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笛卡爾哲學對西方哲學二元思維的影響

2019-08-07 10:02趙景天劉永強聶開鑫
都市生活 2019年6期
關鍵詞:西方哲學笛卡爾

趙景天 劉永強 聶開鑫

摘 要:笛卡爾哲學思想開啟了西方近代哲學的歷史,是西方哲學二元論思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笛卡爾的整個哲學體系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形而上學、物理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在形而上學方面闡釋了二元論哲學體系,證明了上帝存在的真實性,但在其物理學和其他科學方面,則又完全不認可神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了機械唯物主義體系。由此笛卡爾哲學思想具有較為明顯的二元特征,這影響了在其之后西方哲學思想家的思維方式,以二元思維來探討世界問題成為人們普遍選擇。

關鍵詞:笛卡爾 西方哲學 二元思維

近代哲學的發展歷史,即是在哲學思想家的自我否定和修正過程中不斷對自身思想的超越,從而實現對當前世界各種現象的哲學科學解釋。笛卡爾哲學開啟了西方近代哲學的歷史,其所要解決的是對“物”的絕對確定性、普遍統一性的基本認識,這在其反思哲學思想、懷疑精神以及其他二元哲學思想中的得以展現。通過對笛卡爾哲學精神的深入剖析,能夠更為明確的了解西方哲學二元思維的嬗變和發展歷史,從而評判和總結西方哲學發展的憂患得失,開啟西方近代哲學的二元思維之路。

一、機械論哲學:對哲學問題方法論的反思

笛卡爾處在一個知識更新換代的時代,因而其思想的最重要基礎即是對每一個學科門類都進行重新審視并試圖提出新的想法,在研究過程中他更加關注對哲學問題方法論的反思,將物理學中機械思想應用到其哲學體系中,為近代哲學發展提供了合法性和可能性。在笛卡爾看來,哲學的功能并不僅僅局限于對現實生活的主導作用,更體現在其各個組成部分所發揮的作用,強調所有科學的統一性在于探討方法論,哲學要為各項科學研究提供評判的標準。笛卡爾將數學方法看作是進行各項科學研究的基礎方法,認為依靠綜合性分析而獲取的理性知識才是能夠使人信服的內容,因而只有運用這種方法才能夠實現自身理性的訴求,從而評判和總結哲學思想研究的憂患得失。

笛卡爾的機械論哲學思想,開啟了西方哲學對于研究方法論的理性探討。一是完成了由亞里士多德自然哲學到笛卡爾機械哲學轉變,這是西方近代哲學發展進程中的最重要思想變革。雖然在以往的自然哲學中也有對機械理論的闡釋,但笛卡爾的機械理論并非與以往研究一樣,是對已經成型的物理學知識進行的技術應用,而更多的是注重方法論的探討,運用機械原則來解決現實問題。二是實現了傳統哲學與自然哲學的結合。笛卡爾的哲學思想以傳統哲學中的形而上學為主,自然哲學中的物理學思想為輔,通過運用哲學思維思考機械物理學問題,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機械論哲學,既強調形而上學的基礎作用,又注重在方法論方面的深入研究,為西方哲學二元思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懷疑精神:以理性保證哲學科學的“確然性”

在笛卡爾的哲學世界里,未被認為是公理或常識的原則性事物都無法作為探索真理的可信賴因素,因而他的哲學思想帶有濃重的懷疑主義思想,注重重新審視以往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提出帶有自我特性的哲學思想,從而在理性主義的基礎上確保了哲學科學的“確然性”。一是認為一切科學都需要基于理性進行研究,只有這樣所獲得的知識才是“確然性”的。在這一問題上,笛卡爾以“夢境”作為例子進行解釋,強調人們在做夢時會認為夢中所發生的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但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并不能代表真實的世界,而正是這一特性使得現實與夢境之間得以區分開來,哲學科學的最終目的便是探尋確切的知識。二是笛卡爾的懷疑并非具有選擇性的,而是將所有對象都納入到懷疑范圍內。認為人們本身的感覺是不可靠的,不能成為獲取理性知識的基礎,而人們日?;顒用菜剖强梢源_定的,但夢境活動卻又與實際情況不太一樣,數學方法是清楚且明確的,可以作為各項研究的基礎內容。

