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痹心痛的中醫辨證論治臨床效果觀察

2019-07-19 05:46王慶鎖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4期
關鍵詞:辨證論治中醫治療冠心病

王慶鎖

【摘 要】 目的:探究胸痹心痛的中醫辨證論治臨床效果,以期為中醫治療胸痹心痛提供臨床參考。方法:抽選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5例胸痹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5例患者經中醫辨證論治后,痊愈率達80%(20/25),治療總有效率達96%(24/25)。結論:對胸痹患者實施中醫辨證論治可有效緩解或消除不適癥狀,提高綜合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胸痹心痛;冠心病;中醫治療;辨證論治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17-01

胸痹是由心肺機能不足,實邪內乘所致,胸部滿悶,甚則心胸疼痛為主證的一種病。胸痹指胸陽不振,氣血痹阻而言,證以咳喘憋悶,胸背痛為主。心痛則由心之陰陽氣血虧損,寒凝氣滯,痰阻血瘀等形成,證以心胸疼痛為主。因兩癥常相兼出現,故概稱為胸痹心痛。西醫學中的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ㄒ韵潞喎Q冠心?。┑哪承┌Y型以及多種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神經官能癥等,凡臨床表現與此病相符者,均可參照本病辨治?,F抽選我院收治的25例胸痹心痛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以探究胸痹心痛的中醫辨證論治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5例胸痹心痛患者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65.4±1.3)歲。

2 中醫辨證論治

2.1 標實證

2.1.1 氣滯心胸證

(1)治法:疏理肝肺,和血通陽。

(2)方藥:四逆散合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柴胡6g,炒枳殼10g,赤芍15g,炙甘草6g,全瓜蔞15g,薤白15g,半夏10g,桔梗6g,炒杏仁6g,丹參15g。

(3)中成藥:①蘇合香丸,每服3g,每日3~4次。②寬胸丸,每服3g,每日3次。

2.1.2 痰濁痹阻證

(1)治法:化痰理氣,宣痹通陽。

(2)方藥: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半夏。炒枳實、厚樸各10g,薤白20s,全瓜蔞20g,桂枝10g,半夏10g。

(3)中成藥:①蘇合香丸,每服3g,每日3~4次。②寬胸丸,每服3g,每日3次。

2.1.3 心血瘀痹證

(1)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2)方藥:血府逐瘀湯。當歸9g,生地9g,紅花6g,桃仁12g,枳殼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9g。

(3)中成藥:①復方丹參滴丸,每服10粒,每日2~3次。②通心絡片,每服2片,每日3次。

2.1.4 寒凝心脈證

(1)治法:溫陽宣痹,活血通絡。

(2)方藥:烏頭赤石脂丸合當歸四逆湯加減。制烏頭、炮附子各6g,干姜10g,桂枝10g,川芎10g,細辛3g,炙甘草6g。

(3)中成藥:速效救心丸,每服5~10粒,舌下含化。

2.2 正虛證

2.2.1 心氣虛證

(1)治法:補氣養心,通陽活絡。

(2)方藥:保元湯加減。黃芪20g,人參15g(單煎另兌),桂枝15g,炙甘草15g,丹參20g,川芎10g。

(3)中成藥:①補心氣口服液,每次10m1,每日3次,4周一療程。②香砂六君子丸,每服6g,每日2次。

2.2.2 心陽不振證

(1)治法:溫養心陽,化瘀行痹。

(2)方藥:桂枝甘草湯加味。桂枝20g,炙甘草10g,人參10g(單煎另兌),丹參15g,川芎10g。

2.2.3 心陰虧虛證

(1)治法:滋陰養心,疏通心絡。

(2)方藥:四物湯加味。生地24g,當歸8g,赤芍12g,川芎8g,麥冬12g,玄參12g,柏子仁 12g,炒棗仁20g,茯苓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

(3)中成藥:①補心丹或柏子養心丸,每服6g,每日2次。②滋心陰口服液,每服10ml,每日3次。

2.2.4 氣陰兩虛證:

(1)治法:益氣養陰,補血通脈。

(2)方藥:復脈湯加減。人參10g(單煎另兌),生地20g,麥冬15g,阿膠10g(烊化),桂枝10g,炙甘草15g,丹參15g,黃芪15g,川芎l0g。

(3)中成藥:①復方冠心舒沖劑,每服3~6g,每日2次,半月一療程。②生脈注射液,每次60ml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療程14天。

3 觀察指標與結果

25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率為80%、治療總有效率為96%。詳見表1.

4 討論

胸痹心痛雖然外感內傷均可致病,但以內傷情志為主;其病兼五臟,但以心為主;其虛雖有陰陽氣血之不同,但以氣陰兩虛為最多;而邪實則以血瘀為主。臨證應據其虛實之多少,結合病人體質,靈活辨治。益氣通陽、活血化瘀是治療胸痹心痛的兩大主要法則。心痛發作時,多以標實為主,急當治標;緩解期以本虛為主,緩則治本。治標貴在于通,當視其寒、熱、氣、血、痰濁之不同,或用溫通,或用清利,或行氣活血,化痰通痹,以求心脈暢通,通則不痛;治本當補,但要分清氣血陰陽及虛在何臟,采用相應的補益方法。治實以通,但不可傷正,宜通中寓補;治虛以補,須補而不滯,常補中寓通。臨證當據虛實之多少,以定通補之主次。

本研究中25例患者經中醫辨證論治后,痊愈率達80%(20/25),總有效率達96%(24/25)。

綜上所述,對胸痹患者實施中醫辨證論治可有效緩解或消除不適癥狀,提高綜合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夏禹.胸痹心痛的中醫診療研究進展[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6,23(4):12-15.

[2] 李蘇,譚元生,張穩,葉舒婷,王雯雯.胸痹心痛辨證論治淺析[J].湖南中醫雜志,2014,(4):128-129.

[3] 謝小強,謝天方,章麗,謝惠敏. 中醫藥治療胸痹心痛67例療效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6,(22).

猜你喜歡
辨證論治中醫治療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從腎論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醫辨證中的應用價值
淺析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與不足
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78例臨床療效分析
產后風濕病辨治心得
塵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醫治療現狀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