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探討

2019-08-07 10:02蘇立川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審美興趣語文教學

蘇立川

摘 要: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積累性,本文結合課堂教學嘗試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位置上,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利用創新思維分析和思考課文內容,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意愿,提高學習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興趣 情境 審美

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提高道德修養、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形成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重任。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積累性,所以應當高度重視語文學科的教育與培訓,尤其在小學階段,有助于較早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通過學習與了解語文知識,使其能夠認識與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促進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在中華文化的熏陶中,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文化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位置上,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利用創新思維分析和思考課文內容,在興趣引導下掌握課文內容。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能夠大膽探索、積極發現,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意愿,提高學習能力。

一、引導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1、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動,好奇心強,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與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相吻合,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如教學《草船借箭》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草船,自己在水盆中演示“草船借箭”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明白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為什么在江中要掉頭受箭。實踐證明,學生參與活動,不僅有助于形成他們的空間概念,而且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2、采用故事等多種形式,誘發學習興趣。講故事是小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之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講故事這一特殊功能,能夠使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低耗,高效,事半功倍。如教學《贈汪倫》時,教師可以將詩編成一則完整故事講給學生們聽,使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詩的內容,領悟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取得了良好效果。

3、讓表演進入課堂,引發學生興趣。表演節目是學生最擅長的,也是最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學生要表演好,就必須要充分的閱讀去領會文章所描繪事物和情感,而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如何將課文改編成劇本。如教學《小攝影師》時,我先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再引導學生分析哪些是旁白,哪些是高爾基和小男孩等人物的動作表情,哪些是對話,最后讓學生們分組表演。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參與表演,課本劇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學生也在表演中掌握了知識。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依據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創設教學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基本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過程中的形、聲、光、色的運用和結合,能夠有效地渲染氣氛,激發學習情感。其主要形式有:

1、運用音樂設備,渲染情境。古詩的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原因在于作品的時代、人物的思想和詩的文字,距離今天已經非常遙遠,可如果能夠恰當的運用音響渲染情境,那將別是一番天地。一首悅耳動聽的古箏樂曲,配上以色彩鮮明的畫面,同時輔助于豐富的語言描繪,不僅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沉浸于詩人所描繪的詩境之中,而且能從中領悟到詩人的思想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2、運用多媒體電腦、再現情境。再現情境就是通過幻燈投影、電視錄像等電教手段,把課文中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再現出來,使得內容具體而形象,符合小學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如《草原》一課,通過多媒體電腦直接把廣闊的草原美景展現在眼前;綠的草,白的云,肥壯的牛羊,勤勞好客的蒙古人民以及蒙古人民的風俗一一再現,使學生坐在教室里就能夠感受到大草原的美麗廣闊,體味“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境界。

三、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是要將傳統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法完全改變,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有效的開展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意識,而創新學習的關鍵也就在于此,教師在啟發學生思考時,要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質疑”的空間,要經常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提問有“安全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比較、歸類、修正逐步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深入思考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教學《小攝影師》時,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1)什么是“擺弄”?小男孩為什么會大哭起來?(2)小男孩為什么不用高爾基的膠卷照相?(3)小男孩還會回來嗎?為什么?如果不回來,高爾基怎么辦?教師引導學生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認為三個問題都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來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只有在學生把提問變為自己的發展需要時,才逐步由敢問變為善問。

四、注重審美教育,增強教學效果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也越來越重視。只有幫助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都得到有效提升,才能促使學生逐漸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我國的語言優美生動、博大精深,除了可以準確表達意思之外,還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審美教育中帶領學生品味語言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與閱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可以為審美教育的不斷深化打下基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不僅語言生動凝練、形象多姿多彩,同時還抒發了飽滿的感情,集中體現了文學作品的藝術美,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的欣賞、品味課文,不斷加深對語言文字的了解,在品讀中感受語言的美好,從而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學習課文《山中訪友》時,文章第一句“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教師就可讓學生細細品讀,作者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風”表現得生動活潑,不僅使文章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同時也充分表達了作者沐浴在微風中心曠神怡的感覺。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品讀和教師的指導后,可以充分感受文章中語言的美,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尋找美的欲望,幫助學生在品味語言美的過程中不斷增長能力。當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訓練后,可以在閱讀時自然而然的感受作者使用語言的意圖,從而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斷得到增強,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同時對于學生課外能力的拓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我們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陶立紅.淺談小學語文審美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86.

[2] 劉文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35).

猜你喜歡
審美興趣語文教學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