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型政府與“放管服”改革政策研究

2019-07-24 10:33田梓宸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行政審批服務型政府放管服

田梓宸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放管服”改革的作用,認為該項改革措施是促進當前市場發展以及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舉措。通過服務型政府與“放管服”改革的關系分析得出,“放管服”改革是我國政府建成服務型政府的必要一步。最后除了總結該項改革措施近年成就之外,也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給出了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放管服”改革;行政審批

一、引言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近年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發展目標,服務型政府同時也是衡量強化公共服務以及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標準。因此在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不斷提高政府效能”?!胺殴芊本褪且环N政府體制改革。政府減少并且限制其一定的權力和監督職能,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活力。

二、服務型政府與“放管服”

服務型政府指的是以社會公共利益為目標追求,以社會公眾為本位,以管理就是服務為理念。在社會公眾的參與和監督下,提供公平、優質、廉潔、高效的管理和服務為標志的政府形態。為社會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以滿足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放管服”改革,其實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很好的具體措施。

“放”指的是簡政放權,也就是相對于官僚主義、低效率的政府而言我們需要機制調整,簡化審批與工作的流程。其次,“管”指的是創新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改革不是要政府什么都放掉,什么都不管。相反,這是針對原來政府的職能轉變。原來的政府參與到生產中指揮產量,而如今政府做的是“管全局”?!胺敝傅氖歉咝Х?,營造便利環境。這是政府與公民關系的一個轉變,原先政府好像是人民的上級管理者,如今政府應該成為真正的“人民公仆”。上述三點正好符合對服務型政府的三種理解??梢姟胺殴芊备母锟芍^是我國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第一步。

三、“放管服”改革措施

“放管服”改革的方法同樣是符合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內容。

首先“放”方面是要求政府做到公私分離。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當前應該捋清的重點。明確必要的審批范圍:從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防止出現壟斷等方面進行審核。審核的目的應是致力于解決市場經濟的外部性。放權更多的是要發揮社會自我規制的作用,可以通過社會途徑進行審批的應該交給一些如同中介或者行業組織進行,政府只需對相應情況進行登記與備案。另外,放權除了對個體審批的放權,同時還體現在政府垂直體系中的放權。一些手續不需要部門層層上報,上級部門的放權是為了更好地優化府際關系以及分級治理體系。這可以很好的解決不同部門的扯皮與效率低下問題,避免交叉審批。

“放管服”中的“管”應遵循如下內容。為實現穩定的社會與市場秩序,首先明確管制不是為了政府創收。任何管理要以法律法規為約束,不能侵害個人合法的利益與自由。管制的方式實行必須公開、公平、公正。管制的依據必須具有合法性。任何管理與管制必須是在“陽光”下,時時刻刻接受人民的監督。必須承認的是,政府并非萬能的,政府對一些市場問題也存在著解決不了的情況。此時政府應該做的是進行引導與疏導,將問題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最后“服”方面的措施更是符合服務型政府建設需求。政府提供的服務往往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如今我國經濟發展到了新常態,政府更需要根據時代需求改變其服務水平。在“放管服”改革中,轉變政府管理的觀念,理清政府與公眾的關系。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主體也是政府管理的對象,本著服務理念,政府應改革原先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部分。時刻為企業著想,提供更優質的政府服務。革新服務體系

政府在不接受任何反饋的情況下,單方面的提供服務并不能很好地持續跟進社會經濟發展動態。政府只有誠信接受社會監督,虛心接受社會評價與建議才能更好地促進政府服務的發展與改革。

四、我國“放管服”改革現狀

2016年“放管服”概念提出以來,該政策的成果有目共睹。根據人民日報數據,截至2018年10月8日,“放管服”改革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超過3萬億元,減免、取消、停征1100多項中央省級政府行政事業性收費、各類市場主體量增加近80%。與此同時,“放管服”改革促進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增長10%以上。

近年來,各部門也扎實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2018年11月29日起,為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公安部施行便民利民的6項措施。措施涉及簡化企業設立程序、壓縮開辦時間,減免企業辦事證明材料,減輕企業經濟負擔,建立企業內部安全隨訪制等內容。這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為企業減輕負擔、降低成本。

不可否認的是,此次“放管服”改革的確解決了之前存在的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如繁文縟節以及臃腫的行政審批。在勢頭如此猛進的改革推進下,我們還應關注到在此次改革中的存在的問題。

五、“放管服”改革中的問題

首先,一些政府沒有很好的把握中央推出此次改革的目的。一些地方對于“放管服”改革的反應,更多的是“放”并沒有關注到“管”其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個別地區打著“放管服”改革的幌子,松動部分必須掌握的權力以獲取更多的私人利益。這嚴重違反了此次改革的初衷,使政策淪為了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工具。

接著,由于此次改革并不是針對全中國提出的具體政策,故各地區改革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了改革的公平問題并引發部分社會問題。部分地區由于手續過于寬松,而手續相對嚴謹的地區公司“一窩蜂”到寬松地區審批。這不僅導致了資源浪費,同時還造成了審批上的“惡性競爭”。

最后,“放管服”改革只停留在制度改革,真正的公共管理者以及辦事員并沒有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基層辦事員是人民直接接觸政府的環節,是樹立政府形象的第一步。不少市民反映,審批環節雖然少了,但人沒變,態度依然惡劣??梢姺杖藛T的態度與服務質量也是“放管服”改革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六、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放管服”改革是為了解決當前政府問題、市場問題以及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問題而提出的重要改革措施。通過分析服務型政府與“放管服”改革內容可以得出,“放管服”改革是作為我國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實質性改革。通過2016年以來的數據可以看出,該項政策在實施與成效上有著不小的成就,但是通過細致分析改革的問題我們也不難發現如同過度放權、管理不到位、服務質量低等的問題。因此,本文根據上述分析與問題給出如下建議:

1.針對“放”與“管”不到位的情況中央應加大政府各級部門培訓,使各部門更好地貫徹學習“放管服”改革目標與準則。

2.對于“放管服”尋租問題以及公平問題,中央政府應加快出臺“放管服”改革配套的法律法規。完善改革生態體系,將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里。

3.對于基層工作人員服務質量提高,各部門應注重人員的培訓,嚴格把控選拔體系。推出配套績效考核體系,將服務態度與質量加入到考核體系當中,從而更好地樹立服務型政府形象。

【參考文獻】

1.夏杰長, 劉誠. 行政審批改革、交易費用與中國經濟增長[J]. 管理世界, 2017(4):47-59.

2.張淼. 簡政放權、企業尋租與企業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J]. 統計與決策, 2018, 34(5):171-175.

3.戴黍, 劉兆帆. 地方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困境與對策——基于F市外經貿系統的實證考察[J]. 中國行政管理, 2011(7):90-93.

猜你喜歡
行政審批服務型政府放管服
社會管理要善于回應個人利益訴求
關于法學視角下的服務型政府建設探析
國家發改委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互聯網時代領導干部魅力如何釋放
推進“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多制度紅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