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2019-07-24 10:33張希云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高效課堂小學

張希云

【摘 要】為適應小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激發他們數學學習興趣、降低數學學習難度,新改版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并突出了生活化特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巧用生活化教學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本文從選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及布置生活化的課堂練習、課后作業等三個方面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在深入開展的新課改背景下,傳統教育教學應試能力培養的不良現狀得以改觀,新課改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各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與集中指向。小學作為為基礎教育奠基的關鍵階段,在小學階段應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學習、思維習慣為主。數學學科被譽為思維的體操,既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關鍵學科,也是師生公認最難學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課程改革、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迫在眉睫。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學的起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首先體現在教材的創新上?!吧罨笔潜睅煷蟀嫘W數學的重要特點,也是降低數學學習難度、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下面本文將就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展開論述:

一、選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為了降低數學學習難度,實施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有效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教學,讓小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知識、獲得經驗、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善于為小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并引導小學生用數學思維對材料進行觀察、分析,從而發現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并在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知識運用能力。依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原本就體現出生活化特征,教材當中出現的探究材料都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都是從小學生生活實際當中擷取的常見的、有用的、可操作的材料,不僅可以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還讓小學生成功體會到數學學科的實用價值。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材料讓小學生說一說、數一數、擺一擺之外,還要善于從生活中補充探究材料,從而成功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教室當中現有的物品如粉筆盒等運用來供學生進行探究,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其中一名學生站在固定位置,其他三名同學分別站在不同角度充當小記者為他(她)拍照,并依據自己所見填寫課后“練一練”的內容。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導入教學

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生態課堂,教師首先要巧用導入方法,成功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將他們的求知欲望成功激活。教師可以在導入階段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將數學問題生活化,轉化成直觀、生動的生活場景,營造出一個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良好學習氛圍,拋出他們感興趣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化問題,小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成功激發出來,他們的注意力才能迅速、有效集中到課堂學習上來,學習活動更富有積極性,在興趣、求知欲望的驅動下主動學習、高效探究。例如在北師大版“單價、數量、總價關系”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超市購物的生活化情境,重點突出某種品牌干脆面的價格標簽,然后提問如果買4袋需要付款多少?這一對小學生而言非常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成功激活了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將數學學習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成功拉近,他們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積極性高漲。然后教師接著展示超市當中他們常用文具,并將其價格標簽標記成紅色突出顯示,詢問小學生這表示什么?并鼓勵他們嘗試著用數學術語表示出來,他們的求知欲望被成功激發出來,學習積極性被成功調動起來。

(二)開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動

小學數學當中許多概念、規律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而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是以教師講授、學生識記的方式讓小學生“硬性記住”這些知識、規律,小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數學規律不感興趣、也不理解,他們的識記效果自然不佳,更無法將所學知識、背誦的定律運用來解決問題。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教師應該引領他們開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動,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體會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再創造,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內化,最終在理解、掌握知識、規律的基礎上構建起完善的知識網絡,他們才能在正確識記的基礎上學會遷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認識分數”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小學生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教師就可以創設“分月餅”的生活化情境引領他們進行探究。教師引導他們思考“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幾塊?”“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人(三個人),每人分幾塊呢?”然后教師讓他們將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進行折疊,將自己所喜歡的用斜線表示出來。在生活化情境創設以及動手操作過程中,他們對分數的意義有了初步了解。

三、布置生活化的練習、作業

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在幫助學生鞏固強化基礎知識、拓展提升能力等方面具有關鍵性作用。借助生活化教學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師除了要在課堂導入階段、新授階段借助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究欲望,引領他們通過主動探究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之外,還要善于布置生活化的課堂練習、作業,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練習、作業轉變成趣味性強、鮮活的生活事例,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作業超市形式的分層課堂練習、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作業內容,自主選擇是獨立完成還是與組內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他們在練習、作業完成過程中成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練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例如針對北師大版“數據的表示和分析”,教師就可以布置包括填空、判斷等在內的生活化基礎題以及以“調查本班同學生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類作業,讓學生在對數據進行統計的基礎上以條形統計圖形式將調查結果呈現出來。這項生活化的綜合實踐作業既加強了小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還提高了他們的實踐技能。

總而言之,數學學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在對現實生活進行抽象概括基礎上形成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成功避開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欠缺這一短板,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善于讓數學回歸生活,抓住數學學習內容與小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契合點,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情境中學會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在生活中用數學,從而在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發展與科學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秀梅.立足生活化,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87-88.

[2]張麗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J].讀與寫,2018,15(33):165.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高效課堂小學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