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眾創空間”為平臺的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9-07-24 10:33葛曉明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眾創空間人才培養模式

葛曉明

【摘 要】“眾創空間”是由小微企業創設的綜合服務平臺,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借鑒思路。本文分析了“眾創空間”平臺的人才培養思路,圍繞打造線上服務平臺、培養學生雙創素質、健全導師對接路徑、引入股權眾籌模式等四個層面,探討了以“眾創空間”為平臺的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眾創空間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條件,“眾創平臺”的建設真正立足于互聯網平臺與開源技術,集市場化、專業化、資本化等概念方法于一體,切實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一個交流研討、獲取創業資源的平臺,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創設了良好的機遇。

一、“眾創空間”平臺的人才培養思路分析

(一)以創客為平臺支撐主體

創客是支撐“眾創空間”運營的主要行為主體,代表一批具備新奇創意且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將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才?!氨妱摽臻g”是專為創客提供創業服務的平臺,引導人才匯集于此進行知識、資料、創意的分享與交流,通過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更好地實現人才、創意與資源的交互,培養出兼具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二)以投融資服務推動平臺運行

投資是將想法與創意付諸實際的重要手段,“眾創空間”恰好為創業者與投資人之間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臺,是一種涵蓋了政府財政補貼、種子基金、天使投資、股權眾籌融資等要素的創業投融資服務體系。以股權眾籌為例,投資者采用投資入股的方式獲取到創業者轉讓出的一定比例的股份,由雙方共同獲取未來收益。依靠這種投融資服務模式,可以更好地為高校學生提供施展創意與創業能力的空間,解決創業項目融資難的問題,借助合伙人關系增進創業項目開展的積極性與動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1]。

(三)以政策補貼構建雙創生態系統

以往創業項目的實現建立在人才、場地、儀器設備、資金等多個要素的基礎之上,這也成為影響高校創業教育實施的現實問題。而“眾創空間”憑借其集線上加速、線下扶持于一體的服務機制,可為創業者提供全要素、立體化創業幫扶,使創業流程得到了最大限度簡化、使創業難度得到有效降低,為創業者提供了完備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進一步為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扶持。

二、以“眾創空間”為平臺的營銷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一)打造線上服務平臺,動態更新教學內容

在“眾創空間”平臺模式下,高校應當立足于營銷專業現有特色,整合資源開展創新實踐教育,創設集平臺對接、產業鏈對接、供應鏈支持于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O2O平臺模式打造專為營銷專業人才服務的創新創業平臺,開拓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來說,高??梢蚤_展創客聯盟合作模式,與政府、企業之間構建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創客實驗室、電商平臺與網絡自媒體平臺等資源豐富平臺功能,為創客群體提供展示營銷產品與創意的契機,拓寬其營銷推廣渠道與銷售路徑。同時,創客可以依托線上服務平臺獲取到行業動態咨詢、了解市場需求數據,并借助平臺與企業之間構建信息對接關系,通過針對營銷案例、市場動態的學習實現專業教學內容的革新,進一步提升營銷專業學生的理論儲備與實踐操作能力,使創意靈感資源轉化為營銷產品,實現知識產權向產業化模式的轉型。

(二)完善線下服務載體,培養學生雙創素質

在打造線上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還應當進行線下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聯合學校招生就業部門將現有創業園閑置場地進行合理利用,構建為創客創新創業服務的線下平臺,調配學校內部資源進行基礎設施、無線網絡、辦公軟件等資源的妥善布設,更好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服務載體。同時,高校應當與社會企業構建合作關系,簽訂定向合作計劃,借助多方合力完成實驗室、培訓機制、活動資源等模式的創設,使學生的創意能夠轉化為實際市場產品,依托企業渠道獲取創新方案,進一步推動現有知識產權實現產業化轉型的目標。

此外,高校還應當著重加強學生的雙創素質培養,在賦予學生創新創業平臺的同時兼顧教育資源與教學方法的滲透,針對處于大一階段的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與創新理念的協同教學,輔助校內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雙創意識;針對大二學生,引領其嘗試進行創業團隊的建設,開展創新創業實訓活動,輔之以校內外實習實訓進一步養成學生的雙創精神;針對大三學生,主要借助學科競賽的模式為其提供個性化、專項指導,配合企業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雙創素質;針對大四學生,則需借助創業實踐活動針對其進行全程指導,配合社會活動輔助指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雙創能力。

(三)強化技術培訓服務,健全導師對接路徑

一方面,在線上線下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應當著重強化營銷專業的技術培訓與服務模式建設,借助創客聯盟擴充創新創業基地的資源,結合高校專業教師、社會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等專業領域人士與行業精英構建創業導師團隊,以MOOC的形式創設網絡教學課程,圍繞技術指導、資源整合、市場運營、創業指導等多個層次進行教學指導,更好地彌補學生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強化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應當由創業導師團隊定期為學生開展創新產品開發、創業孵化等方面的培訓指導與咨詢服務,通過咨詢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行業資訊、解讀時事政策、洞察基本法規常識、樹立維權意識、解讀市場營銷案例等,配合頭腦風暴、創客沙龍、企業線下生產線參觀等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2]。

另一方面,還應當健全導師對接路徑,遵循差異化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精準有效、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幫扶,依據學生的不同年級與創業項目發展階段做好協助與銜接工作,更好地打破學科與實踐間的壁壘,實現營銷專業知識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深度融合,進一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實現其專業知識、創新素質與創業能力的協同發展。

(四)創設實踐評價機制,引入股權眾籌模式

鑒于“眾創空間”平臺涉及到創意產品的制作、融資、量產、盈利等完整創業生產流程,其實施效果是評判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還應當創設實踐評價機制,著重圍繞學生實踐成果開展動態、全面檢驗,圍繞上述衡量指標進行量化處理與計算,生成評判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具體成績,以此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便于日后總結經驗、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同時,當前政府、學校等都為支持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投入了啟動資金,但這種幫扶模式下難以真正使學生意識到責任感與創業項目的資本化運作屬性,因此還應當創新引入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引導資助人與學生之間構成合伙人關系,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意識到資助本身存在的市場價值與商業屬性,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實效。

三、結論

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根本目的是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實踐能力,培養一批具備較強創新創業意識的學生從事創業項目的研發,因此更應當積極利用“眾創空間”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力幫扶,實現創業項目的資本市場化運營,進一步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革新,為社會輸出具備雙創能力的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瑞林,李林,劉春宇.市場營銷本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以學科競賽為平臺[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2).

[2]沈重耳.淺析大學科技園打造高校眾創空間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以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為例[J].中國高新區,2018,(14):56-57.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人才眾創空間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