笛卡爾的哲學研究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即在對所有事物都懷疑的基礎上似乎找不到可以自圓其說的可信賴的科學內容,這便引發了人們對于二元思維的理性思考,問題的不斷出現和解決成為推動哲學乃至各種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在笛卡爾之后,西方近代哲學發展史上哲學家們都在試圖運用思辨思維認識和改造世界,同時要摒棄那些自我感覺、夢境以及其他非確然性因素影響的可能性,從而實現對思維著的我不懷疑。

三、“思”與“在”的探討:對以往哲學體系的徹底顛覆

笛卡爾哲學具有深刻的批判色彩,是對以往哲學體系的反思和顛覆,對于哲學科學的“確然性”內容尤為關注,認為這些基礎內容是確保哲學體系建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那些帶有濃重迷惑性的信念、感性和感覺,則需要進行徹底清理,從而探討了“思”與“在”的二元關系。笛卡爾哲學從對事物的懷疑出發,強調其理論確然性的基礎在于人們的思考內容之中,即所謂的“思”的概念,也就是人們對于自身存在的認識,這種認識使得人們明確所研究的基本對象,從而深入推進對哲學內容的深刻理解。笛卡爾對于“思”與“在”的探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是人的思想可以最為直接的感覺到當前所進行的客觀活動,通過對客觀活動的認識證明事物和自我的真實存在,從而再用這種真實存在的事物去認識和改造整個科學世界。二是“在”則是從懷疑精神出發,在不斷實踐活動中激發對自我的認識,在逐步反思過程中明白自身存在的意義。

笛卡爾對于“思”與“在”的探討,主要是集中在觀念領域、方法論理解方面的認識,體現“思”與“在”的主體明確性和真實性,進而推論出其哲學思想體系的“確然性”。笛卡爾“思”與“在”思想對于西方哲學二元思維的影響,在于引發了后世哲學研究的問題性思考。一是笛卡爾對于“思”與“在”的探討論證了世界的二元性質,那么這種論證是一種先驗性的理論,還是需要進行論證的哲學理論,如果是需要論證的,應該通過何種方式進行論證才能確保其有效性,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哲學基礎問題。二是笛卡爾所研究的二元世界是真實的二元世界,那么其哲學理論便不僅僅局限于對主體地位的確認和對自我意識的挖掘,更重要的意義在帶領人們認識更為真實和豐富的現實世界。

四、二元論特征:形而上學的心物合一

笛卡爾的心物合一理論將心靈與物質對立起來,帶有明顯二元論特征,在論述中承認人們認識過程中的理性作用及其基本功能,然而在心靈與物質之間保持平衡這一問題上卻一直難以自圓其說,這也是其理論研究的缺陷之處。笛卡爾以普遍懷疑為切入點,找到了不可懷疑 的第一原則,即“思”與“在”,從而把人的主體意識抬高到整個哲學絕對起點的高度。由此也留下了一定問題值得后世哲學家進行研究,即其所創造的哲學體系所呈現出的形而上學特征如何與理性主義進行統一,即這種二元論特征如何在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笛卡爾之后,許多哲學家為了避免笛卡爾哲學體系中二元論的局限性,而采取各種方法進行研究,從而豐富了西方哲學思想的二元思維。馬勒伯朗士提出取消自然為獨立的實體,宣揚絕對的唯心主義,霍布斯提出取消精神為獨立的實體,肯定唯物主義。斯賓諾莎用身心平行論代替笛卡爾的二元論,提出使精神和物質都成為絕對實體上帝或自然的表現,試圖從兩者統一中解決這一難題。萊布尼茨的思想把神學與唯理論的哲學結合起來,沃爾夫把把唯理論推向了形而上學獨斷論的深淵。最終以實踐論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真正解決了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 葉斌.笛卡爾與認識論轉向[J].世界哲學,2018(11).

[2] 韓秋紅,楊赫姣.“思”與“在”的世界——笛卡爾哲學二元論新解[J].東北師大學報,2010(9).

[3] 董胥琳.當代二元論發展中笛卡爾思想的貫穿及其演變[D].蘇州:蘇州大學,2016(4).

作者簡介:趙景天(1996.10.3)、男、漢族、四川南充、武警警官學院學員九大隊二十六隊。

猜你喜歡
西方哲學笛卡爾
笛卡爾的解釋
最有思想的句子
笛卡爾浮沉子
極坐標系中的奇妙曲線
“心形曲線”:數學家寫給瑞典公主的最美情書
數學
笛卡爾
試論哲學的功能
馬克思哲學之前西方傳統哲學中的實踐概念
西方哲學中國化的內求與契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