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增加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

2019-07-24 10:33王林生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趣味性小學體育體育教學

王林生

【摘 要】當前,小學體育學科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但教學的趣味性不足,導致部分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低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能夠有效吸引其參與熱情的無疑需要充足的興趣,只有契合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征、滿足其興趣需要的體育教學,才能受到他們的歡迎,才能更好地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目標,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趣味性

1.引言

體育作為強健學生體魄,鍛煉學生意志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學生每個教學階段都必設的一個科目。而小學體育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較為重要的一個科目,在保證學生綜合素養全面提升方面發揮著尤為積極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趣味教學法也被廣泛地應用到實際的小學教學過程中。

2.趣味性教學的內涵

趣味性教學,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一種有趣的教學”,是新時期提出的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趣味教學法與傳統的僵化教學方法相比,區別在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趣味性教學思想,目標在于營造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改變學習的方式與情緒,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此外,趣味性教學還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3.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第一,調動學生積極性?;顫姾脛邮切W生的天性。學生更喜歡在較為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沒有活力的命令式教學模式很難得到理想的教學成果。在體育教學中,只有創新教學模式,構建趣味化體育課堂,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保持較大的學習熱情,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收獲運動知識。在此情況下,體育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并以此為基礎設置有效的教學情境,以角色扮演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體驗運動的價值,讓教學充滿趣味性。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趣味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具有娛樂性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對于知識探索的好奇心,從而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體驗中解放出來,轉化為新型的主動式學習模式,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找到學習的契機,發現自身的天賦所在,從而幫助學生從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下解放出來,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并提升學生在校學習的幸福感。如此,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自然會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學與學習效率之間并不是單純的正相關關系,因此需要把握好趣味性教學的使用度,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4.增加小學體育教學趣味性的措施

4.1教師應加強對于趣味教學法的認知

就現階段我國小學的體育教學現狀而言,要想將趣味教學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強教師對于趣味教學法的認知是其中的關鍵。首先,學校應對體育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并以此來保證教師對于趣味教學法的認知程度以及應用水平;其次,教師自身應通過學習或者鉆研,根據自身對于趣味教學法的認知情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并以此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最終將其真正地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除此之外,學校還應加強對于趣味教學法應用的監督,并在此基礎上保證趣味教學法的落地實施及其積極作用的發揮。

4.2合理設計游戲,以營造趣味體育課堂

在以往的傳統體育教學中,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都因為擔心小學生年齡小,擔心體育訓練對學生的安全有隱患,從而在教學中不能夠伸展拳腳,進而導致很多應該存在的體育活動項目被取消。學生在體育課中,或是在班級內聊天、講故事,或是在操場中跑幾圈,做做熱身運動,之后便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因此,在很多小學生心目中,體育課相當于體活課。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如果要組織相應的體育訓練,一般都是按照循規蹈矩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從而讓體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進而讓學生慢慢對體育失去了興趣。因此,要打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教師要首先改變教學理念,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先進的體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從而讓體育教學充滿趣味性。例如,在進行100米跑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抓尾巴”的游戲或跳繩游戲等,從而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體育訓練變得生動、活躍,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內容的魅力,充分理解和掌握100米跑的標準動作要求,進而提升自己的賽跑能力。另外,還可以使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游戲,例如,為了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置身于學生的田徑活動之中,與學生共同完成各類任務,幫助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以“密室逃脫”為例,教師可以提前設置逃脫過程中的各種任務,100米短跑、400米中距離跑步、俯臥撐、扔實心球、跳跳繩等,把學生按角色分配,分為兩組人,分別是逃脫者、阻礙者,逃脫者與阻礙者在設置的各類任務中分別進行“比拼”,哪個組最先完成所有任務就算逃脫成功,獲得獎勵。教師全程參與“逃脫”活動,見證學生“脫困”的全過程,給努力“脫困”的學生加油。

4.3創設生活情境,提升教學效果

此外,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結構也尚未完全,缺乏社會經驗與生活經驗,對此教師在打造小學體育趣味教學課堂時,也可以結合教學主題或利用一些體育器材,模擬社會情境或生活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體育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模擬“超市促銷”情境,讓學生自己購買體育用品。情境模擬如下:教師課前先將體育用品中的各類球埋在沙坑里,讓學生尋找,最先找到最小的球的學生獲勝。這種模擬情境的設計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有利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4.4運用情感,加強體育教育情感引導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引領者和組織者,而不是指揮支配者和領導教育者,針對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不強,體育教師一定要加強教學反思,改變教學形式,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課堂上容易出現教學秩序混亂的情況,這時教師對體育課堂上的小學生要有耐心,積極規范自身的教學行為,更多地展現自身優秀、溫和、活潑、幽默的性格特征,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其次,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個性化行為,加強教育對象的個性分析,在情感交流中發現小學生體育學習的抵觸心理和負面情緒,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改進。再者,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條件,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素質情況一視同仁地對待,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具有針對性的練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減少抵觸心理和負面情緒,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例如,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女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不愿意進行對抗訓練,害怕摔倒和受傷,針對女學生的特殊學習心理,教師要先在情感上給予尊重,然后再灌輸中國女籃的運動精神,對女學生進行情感疏導,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趣味教學法,可以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帶給學生更為優質的課堂體驗。因此,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趣味教學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對于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趣味教學法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海倫.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因素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9:89-90.

[2]陳夫寶.趣味性活動在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2:156.

[3]雍朝燕.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重要作用與策略分析[J].數碼設計,2017,610:258.

猜你喜歡
趣味性小學體育體育教學
“揪”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把握民生新聞趣味性的幾點思考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