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教學實施

2019-08-13 08:12陳燕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方法途徑小學體育教學生命教育

陳燕

摘 要:由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可知,體育課程的授課目的是通過合理的基礎體育教學過程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增強學生體育意識和鍛煉能力,培養其鍛煉身體的習慣,為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體育課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就要求體育老師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監督學生進行正確的鍛煉。對于學生而言,體育課相對放松,學生可在體育課上使用各種運動器材來輔助鍛煉,還可自由活動,因而體育課是豐富多彩的。開展體育課的目的與學生的健康有關,一個人的健康又關乎一個人的生命,所以,生命教育與體育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從多個方面論述小學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途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生命教育;方法途徑

學生通過生命教育,可以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與生命的珍貴。在體育教學中穿插進行生命教育,可使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實踐活動的同時充分認識到生命的珍貴。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可靈活展現出來,因而體育課有著其他學科沒有的優點。在體育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不僅是為了減少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傷亡事件,也是為了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當代學生的健康成長,又關乎未來國家的命運,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不僅包括少年智慧聰穎,也包括少年身體健康強健,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1]。以下是從多個方面來探討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

一、充分利用內堂課,埋下生命的種子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任何事情都比較好奇且懵懂,他們并不清楚何謂生命。所以生命教育的第一課應先讓學生認識什么是生命。瑞典的教師會讓學生親自接觸孕婦,讓他們撫摸孕婦的肚子,以此來告訴學生生命的起源。他們還允許學生去參觀醫院的太平間,讓學生感受到生命逝去的肅穆與沉寂,在此期間,教師會告訴學生人的出生、成長與死亡,告訴學生生命誕生時的喜悅,生命逝去時的悲傷,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慢慢感知生命的珍貴以及學會尊重生命。

在體育內堂課上,體育教師可借鑒瑞典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可在課內播放相關動畫視頻,同時進行有感情的講解,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在小學生的心里種下一顆感知生命的種子,慢慢了解生命的意義。體育老師也可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與父母進行一段時間的交流溝通,讓父母給學生講解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學生就能以此來想象和了解自己的成長,感受生命的力量,因此也就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在與父母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另外也可以給學生觀看現實生活中有關生命危險的真實事件,例如一些猝不及防的交通事故視頻,不可避免的四川大地震,還有那些患病者,這些都可讓學生感受到身體健康和依舊存活于世的幸福感,也就產生了激勵學生進行鍛煉與珍惜生命的動力。

二、開展戶外課堂,培養鍛煉技能

近幾年來,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突發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促使小學生運動猝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是小學生的體質本身就比較薄弱,不適宜劇烈運動,另一方面也有學校安全管理、體育老師教學等外界的問題。事件既然發生,就應尋找解決的辦法,學校教學方面也應加以完善,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對于小學生運動過程中突發死亡的現象,體育老師應高度重視,思考原因,以增強學生體質和珍惜生命為己任,不斷改進體育課的教學質量[2]。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為了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是為了關懷生命而進行的社會活動。

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可讓學生在面臨突發事件時擁有挽救自己生命的能力。雖然當今社會是一個較為穩定、和諧、安全的環境,但小學生仍然面臨多方面的危險,比如車輛道路危險、登山游海時的危險,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危險。因此學生需要學會一些鍛煉技能,能增強體質,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生命。

1.提高學生體質,培養學生應對意外事件的技能

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教材,包括基本教材和選用教材。選用教材占總課程的20%~30%,在完成基礎教材的基礎上,為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學校的需要而編寫的,比如游泳、滑冰、爬山、越野跑等項目。這些項目的開展可幫助學生養成適應本地區生活的技能,在面對意外事件發生時,學生可運用這些技能來保護自己的生命。

對于大多數的學校,跑步是一項基礎運動。學生進行跑步訓練,可提高學生的耐力、體力、毅力。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快速且耐久的跑步能力可以讓學生快速撤離至安全區域。然而大多數學生卻對跑步不感興趣,認為跑步是一項苦力勞動。體育老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場景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足球比賽,在寬闊的足球場上鍛煉學生長距離奔跑的能力和反應速度。也可玩兒一些來回折返的跑步游戲,學生在玩游戲的愉快過程中便增加了運動,且趣味性十足,學生不會厭煩。

