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

2019-08-01 01:45李曼嫚張在萍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胰腺癌

李曼嫚 張在萍

【摘要】目的:探討胰腺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方法:以60例胰腺癌患者為觀察對象,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30例采用腸外營養支持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另外30例早期采用腸內營養支持的患者納入觀察組,對兩組患者的營養指標及腸功能改善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綜合比較后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白蛋白及血總蛋白等營養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胰腺癌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且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得以縮短,具有積極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胰腺癌;早期腸內營養;營養指標;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203-01

胰腺癌惡性程度高,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3%,隨著胰腺癌在我國發病率的不斷增高,成為中老年患者健康殺手。胰腺癌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厭食、飽脹及腹痛等情況,同時,上消化道梗阻情況發生,使得營養物質的攝入及吸收受到較大的限制[1],因此,術后需要在飲食方面多加注意。臨床研究表明,對胰腺癌患者術后早期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能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促進患者良好預后[2]。下面本文針對60例胰腺癌患者進行研究,對我院胰腺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效果進行探討,整理具體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以60例胰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30例采用腸外營養支持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另外30例早期采用腸內營養支持的患者納入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最小年齡者38.7歲,最大年齡76.4歲,平均年齡(56.47±5.28)歲;觀察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最小年齡者39.1歲,最大年齡79.4歲?;颊咭话阗Y料比較無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n=30)采用腸外營養支持,本組患者均實施胃腸減壓措施,手術后禁食,給予患者口腔、皮膚及藥物方面的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日常注意事項,對患者實施術后靜脈注射營養液,加強術后生命體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n=30)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手術當天,將患者鼻腔中置入減壓管,并于手術結束前,留置腸內營養管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干預。手術結束后,借助微量泵,12h內持續泵入250ml/0.9%氯化鈉注射液,將滴速控制在10-15ml/h,患者患者有無腹脹情況發生。手術結束后24h如患者無明顯不適,則給予其500ml能全力,根據患者疾病恢復情況,逐漸增大能全力劑量,最大劑量為1500ml-2000ml。同時,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措施,具體為:①心理護理。提前與患者說明腸內營養護理的作用,告知其腸內營養治療的必要性及目的,指導患者配合的方法,并對鼻插管可能引起的不適提前告知,并給與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提高治療配合度及依從性;②營養管護理。為防止管道移位及扭曲現象發生,護理人員應該知道患者翻身,翻身前留出較長一部分,避免出現脫管情況。嚴格按照無菌流程操作,減少感染事件發生率。如果出現管口堵塞情況,及時使用溫開水沖洗,然后使用負壓抽吸,用手在管道進口位置反復捏擠,如果堵塞現象嚴重,可使用尿激酶和碳酸氫鈉,使得管內的纖維凝塊及蛋白質得以溶解;③并發癥護理。針對腹脹情況,護理人員可適當抬高床頭,喂養結束之后患者取半臥位,1h后再恢復右側臥位,合理配置營養液,減少糖分高及脂肪含量更高的營養液的輸入。針對腹脹情況,嚴格把控營養液的溫度,37℃為最佳溫度,同時,注意營養液濃度,喂養之初禁止給予高濃度營養液。針對反流及誤吸情況,護理人員加強監護,患者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及心率過快情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立即采取搶救措施。

1.3 觀察指標

營養情況及腸功能改善情況,營養情況通過血紅蛋白、白蛋白及血總蛋白等指標反映;腸功能改善包括: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軟件系統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數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平均數±標準差數據資料行t檢驗,當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營養指標及腸功能改善情況比較綜合比較后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血紅蛋白、白蛋白及血總蛋白等營養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腸內支持在臨床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危重患者,術后對其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意義深遠,能幫助患者獲取每日營養所需,幫助患者機體得以恢復[3]。對數腫瘤患者術后進行腸內營養支持之后,能在短時間內改善營養狀況,改善患者預后情況。胰腺癌患者由于上消化道阻塞,使得患者存在較大程度的營養不良,且手術創傷大,導致患者營養不良情況進一步加重,再加上術后禁食嚴格,為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幫助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對患者實施有效的營養支持十分重要[4]。與腸外營養支持比較,腸內支持能較好改善患者營養情況,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患者消化及吸收功能,改善腸功能情況[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腸內營養支持之后,患者的營養情況得以好轉,腸功能改善時間得以縮短。

綜上所述,針對胰腺癌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且患者肛門排氣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得以縮短,具有積極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尹默. 胰腺癌外科治療的現狀、存在問題與展望[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6, 25(9):1231-1235.

[2]沈鳴雁, 盧芳燕, 王仁芳, et al. 針對胰腺癌患者的多學科專業化護理實踐與成效[J]. 中華護理雜志, 2016, 51(5):542-546.

[3]劉肇修, 肖明兵, 江楓, et al. 胰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其對生存結局的預測價值[J]. 山東醫藥, 2016, 56(40):53-55.

[4]李曉青, 錢家鳴. 《2016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V1版)》更新要點及臨床路徑[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8):1458-1462.

[5]曹瑞金. 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方法[J]. 世界臨床醫學, 2016, 10(3):114-115.

猜你喜歡
早期腸內營養胰腺癌
胰腺癌容易纏上哪些人?
胰腺癌的“非典型”癥狀
早期腸內營養對缺血性腦卒中合并吞咽困難患者營養狀況及結局的影響
早期腸內營養對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調控及安全性研究
探討食道癌、賁門癌、胃癌及胰腺癌術后患者早期應用腸內營養的效果
早期腸內營養對急性重型顱腦外傷患者免疫及炎癥指標的影響
長期反復胃痛警惕胰腺癌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與全腸外營養對術后恢復的影響比較
多吃魚可降低30%患胰腺癌的風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