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

2016-12-14 09:08闞鷹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全成本核算公立醫院成本控制

闞鷹

摘 要:醫院全成本核算就是將醫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按照企業成本核算模式進行全面核算。當前一系列醫療改革政策的落實,必然導致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和補償機制發生重大改變。公立醫院必須通過開展全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不合理支出,維持和擴大自我發展。準確核算公立醫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的消耗情況,為科學地制定補償標準而提供依據。從目前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實施過程來看,尚有部分環節弱化了成本核算結果的應用,必須采取有效對策加以解決。

關鍵詞:全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公立醫院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8-0078-02

一、現階段公立醫院推行全成本核算的背景

近年來,國家對公立醫院改革成為醫療改革的重要內容,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也成為改革的主導思想。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實,必然導致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和補償機制發生重大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公立醫院必須提高經營效益,加強成本管理,通過開展全成本核算工作,降低不合理支出,準確核算公立醫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的消耗情況,為科學地制定補償標準提供依據,為政府實現多渠道補償機制做好基礎工作。

2012 年1 月1 日起,公立醫院全面施行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新制度明確了進一步完善了醫療成本核算體系要求,除了要求公立醫院進行床日和診次成本核算以外,還要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單病種、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新財務制度的實施,推動了醫院對全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

二、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運行常見問題

醫院全成本核算就是將醫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成本,按照企業成本核算模式進行全面核算。包括:人員成本、物資消耗、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計提的醫療風險基金以及其他維持醫院運行的管理成本等內容。它是一個從成本基本數據形成→整理→匯總→分析→控制的過程。每個環節緊密配合,按職責要求實施。但是從目前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實施過程來看,尚有部分環節和現象弱化了成本核算結果的應用。

1.物資設備管理部門對相應成本控制較弱。公立醫院的物資及設備折舊成本達到醫院總成本的60%以上,其成本控制成效直接影響醫院收支結余。但從目前公立醫院成本控制情況來看,物資及設備成本控制較弱。一是物資管理部門對臨床科室的物耗成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流于形式;二是對物耗沒有實行動態定額管理,沒有制定物耗定額指標、事中管控干預和事后分析職能較弱;三是大型設備購置后,其使用效益分析結果對設備使用科室沒有約束力,對提高設備使用效益沒有指導作用。

2.人員成本與科室實際工作需要脫節。大多數公立醫院未能全面實現因崗聘人、因事用人,有部分科室存在人員配置閑余或個別人員工作量不足、出崗不出力的情況。

3.職能部門對數據采集分析參與度較低。醫院成本部門大多設立在財務部門,成本數據的采集、錄入主要由財務部門完成,未形成一個成本控制部門采集、分析 、上報的作業過程。因此,職能部門對當期成本數據的確認及分析職責缺失。

4.成本運行系統提供的項目成本、病種成本數據不能為醫院工作起到指導作用。從大部分醫院現狀來看,均未能開展真正意義上的項目、病種成本核算。成本軟件中提供的項目成本、病種成本計算方法較簡單,只是為出報表而簡單進行了分攤計算匯總,未能真正反映項目、病種實際成本,對醫院降低項目、病種成本沒有指導作用。

5.全成本核算結果在績效考評系統中權重較低。在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中,全成本核算結果作為成本控制目標執行結果并未作為醫院重點考核指標,所占權重較低,相關職能部門成本控制執行得好與不好區別不大。

6.數據產出可利用性不高。(1)部分醫院人員科室變動仍以手工統計為主,信息傳遞不及時,存在人員信息不準確;同一個科室工作人員在門診與住院服務時間沒有完全統計,造成門診成本住院成本數據偏差。(2)材料成本與材料收入未對應。尚未實現收費與消耗聯動的醫院,衛生材料、化學試劑成本以領用數為主,實際消耗數據與當月實現的收入關聯較弱,不能全面反映當期收入的物耗成本。(3)水電汽成本核算數據以分攤為主。一些醫院成本分攤基本計量工具未安置到位就開始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如水、電、汽等需要進行計量的成本分攤較為簡單。存在科室用多用少一個樣,不節約用水用電但因面積小成本反而不高的現象。(4)成本數據采集信息化程度未普及。有些醫院供應室服務量、總務洗滌、維修工作量等醫輔科室的數據統計仍以手工為主,統計量大、及時性差。成本核算單元責任人對數據的發生沒有及時獲知的平臺,不利于成本控制。

三、解決全成本核算運行問題的相應對策

1.加強物資采購部門的管理。醫院要嚴格對臨床科室制定每床日消耗定額、醫技科室每百元消耗定額等,對材料消耗領用實行定額管理。物資管理部門實時掌握科室定額使用情況,建立定額使用預警機制。對當月形成的材料成本及時分析,提出控制建議。精密測算大型設備的購置前效益分析,不購置效益低的設備;在設備實際運行后,跟蹤設備使用效益,將結果及時反饋臨床,提出控制要求。

2.人員定崗、定編??刂漆t院用人成本,臨床科室根據工作量定崗定編,增加編制必須與業務收入同步,與醫院進行項目成本、病種成本的人員匹配。

3.強化各職能部門在全成本核算體系中的作用。醫院各職能部門負責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成本數據的核算、管理、分析和考核工作,對下達的各項成本計劃指標全面負責,分解成本計劃、定額,落實到相關科室、班組或個人實行責任管理。

4.完善物資管理系統。對可收費材料的管理實現與收費平臺數據相結合的管理方法,以記到費用作為材料耗費成本,做到領用成本與收入成本相符合,杜絕漏費成本。對固定資產采用條碼管理,摸清家底,科室固定資產持有成本與實際相符。

5.提高現有信息系統的效率。建立和強化人員考勤系統,科室加強人員考勤系統的管理,準確提供多重角色人員各崗位的出勤天數,為人力成本的合理分攤提供基礎,滿足全成本核算下對人力工時成本的精細化要求。充分利用醫院信息化平臺,實現供應室、維修班等醫輔服務部門服務量的信息化統計分析。

6.提供可計量工具。明確電費、水費大用戶,加裝水表、電表,并逐步推進到各成本單元。

7.逐步開展項目成本、病種成本計算。使用標準的項目成本計算辦法,逐步開展項目成本核算。以此為基礎,明確病種構成項目,開展病種成本核算。通過準確反映項目病種成本,為進一步加強成本控制提供支撐數據。

8.加強全成本核算結果的考核。醫院應將成本控制指標作為科室考核目標下達,以全成本核算結果為基礎,強化成本控制指標實行結果的考核,定期進行考核和反饋,同時提高成本控制目標在績效考評系統中的權重,以考核杠桿的作用促進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健,楊謝菲.數字化條下公立醫院成本控制體系研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4,(1).

[2] 臧芝紅,廉爽.公立醫院加強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徑[J].醫院院長論壇,2013,(4).

[3] 鄭大喜.新《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2,(11).

[4] 醫院會計制度[S].2012.

[5] 醫院財務制度[S].2012.

[6] 李萬春.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的全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問題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5.

[責任編輯 陳麗敏]

猜你喜歡
全成本核算公立醫院成本控制
公立醫院文化對黨建政工的有效促進
公立醫院總醫療費平均增幅須在10%以下
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探討
醫院加強全成本核算研究
醫院全成本核算推行工作中的思考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業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淺談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
醫藥:3500家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