意外事件有多種類型:靠沿海地區的學生,可能會面臨海嘯、龍卷風;內地的學生面臨地震、泥石流等。所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多種運動技能來未雨綢繆和防避風險。比如遇到洪澇災害時,學生的攀爬能力便被應用出來了;還有翻越障礙能力、跳躍能力都是基本的生存技能。這些技能與體育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學會在危險困境下生存。如此,學生不僅能從體育課中學到基本的運動知識與運動技能,還會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在體育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會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和珍貴。

2.游戲教學,加深學生知識掌握程度

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記憶能力比較強,同時遺忘速度也比較快。從孩子們都喜歡的游戲入手,在游戲中穿插生存技能知識,學生會較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在外堂課上可以模擬進行逃生訓練,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

例如火災逃生演練,由老師進行情景設置,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先讓學生自己進行一場完整的演練,老師在此過程中隨時跟隨學生仔細觀察,演練結束,由老師進行點評指正。在老師指正時,學生就會回想自己剛才的行為,對此行為在大腦中反復思考,加之老師正確行為的告知,學生就會加強記憶,將正確的逃生行為牢記于心。

再例如救助他人的模擬演練活動,對于落水人員、燙傷人員、骨折人員等等,老師分別教授不同的救助方法,先由老師進行示范演練,學生再進行模仿。如果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了這些技能,在救助他人之后,學生內心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喜悅。

三、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形成健康情感,健全人格

學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外界環境的影響占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通過積極向上的環境和真實美好歡快的實踐活動,才能形成純潔善良的思想品德。體育教學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學生的身體發展、情感認知形成、思想文化樹立等等。體育教學可以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進行,相比于其他學科比較靈活。學生在室內進行知識學習,在室外進行模擬演練,使學生更貼近于生活。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加入生命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生存的技能。

在學校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老師授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比較少,小學教育主要側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方向人生,培養學生真善美的心靈、健康的心理和體質[3]。對于學生不健康的心態,教師應該及時矯正,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讓他們珍愛自己、珍惜生命。運動可以使人身心放松,緩解學生其他學科所帶來的勞累疲憊,以精神飽滿的狀態迎接明天,這一點體育教學與生命教育的目標是相契合的。

四、合理評價學生行為,滲透生命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并進行表揚和鼓勵。小學生運動過程中進行適時的鼓勵,可以增加學生運動的動力和激情。按照學生的體質和實際運動狀況,對學生進行激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刻苦拼搏的精神。在對學生的不好行為進行批評之前,可以選擇在贊揚學生某一優點之后進行,用恰當的語言指出學生的不好行為,這樣可以使學生較易接受自己的缺點。在體育課上,經常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摔倒后立刻爬起來繼續運動的情況,老師應對此行為進行表揚,不僅鼓勵了該學生,其他學生也會因此受到感染,在面臨相同的情況下做出相同的選擇。適當地鼓勵批評學生,可以提高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意志力,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力的頑強。

總而言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趨勢是不可逆的。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礎是生命的存在與健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為體育教學打基礎。上文提到的幾種方法可促成這一目標,然而教學方法進行完全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耐心、緩慢地將這些方法滲透到教學中。所以體育課堂對于生命教育來說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希望教育工作者不斷研究與創新,創造出更適宜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懂得生命的珍貴與無價和健康的重要性,學會保護自己和關愛他人。

參考文獻:

[1]童淑丹.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5(8).

[2]陳煌.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從小學運動猝死事件頻發說起[J].基礎教育研究,2013(22).

[3]王磊.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4.

編輯 溫雪蓮

猜你喜歡
方法途徑小學體育教學生命教育
短繩在體育教學中“一物多用”的具體案例分析
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
淺談如何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高效性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