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績效分析

2019-07-24 10:33鄭新楠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多元化經營

鄭新楠

【摘 要】市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進化,許多企業并不再滿足于單一的業務經營,而是紛紛通過并購、新設等方式對企業進行多元化戰略的轉型,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充分利用??v觀現代企業發展史,多元化作為一種普遍的企業成長方式,在大型企業的成長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國際實業集團作為實施多元化戰略的集團之一,其業務涵蓋了煤焦化、油成品、房地產及金融投資等等。但由于其主業虧損,依靠金融投資盈利,逐漸顯露“脫實向虛”的問題所在,使得企業整體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下降。在目前“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大背景下,希望本文可以為其他多元化經營的企業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多元化經營;績效影響;國際實業集團

一、引言

多元化經營不僅能夠滿足企業自身擴張的要求,而且更好地使企業適應目前的市場大環境。它可以讓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可以規避一些風險,這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發展戰略。很多中國企業也開始嘗試多元化經營,海爾的多元化經營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著海爾的幸運,我國部分企業在多元化經營的過程中脫離了實體經濟轉而投向證券和房地產等虛擬行業,有些企業甚至因為進行了多元化經營而使得財務業績下降,“脫實向虛”的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

二、文獻綜述和理論基礎

(一)多元化戰略的內涵

美國學者Ansoff最早提出了多元化戰略,Ansoff(1957)認為多元化戰略與其他戰略最大的區別在于:多元化戰略是一種全新的戰略,它并不是讓企業建立在原有的基礎上二次開發產品,而是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宋楠、劉云澤和劉曉(2015)指出多元化戰略是企業為了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在多個業務單元生產不同種類和用途的產品或服務的商業策略。趙鳳(2016)指出產品多元化是多元化戰略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企業重要的發展戰略,對外部技術的吸收獲取能力對多元化有顯著的正向調節效果。

(二)理論基礎

1.分散企業經營風險。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降低經營風險。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時,使得各項主營項目的現金流不完全同步,以此分散企業風險、增加協同效用、增加新的利潤點、獲得穩定的收益、提升公司融資能力等。

2.發揮協同效應。企業還可以利用多元化經營發揮自身已有的品牌優勢,擴大知名度,增加影響力。從集團整體的角度看,可以減少一些品牌宣傳的廣告費用,增加利潤總額。在我國市場,一般情況下某個品牌能夠被公眾了解熟悉,就是因為其主營產品占領市場的份額大。然后,企業就可以利用品牌效應擴大經營范圍,提高企業集團的價值。

三、案例分析

(一)國際實業集團公司簡介

新疆國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是由新疆對外經濟貿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發起人,聯合其他四家發起人共同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發行上市,截止目前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81億元。公司上市以來,依托新疆優勢資源,實施多元化、實業化、國際化戰略,已逐步發展成為跨行業、跨地區的大中型能源企業,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規模逐年提高。公司擁有控、參股公司20家,投資涉足領域為油品的煉化、倉儲、運輸、批發和零售;燃料油進口,燃料油、重油銷售;房地產開發、銷售、租賃;金融投資等。

(二)公司戰略布局

國際實業集團最初主營業務為麻黃素制品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進出口貿易、番茄醬銷售作為輔助產業。隨著房地產業內部管理的提升,銷售機制逐漸成熟,整體經營能力提高,房地產開發經營為公司帶來逐年上升的利潤。

(三)國際實業集團多元化經營的績效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國際實業集團的營業收入利潤率總體出現下跌的趨勢,即使在2013年度有小幅度的回升,隨后依舊是下跌的趨勢持續至今,尤其是在2017年度,毛利率下降到11.45%,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歷史新低水平-20.25%。企業的毛利率、營業收入利潤率的逐年下降意味著公司產品競爭能力的下降,產品市場的飽和度提升。這說明企業經營業績下降了,經營管理上遇到了問題,這很大程度上可能和煤焦化產品的銷售問題有關。

2.成長能力分析

由圖2可知,這四項指標中凈利潤的增長率有較大程度的波動,其余三項指標均呈下降的趨勢,尤其是總資產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的趨勢線基本重疊在一起??傆嫯a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反映了企業資產保值及增值的情況,而國際實業集團的總計產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發展趨勢令人堪憂,從2010年度到2017年度均下降有四十多個百分點,2015年度后成為負增長,下降的幅度如此之大,國際實業集團整體成長能力下降,說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瓶頸,目前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并不適合企業的發展,企業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增長點。

四、總結分析

通過對國際實業集團多元化經營這一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多元化經營戰略可以使國際實業集團在初入行業之際嘗到甜頭,對國際實業集團的盈利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政策變化和市場變化,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監管和市場競爭,導致企業相關產業成本上升,經營活動的收益降低。此時國際實業集團偏向于選擇新產業進行多元化經營,但是一旦新產業面臨困境,國際實業集團很難找到突破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退出煤焦化產業之后,國際實業集團握有大量閑置資金卻沒有好的投資項目,最后只能盯上風險偏大、不確定性較強的證券投資,甚至投向銀行理財。為此,企業在多元化經營過程中應該多將目光放在加強技術研發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以降低自身成本,提高自身產業優勢,來更好得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變的政策。同時面對近幾年資本市場糟糕的表現和大幅度的波動,國際實業集團應該減少風險資產投資,轉“虛”為“實”。

猜你喜歡
多元化經營
淺談關于經營多元化的中小型集團關聯交易類型及交易定價
新時期地市報業經濟轉型路徑探析
關于控股股東控制、多元化經營與公司價值的研究
產權性質、高管薪酬與企業多元化經營
多元化戰略分析
新時期如何提高報紙發行量
對多元化發展的中小民營企業管理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