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融合促進策略

2019-08-13 08:12劉長青
新課程·小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閱讀教學信息技術

劉長青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發展小學生閱讀、寫作技能的主要抓手,提升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是發展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應用能力的基本要求?;诖?,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就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展開了研究。通過研究以期為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理論與實踐層面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里面指出:“小學語文課程作為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是發展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情感的課程?!庇纱宋覀兛梢缘贸?,通過閱讀教學發展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隨著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使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手段和內容更加豐富,借助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語用能力發展,是實現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路徑。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語用指向

語用即語言的實際應用,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將語言的實踐運用鎖定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與研究,就形成了研究語言實踐運用的語用學。本文所談及的“語用”概念,有別于上述意義的“語用”一詞,它指向學生經過自身的語文實踐后“語用”能力的提升和“語用”習慣的強化和形成,即學生能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形成正確、合理、恰當的表達能力,能夠結合已學知識,規范化、科學化、個性化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因此,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語用目標設置、語言文字情感、語用發展策略來看,尚存在一些不足。而語言的實踐運用始終是語文閱讀課堂的起點與終點,將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價值取向而貫穿于語文課堂的旨歸。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語用缺失

語言文字運用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前言”和“課程性質”部分六次提及,這就意味著在語文課堂中要緊緊把握語文教學的核心要素,強化語文實踐,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1.小學生的語用意識培養不足

信息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形式更加豐富,但是受到小學生目標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響,語用意識往往顯得不足。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會運用語言能夠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使理解從表層走向深層。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老師缺少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意識,使得我們的閱讀教學重分析,更加注重文字內容和人文內涵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積累、運用能力的培養,有的老師也有對學生寫的訓練,然而也局限于畫出重點詞句,寫寫批注。對于深層次的寫學生就顯得很吃力,教師缺少語用培養意識,致使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低下。

2.小學生語用習慣培養不到位

信息化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將閱讀教學的內容更加直觀、更加豐富地呈現給小學生。聽、說、讀、寫是語言文字運用的四個方面,而語言文字運用更多的落實在“寫”上。課堂上教師要能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關注學習的過程,要能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積極思考,樂于表達,比如表達的時候能說完整的語句,說話有條理等等,而不僅僅關注學生的最終成績。但是,從當前信息化技術應用與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方式、方法來看,大部分的教師只是借助課件、投影、一體機等將內容呈現給學生,而沒有結合小學生語用習慣的培養來應用信息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語用習慣培養。

3.小學生語用方法培養不深入

通過多年教學觀察,在小學閱讀教學實踐中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教學過程過于關注理解課文內容,也就是過于關注“文章說了些什么?”忽視了對“文章是怎樣寫的?文章為什么這樣寫?”的指導,忽略了對文章形式方面的探究,不重視從文本中發現、挖掘語言文字訓練點,訓練點過大而空泛的現象。因而,閱讀教學要告別重視繁瑣分析,充分挖掘教材的語言訓練點,進行方法遷移運用。實現向語言積累和運用的轉變,向閱讀能力的培養轉變,向領悟學習方法的轉變。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該如何用語文的方法解決語文問題呢?讀和寫屬于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讀是知識的積累,是提高對語言文字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寫以讀為前提,實現了語言文字的積累、遷移,才能使語文學習走向實效。讓學生在寫的訓練中鞏固閱讀知識,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促進自身成長。

1.做好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巴金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焙玫膶W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語言文字運用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好的“語用”習慣包括會聽、善說、多讀、樂寫等方面。要養成這些好習慣,平時就要做到愛思考、會提問,善于積累,樂于表達。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冊開頭均安排了一個“習慣篇”的教學內容,其編排成螺旋上升型,體現了教育教學對基本學習習慣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教學的始終,指導學生明確要求,良好的語用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斷的培養過程中加以鞏固,需要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夯實“語用”能力提升的堅實基礎。

2.創設信息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不斷應用,信息化技術推進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閱讀教學素材、閱讀教學評價方式等多因素的廣度和深度提升,為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發展創造了更加豐富的手段。一是信息化增加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靈活性,表現為改變了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基本上是借助文本的解讀等進行的。而信息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所呈現出的閱讀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所使用的手段也更加豐富。二是信息化的使用提高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是因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過信息化的呈現方式,讓小學生所接觸到的文本知識更加生動,通過視覺、聽覺等的多元刺激,讓小學生對文本的認知和理解更有深度,有效地激發了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三是信息化閱讀教學的開展,提升了閱讀教學的廣度,這是因為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限于教材篇幅、教材內容選擇等影響,不利于更多、更新的知識進入閱讀課堂,但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將網絡上更多優秀素材融入課堂教學當中,進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廣度。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閱讀教學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