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基于MOOC的產品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19-07-23 09:53李夢楠馬宏嬌宓勝杰
藝術科技 2019年4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與實踐互聯網+互聯網

李夢楠 馬宏嬌 宓勝杰

摘 要: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以MOOC為代表的先進教學手段與方式,對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和實踐,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豐富創新創業教育途徑與方法,并重新理性思考高校教師在互聯網時代的角色定位,從而增強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MOOC;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0 前言

在“互聯網+”發展勢頭強勁的今天,互聯網及其所涵蓋的大數據和豐富的技術手段,對各個領域和行業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對于教育領域而言,以MOOC為代表的“互聯網+”模式的影響不僅為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與資源,還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學方式,以及一種指導創新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嶄新理念。因此,大學課堂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和MOOC的特點與優勢,結合傳統面授,創新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模式,從而提升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1 MOOC的發展現狀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縮寫MOOC)這個概念是在2008年由Dave Cormier與Bryan Alexander提出。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ens設計和領導的連通注意與連通知識課程是全球第一門慕課。此后,2011年,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們在開放的在線平臺錄制并發布了一些教學視頻,這些視頻的制作也利用了一些免費的網上資源。與慕課相關的教學法是從遠程教育領域借鑒而來的,但現在應用這樣的教學法是為了滿足大規模人群對免費課程的需求。慕課的初始階段cMOOC是基于同伴學習和社會學習模型建立起來的,但是之后的xMOOC學習管理模型是基于在線課程建立起來的,在線課程包括教學視頻、測評和測評信息傳送等。

MOOC的制作精美,內容精煉,它的出現給學生、教師以及整個學校的教學運行與管理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學生僅僅自行利用MOOC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利用MOOC創新高等教育學校教學模式迫在眉睫。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應該充分利用和積極實踐,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2 產品設計專業的分析

2.1 產品設計專業的特點

產品設計是人文藝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具有新穎性、專業性、多樣性等特點。要求培養的學生既要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又要具備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知識,同時具有一定的創意創新能力,因此,在產品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規劃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及制定中,需要兼顧工程、藝術和能力這三方面的特點。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把產品設計專業設置在了材料工程學院,是工科背景下的藝術類專業,能夠更好地體現產品設計專業的特點,并促進學科融合。

2.2 基于MOOC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意義

基于產品設計專業以上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互聯網+”模式,利用MOOC等資源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互聯網+”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學生可利用海量資源增強預習效果。在傳統課堂教學的情況下,學生的預習資料主要來源于教材和工具書,以及少量的網絡資源。預習的場所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圖書館?!盎ヂ摼W+”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各種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數字資源,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其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程提供了更優越的條件。

其次,“互聯網+”和MOOC有利于提升課程的趣味性、生動性,豐富教學手段。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形式呈現。產品設計專業的交叉學科特性,使得其在課程設置上要求文理融合、包容全面。教師可以利用MOOC、“互聯網+”、手機App以及其他數字技術輔助軟件等手段,使教學活動更加多元化,同時,也能更好地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3 基于MOOC的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

3.1 嘗試“3.25+0.75”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分類培養

“3.25+0.7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壓縮第七學期的課程為一半時間的理論教學周,剩下的半個學期和第八學期合計0.75學年為實踐環節。在“3.25段”中的一二年級集中學習常規理論等學科基礎課程時,依據學生的特點和訴求,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分層次安排和調整教學內容。解決“教多少、教什么與學多少、學什么”的問題。另外,分層次教學與分類型培養相結合,研究針對知識學習與研究型、創新與競賽型以及創業與實戰型等不同類型學生的培養。分類型培養在“0.75段”中得到強化。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在“0.75段”中進企業鍛煉,包含教師工作室的比例達到了80% ,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前盡早接觸并參與真題真做。

3.2 利用MOOC改變個體學習模式,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互聯網+”背景下,把MOOC引入產品設計專業課堂教學,形成MOOC與教師講授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輔助教師組織與引導的創新型課堂教學形式。

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是相對于傳統講授形式而言的,學生在課程教學之前,首先利用互聯網資源完成課程預習和相關知識積累,這種預習過程不僅是對基礎理論的記憶,更是依據教師給定的課程目標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閱讀、理解以及歸納總結,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理清思路。產品設計專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逐步減少講授比例,增加小組討論、團隊展示、工作室項目等多種形式和教學方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和指導學生,對學生已經自行獲得的知識進行整合和創新。

3.3 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案例)

各級各類的競賽、創新設計以及創業項目的培育都有賴于學生知識結構的豐富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而“互聯網+”背景以及MOOC等資源的利用,既節省了學生知識結構建立與豐富的時間,又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激發了學生創作實踐的欲望。因此,學生有內驅動力,就會主動參與綜合實踐和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從而形成“獲取知識—主動實踐創新”的良性循環。

3.4 探索以“工作室制”促進教師提高自身能力

“互聯網+”背景下高等教育在觀念、手段、形式和內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由此對教師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

教師不能再僅僅簡單地將專業領域以及學科前沿的理論與知識傳授給學生,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在教學中的定位和作用。與學生一樣,教師可以利用個體學習的方式通過網絡資源和數字技術手段獲取專業知識與信息,同時,教師更應該對知識進行整合、加工,先于學生完成去偽存真以及知識創新,從而使自己成為教學中學生的指引者。

4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應當運用以MOOC為代表的先進教學手段和資源,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開闊學生視野。同時,也要重新定位教師角色和學科課程,從而找到適合藝術類產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 李曼麗,張羽,葉賦桂.解碼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育學考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85-104.

[2] 高等學校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10.

[3] 陳玉琨,田愛麗.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 活動教學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5] 王鑒.課堂研究概論[M].人民教育出版化,2007:59.

作者簡介:李夢楠(1979—),女,河北廊坊人,講師,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與研究、學籍學位研究。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與實踐互聯網+互聯網
農業院??萍挤趸瘓@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基于計算思維的計算機圖形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院校自動化專業C語言課程教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