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作業成本法在全成本核算中應用

2019-07-24 10:33秦曉媛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全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高校

秦曉媛

【摘 要】自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以來,關于教育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改革越發頻繁和深入,各高校面對優先的資源之間展開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全額撥款,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高校大多受到“辦學經費投入同辦學質量成正比”的思想影響而熱衷于大量增加辦學經費,但這種行為往往會造成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高校怎樣能在有限的經費下實現對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高校的不斷發展,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高校進行成本核算能夠對高校的產出和資源耗費有更為直接的反映,幫助高校更好地對資源配置效益進行評價和分析,讓高校通過成本控制來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益并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實現可持續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全成本核算;高校

就高校的成本核算問題上,雖然成本核算和會計制度之間有所脫節或是存在矛盾,但有學者對其進行了相關的探索,總結下來共包括兩種主要的核算思路:一是通過對現有財務資料的運用,按照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來間接地分配費用,在成本核算的發生制原則下設置賬簿和會計科目及記錄和歸集成本項目;二是高校通過引入作業成本法來開展成本核算工作,很多學者認為作業成本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間接費用分配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高校的科研活動與教育是相互交融存在的,所以單獨核算教育成本或是單獨核算科研成本均不能反映高校資源的具體耗費情況,所以高校應該把科研成本和教育成本納入同一個核算的框架,采用更為恰當的方法來核算共同耗費,如此才能更全面、準確地反映高效的資源配置和使用的情況,進而也給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一、高校全成本核算的概念、特點及方法

(一)高校全成本核算的概念?,F代企業的全面成本管理理論通常認為要根據企業的運行規律建立包含讓全員參與的成本管理、全部成本要素及貫穿企業運行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體系,從而實現成本結構的優化、成本風險的控制和成本投入的降低,有很多的學者之前有從教育或是科研的單方面提出全成本核算,而不是考慮到高校的整體資源耗費,從更為全面的角度提出全成本核算,這實際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校的全成本應當是指高校在主要職能的實現過程中所耗費的各類資源價值,而高效的全成本核算則是要以高校的主要職能產出為核算對象,在本著誰收益誰承擔的原則之下對職能實現過程中的所有資源消耗進行核算。

(二)高校全成本核算的特點。高校的全成本核算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全面成本核算。全面成本核算是對高校產出全面性的表現,也即是要把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這兩大主要的職能都作為成本核算的對象,將科研成本和對學生的教育成本都放入同一個體系之內進行核算。第二,全要素成本核算。全面要素成本核算是對高校耗費資源全面性的表現,凡是同科研活動、人才培養等相關的資源耗費都要納入成本核算的范疇之內,這里面不僅包括了科研活動和人才培養的直接相關費用,還包括了行政部門和后勤輔助部門的資產使用和運行費用等間接費用。第三,全過程成本核算。全過程成本核算是要涵蓋到成本核算工作的整個過程,包括科研活動、學生培養等工作的整個過程,這其中所涵蓋的學生教育成本需要從學生的招生、錄取、選課、畢業設計和就業等整個流程來進行資源耗費情況的核算,科研成本也需要從科研項目的申報、立項、檢查、結題、認定、科技成果轉化等流程進行資源耗費情況的核算。

(三)高校全成本核算的方法。高校是一個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職能于一體的多投入、多產出的復雜的綜合系統,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把“產品”作為核算工作的中心,這種把間接成本分攤到成本對象的方法并不適用于間接成本占比較大的高校全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不同于傳統的核算方法,它是把“作業”作為核算工作的中心,先以作業活動的資源消耗情況為基礎把資源分配給作業,再以成本對象消耗作業的情況把作業成本分配給成本對象,這種以成本動因為分配依據的作業成本法能夠彌補傳統成本法分配模糊的不足,讓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更為準確,成本分配工作也更為合理。

二、高校作業成本法在全成本核算中的應用

(一)成本核算對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作為高校的兩個最為核心的職能而存在的,高校的資源配置也是圍繞著科研和教育兩大主要活動而展開的,所以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對象實際上可以界定為培養的各層次學生和各科研項目。

(二)成本核算的期間。就《高校會計制度》、《預算法》等相關規定來看,高校的會計核算周期是公歷的年度,但高校不同于其他單位,其工作的周期和學生的培養周期都是按照學年進行的,所以高校的成本核算期間應與學生的培養期間一致,即高校的成本核算期間應是按學年核算。

(三)資源。資源就是為完成各項作業而消耗的費用,高校在進行全成本核算時應當做到明確資源項目、調整資本性支出和劃分資源類別等步驟,首先,高校的各項支出包括人員支出、公用支出、項目支出、捐贈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和上繳上級以及利息支出等,在成本核算時應對相關項目有較為明確的認識。其次,由于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是權責發生制,而高校的會計核算所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固定資產購置支出、基本建設的支出、環境整治和房屋改造維修等支出是不能直接計入成本的,所以高校在成本核算時應當對相應支出做出調整。最后,為了方便把耗費的資源分配到成本對象之上,還需要對資源的耗費情況進行分類,一般情況下可將資源分為“終結耗費”、“作業專屬耗費”和“混合耗費”三類,在某項資源的耗費可直接確定為科研項目或是學生培養所消耗時,即屬“終結耗費”,可直接計入成本,當某項資源從發生時就可以確定為是某項作業所耗費時,即屬“作業專屬耗費”,可直接計入作業中心,但當某項資源從發生時就有多項作業的耗費,就屬于“混合耗費”,這就需要在確定了核實的量化依據之后再分配到各個作業中心。

(四)作業中心。此處的“作業”是指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資源的某一個環節或是程序,而作業中心能把各種相關的工作聯系、集合到一起,高校的作業中心一般有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學生管理、行政管理和輔助活動五個。

(五)成本動因。成本動因包括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資源動因是把混合耗費中的資源分配到各個作業中心的依據,而作業動因是把作業成本庫分配到成本核算對象上的依據,為了分配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需要根據與成本耗費的相關度和易獲得原則來確定作業動因。

(六)全成本核算的模型。在確定了上面的五大要素以后,可以得到高校全成本核算的模型:

在此模型之下,教育成本和科研項目的科研成本均可進行核算:

本科(碩、博士)生教育成本=本科(碩、博士)生終結耗費支出+本科(碩、博士)生分攤的學生管理成本+本科(碩、博士)生分攤的教學活動成本+本科(碩、博士)生分攤的行政管理成本+本科(碩、博士)生分攤的輔助活動成本

各項科研項目成本=各項科研項目的終結耗費支出+各項科研項目分攤的科研活動成本+各項科研項目分攤的行政管理成本+各項科研項目分攤的輔助活動成本

三、結語

高校的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在同一個核算框架下進行計算,從成本核算對象、區間、資源以及作業中心和成本動因等各個方面出發,可以使高校的核算工作在全成本核算思想和作業成本法之下更為系統和全面,而高校的賬務處理(科目設置等)工作則還需更為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黃瑞瓏. 變動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結合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探索[D].武漢紡織大學,2018.

[2]甘朝霞.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究[J].商業經濟,2018(05):155-157.

猜你喜歡
全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高校
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
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
作業成本法在酒店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