師生溝通交流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外科學教學的總體效果,值得在外科學教學中借鑒應用。

關鍵詞:對分易;教學平臺;外科學;教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R856.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2.00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2-000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se effect of the E-disciplinary teaching platform in surgery teaching. Methods ?Select 183 students (group A) from 1616~1818 classes of our 2016 clinical medicine majors, Outstanding 1604 classes with a total of 62 students (Group B), A total of 112 students (group C) in the 1612~1613 class of stomatology were studied. Prior to the mid-term exam, all classes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after the mid-term exa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ivisible teaching platform began. Compare the test scores, classroom interaction frequency and teaching effect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in the middle and end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s.Results ?①The scores of the mid-term examinations of the three groups A, B and C were (67.55±16.96), (69.45±10.66), (64.15±17.28), and the scores below the final exam (78.00±12.58), (78.78± 11.79) points, (76.05±12.49)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②The average interaction frequency of students in groups A, B and C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as (1.40±1.39) times, (1.55) ±0.89) times, (1.53±0.92) times, lower than (3.50±1.76) times, (2.60±1.54) times, (2.93±1.53) times in the divisible teaching mod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③A, B and C,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54.64%, 66.13%, 70.54%, and the teaching mode is 86.34%, 87.10%, and 89.29%,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disciplinary teaching platform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enrich the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crease the convenienc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 of surgery teaching. 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surgery.

Key words:E-disciplinary;Teaching platform;Surgery;Tutorial reform

外科學是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課程設置中占有很重的比重。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以課堂講授為主,這種“填鴨式”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師生缺乏課堂互動和課后交流,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極易被轉移。除此之外,目前學習外科學的學生群體均是“90”后,他們的興趣廣泛、個性特點鮮明,不愿輕易接受強迫式的教學方式[1-3]。然而,外科學所研究疾病的范疇很廣泛,重點、難點較多,對于某種疾病從診斷到治療,均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得以掌握。這就要求授課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應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改善這一現狀。近年來,隨著在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電子化教學、慕課等現代信息技術逐步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對分易是基于微信公眾號而開發的教學管理平臺。該平臺實行擁有16個模塊,全面貫穿于課前、課堂和課后教師對課程和學生的管理。為提升醫學專業人才的專業素質,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便利性,本教研室在2018~2019學年外科學的授課過程引入對分易教學平臺,現將使用效果匯報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1616~1818班共183名學生(A組)、卓越1604班共62名(B組)學生、口腔醫學專業1612~1613班共112名(C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納入研究的A、B、C三組學生在期中考試之前實施傳統教學,并在其中考試后發放教學評價問卷,評估教學滿意度。在期中考試之后開始引入對分易教學平臺。在對分易教學平臺內,主要使用如下模塊:①考勤:在課前或課間采用二維碼簽到方式評估學生出勤率;②課堂提問: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設置問題并隨機抽取學生作答;③在線練習及成績冊:每次在課間發布10道已學章節的練習題,并要求在10分鐘內完成作答,應用成績冊分析評估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并對成績較低者進行課后輔導;④課程資源:授課結束后,及時上傳課件、手術視頻等課程資源,便于學生理解、溫習相關知識;⑤教學評價:在最后一次課結束時發布學年教學評價,便于授課教師了解教學質量,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所有研究對象的授課均由同一批教師完成,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試題難易程度一致。

1.3評價指標 ?比較三組學生的期中與末期考試成績、課堂互動頻率以及兩次考試結束時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教學滿意度以問卷形式調查,滿分100分,得分≥85分,可認定為滿意,否則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學生外科學期中考試成績與期末成績的比較 ?三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分別高于同組期中考試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三組學生在兩種教學模式下課堂互動情況比較 ?三組學生在對分易教學平臺模式下的課堂互動頻率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三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滿意度的比較 ?三組學生對對分易教學平臺模式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當前,多數大學課程的授課方式是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課后學習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發展和革新,在給社會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大學的教學陷入了窘境。據麥可思研究院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當前90%的大學生擁有智能手機,超過90%的會帶手機上課,79%的大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其中本科在校生每節課使用手機在5分鐘左右的約占50%,若以每節課45分鐘來計算,學生平均每節課玩手機的時間是13.9分鐘[4]。這種現象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傳統教學的課堂效率。而對于醫學類院校而言,由于專業課程設置較多,每天安排的課時數將近8個學時,很難要求學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進一步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問題的出現,要求廣大教師必須去探索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保證和提升教學質量。

