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兒童步行干預思維模式

2019-08-01 01:45李德林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李德林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同去年相比,新生兒上升近兩成,引來新一輪的生育高峰年。伴隨新生兒的倍數增加,有關孩子醫療,保健等問題也日趨嚴峻,隨著圍產期保健醫學的飛速發展,高危兒產下后存活率逐步提升,隨之帶來是高危兒的神經系統發病率,腦損傷率也在劇增。高危兒的早期干預也是近段時間醫學研究的方向之一。步行作為人體活動的重要方式,健康步行是提升自身幸福感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本文就新生高危兒到步行適齡的干預思維做一大概分析。

【關鍵詞】高危兒;干預思維;步行干預

【中圖分類號】R821.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132-02

高風險兒童是指嬰兒出生前后因各種原因造成腦損傷的高危因素的嬰兒,他們可能在寶寶期間表現出異常,但不足以診斷腦癱,臨床表現也可能正常,但發生功能障礙或發育遲緩的風險高于沒有高風險因素的嬰兒,大量的資料表明存貨的高危兒由于其高危因素會影響行為發育和體格生長發育。小兒前期神經發育進程和體格生長的順利進行是中后期小兒步行的前提,高危兒的早期干預也是為后期的不行功能埋下基礎。

正常兒童大運動(平衡)大概為3個月抬頭較較穩(頭控欠佳),6個月坐但呈前傾狀,7個月能有意識不虛輔助翻身,8-9個月能用上肢向前爬行,11個月能獨自站立,15個月可獨走,24個月能可以雙腳并跳。高危兒童確診后,應根據自身的高危因素采取適當的干預模式和方法,利用大腦的早期代償功能和可塑性,充分發掘大腦的潛能,減輕不良后果和風險因素,使高風險兒童的行為和體質改善從而趕上正常的發育兒童。

1 干預原則

1.1 早診斷早干預,世界大量文獻及其研究表明,6歲以前的兒童是兒童充分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期。,3歲前更佳。早期診斷是判斷是做作為早期干預的對象,也是早期干預的前提。

1.1.1 干預有兩層面的目的,1盡可能在年齡段較低的時候讓高危兒接受早期干預,因為腦補的可塑性強。2是在高危兒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的情況下進行預防。

1.2 促進正常,抑制異常,兒童正常的神經系統,感知,運動,言語,心理發育都有章可循,循序漸進才能為后期發育打牢基礎。

1.3 醫療指導和家庭干預結合

1.3.1 醫療機構應發揮三級診療對接制度作用,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訪視過程中發現情況異常的新生兒,及時轉診,對有需要干預治療的列入高危兒管理,出具《高危兒健康管理知情書》和《高危兒家庭訪視通知單》,建立高危兒管理制度,定期隨訪,在隨訪中發現陽性體征應立即早期干預。在遵循兒童發育的情況一定時間類轉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常規兒童管理。

1.3.2 家庭干預,高危兒父母應高度重視其病情,定期到保健醫院開展隨訪,復查。認真聽取主管(家庭)醫生的康復保健方案,積極參與高危兒的干預。定期評估其功能發育水平,對比自己,對比同齡的發育。發現問題及時與主管(家庭)醫生溝通,以保證其得到持之以很的正確干預。

2 步行作為人體重要的運動方式

是多個關節,各種肌肉相互配合的結晶,理想的步行有利于減輕疲勞。新生兒的早期體格和神經發育是為其后期步行做準備,中期的行為觀測和指導是在其能完成單獨步行的基礎上使之在能力范圍內完成步態逐步正?;?。后期的輔助干預是在前中期干預下,盡可能的完成步行功能的最理想化。在其神經發育和體格發育中合適的干預為其后期正常步態提供基礎。干預應該是非侵入性的,但這種做法已被證明是一種有效預防和降低早期兒童早期發育風險的方法和早產兒早期干預的方法,依賴于豐富的環境刺激和合理有效的康復訓練。

2.1 步行干預思維

在嬰幼兒大運動(平衡)中,應遵循其發育規律,嚴格按照其順序,醫療保健機構首先應該跟進其高危病情狀況,在發育的各個時期根據其高危病因了解其軀體功能情況,評估出能做的運動方式和活動劑量評估其活動的關節活動方式,防止其異常運動和姿勢,制定與之呼應的運動處方;告訴家長高危病因所致病情后發育的一般規律,杜絕其揠苗助長;告誡家長其高危因素會造成的后果與之干預后的理想后果,建立長期隨訪,長期干預的機制。

2.2 步行干預內容

2.2.1 肌力干預,步行訓練需要多個肌群的參與,對每個肌群或者單個肌肉的肌力有具體的等級要求,但是針對新生兒的力量干預不僅僅限制于下肢,新生兒的力量干預尤其是高危兒,應該從運動發育三個月左右開始。根據個體差異,臨床癥狀和功能狀況,通過現代康復技術和醫療設備以及患者自身的參與,被動或主動地改善身體的整體或局部功能。,降低肌張力,改善其發育落后和遲滯的情況。

2.2.2 步態干預 在其早期準備工作能獨立的完成行走功能時,運用其現代科技手段觀察和分析其周期行走時步態分析。針對異常步態,評估其異常的原因,判斷預后,提出建設性意見。

2.2.3 其他干預 機能干預,重點干預在肢體的精細運動上;語言干預,包括聽力,構音,語言的協同干預;現代康復矯形器干預,步態干預時,配合康復器具和器械,幫助抑制異常模式的產生;物理因子干預

在其干預結果達不到預期和干預后遲滯的情況下,積極的進行治療和早日的康復治療勢在必行,在其家庭配合下,可多學科探討,探究其根本病因,開展影像學,生化代謝檢查,必要時可開展遺傳學檢查(基因,染色體),探明大概病因,精準康復,盡快回歸家庭和社會,為后期改善生活質量奠定基礎為非常滿意及滿意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率。

1.4 統計學分析 SPSS20.0軟件處理文中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率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產后出血率對比 對照組產后出血率為32.5%(13/4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為7.5%(3/4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明顯更低(χ2=7.813,P=0.005)。

2.2 生活質量對比 據表1數據可知,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情感功能、軀體功能、總體健康、精神狀態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更為顯著(P<0.05)。

2.3 護理滿意度對比 據表2數據可知,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0%高于對照組77.50%(P<0.05)。

3 討論

妊高癥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不僅會對母嬰健康構成嚴重影響,還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安全。產后出血則為其常見嚴重并發癥。而利用有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降低產后惡性事件發生等風險,提高產科質量[4]。優質護理服務是以常規護理為基礎,對患者實施綜合性、個性化、針對性、人性化護理措施,強調人文關懷的新型護理模式,通過環境管理、心理護理、強化監護、分娩后護理等方面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服務。其中,環境管理能夠給產婦提供舒適的住院環境,提高其生理及心理舒適度;心理護理能夠有針對性地改善產婦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及護理配合度;強化監護能及時發現產婦出現的突發狀況,并予以有效措施干預,避免病情惡化風險;分娩后護理有利于強化產婦治療信心,避免情緒波動影響血壓。

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精神狀態、軀體功能、情感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均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更高(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了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有利于降低產后出血率,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影.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9):188-190.

[2]張紅英.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2):1617-1618.

[3]秦小梅.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8,5(54):113-113.

[4]葉飛蝶,黃玉芳,袁劍萍.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30):25-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