2014年復旦大學心理學張學新教授基于認知心理學原理,提出了一種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模式——對分課堂[5]。此種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是結合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特點,將課程時間一分為二,一半分配給教師講授,另一半則用于學生討論,形成“教授式課堂”和“討論式課堂”的教學模式。而對分課堂的精髓在于將新知識通過教師講授、學生內化及回顧性討論這三個環節,達到以學生為中心、自發學習的目的。對分易教學平臺正是針對對分課堂而設計的平臺,授課教師可設置學期、課程、班級等,學生可通過手機微信關注對分易公眾號,掃描二維碼加入對應班級[6]。在該平臺內設置有在線練習、考勤、隨機分組、課堂提問、教學評價等多種功能[7]。作為對分課堂的官方平臺,其優勢已逐漸顯現,已經被廣泛用于高校課程教學。潘秋予將對分易教學平臺應用于預防醫學教學中,發現此平臺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開展個性化教學,同時也為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建議[8]。本研究在實施對分易教學時,通過使用課堂提問、在線練習、上傳外科學課程資源(課件、手術視頻、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視頻等)及布置課后作業等模塊,發現三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均遠高于期中考試成績,這間接體現了對分易教學平臺能幫助學生實現新知識的“內化”。通過統計發現三組學生在對分易教學平臺模式下的課堂互動頻率高于傳統教學模式,大大改善了課堂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和積極性。在教學滿意度方面,85%以上學生認為對分易學平臺能夠改變他們以往學習的方式,讓知識更容易被接受,對總體教學的滿意度較高。由于對分易教學平臺緊密結合了學生感興趣的智能終端,不僅可以在平臺內進行模塊化管理,使得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整個過程被授課教師管理的更精細,而且還提供了師生在課堂、課后相互交流、相互反饋的途徑,能極大的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而這也正是傳統教學所欠缺的。

綜上所述,基于對分易教學平臺形成對分課堂模式的新課堂,通過對知識的講授、內化和討論,能夠充分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通過學生反饋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授課教師及時調整授課方式,提升授課技能,促進自身發展。此外,雖然對分易教學平臺能夠提升教學質量,但由于需要借助移動終端實現教學,仍存在著如教師綜合素質需進一步提高、學生過度使用手機等問題,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優化課堂管理。

參考文獻:

[1]倪菁,白丹,劉碧波,等.臨床技能學教學方式改革在卓越醫師培養中的必要性及探索[J].醫學信息,2018,31(11):36-38.

[2]郭平.基于90后大學生個性特征的高校輔導員功能探析[J].大學教育,2013(11):99-100.

[3]樊麗娟,曹輝.淺談90后大學生性格特點與日常管理[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學報,2013(1):45-47.

[4]陳輝.微信公眾號互動教學研究——以對分易運用為例[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3):67-69.

[5]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6]邊瑋瑋,戚明穎,綦慧敏,等.基于對分易軟件的對分課堂在高?;瘜W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436(10):32-34.

[7]李萬偉,李曉紅,賀圣文,等.對分易平臺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環境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29):261-262.

[8]潘秋予.基于對分易平臺的預防醫學教學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3):82-83.

收稿日期:2019-4-2;修回日期:2019-4-12

編輯/宋偉

猜你喜歡
教學平臺外科學
“顧氏外科”師承教育融于中醫外科學住培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數學實驗云計算輔助教學平臺的建設初探
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危害控制技術課程創新型教學平臺建設研究
基于WordPress構建項目化課程教學平臺的研究
《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教學改革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中醫外科學教學與評價
“三維一體”創新型中醫外科學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PBL教學法在中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淺談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