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我國的正當防衛制度

2019-08-18 15:27頓萌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刑事責任正當防衛

頓萌

摘 要: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一些涉及正當防衛的刑事案件暴露出人們在正當防衛適用上的認識分歧。為避免其濫用,對其適用規定了嚴格的條件,為保護公民人身安全,對暴力犯罪規定了特殊的防衛內容,并從法的社會功能、保護人權的需要和法的價值等方面闡釋。

關鍵詞:正當防衛;刑法規定;刑事責任

一、正當防衛的意義

正當防衛的權利問題,在中外歷史上很早就為先進的思想家所重視。繼承了自然法學派進步傳統的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家、“自然復仇權”的提倡者拉吉舍夫亦認為,當防衛人直接受到威脅時,應當行使自然的正當防衛權。他宣稱:“如果在法律中公民連抵御敵人和向敵人報復的根據都找不到,如果法律無法保護他,或不愿意保護他,或者權利機關對公民目前的災難不能立即予以援助時,則此時,公民就要利用他的自然權利來保護自己的安全與福利?!蔽覈▏?,對公民的正當防衛權,也非常重視。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人身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都是國家法律所嚴禁的違法犯罪行為。國家在運用社會主義法制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的同時,還從道義上、從法律上支持、鼓勵人民群眾依法直接同一切不法侵害國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人身及其他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我國刑法中的正當防衛制度,正是人民群眾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也是刑法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當防衛意義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保護正當行為

正當防衛給人民提供了一把反擊利劍,支持人民群眾在犯罪分子面前,能挺身自衛,見義勇為,不懼淫威,積極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制止不法侵害,及時有效地保護國家和集體利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二)是制止和預防犯罪

實行正當防衛,可以震懾犯罪分子,使其畏懼法律,懼怕人民群眾,從而發揮人民大眾的潛力,利用人民的、社會的力量達到制止和預防犯罪的目的。

二、正當防衛的成立條件

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認定正當防衛的成立,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防衛意圖的正義性

正當防衛意圖必須具備正義性,這是正當防衛成立的首要條件,也是刑法規定正當防衛之所以不負刑事責任的重要根據。防衛目的應當以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為目標,這是構成正當防衛意識的重要因素,如果脫離這一目的,造成他人的損害,其所實施的行為就不屬于正當防衛。

(二)正當防衛對象的特定性

正當防衛的對象包括行為對象和主體對象,行為對象指不法侵害行為,主體對象指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人。不法侵害作為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包含兩類不同程度的行為,即已構成犯罪的行為和其他違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侵害行為。在實際生活中,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經受侵害時,行為人不一定能立即辨認出侵害這本人的意圖,也不一定能立即辨別侵害這的行為是否已構成犯罪;而如果要等到侵害者的意圖或行為的性質可判明時,才允許進行正當防衛,則防衛不僅不能及時,而且由于不法侵害結果大都已經發生了,也就失去了正當防衛的意義,使國家、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不法侵害還具有不法性,即這種侵害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對合法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形似不法侵害的合法行為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①公民在依法扭送正在實施違法犯罪或者犯罪后即被發覺、被通緝的在逃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或者正被追捕的逃犯,被扭送這或者任何他人不得借口防衛而對該公民施行暴力、威脅等行為;②執法人員依法拘捕犯罪嫌疑人和搜查、扣押物品,是依法執行職務或合法命令的行為。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被搜查者、物品所有者或者任何他人均不得以人身或財產權益受到“侵害”為由而對執法人員實行正當防衛;③對緊急避險的合法行為,受損害的一方不能借口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而對實行緊急避險的一方實行防衛。

(三)正當防衛的適時性

刑法規定,必須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實行正當防衛?!罢谶M行”是指不法侵害正處于已經開始并且尚未結束的進行狀態。這是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如果基于主觀想象或推測而實施的防衛,是假想的防衛。因假想防衛造成損害的,應區別行為人是屬于認識上的錯誤、或主觀上有過失,或不可預見條件下主觀上無罪過等幾種情況,承擔相應的刑事或民事責任。其次,這種不法侵害是正在進行,而不是尚未開始,或者確已自動停止,或者已經實施終了的。所謂不法侵害的開始,一般應理解為侵害人已經著手直接實行或即將著手實行侵害行為。由于實施情況往往很復雜,各種違法犯罪的開始表現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認定正當防衛是否適時,應從實際出發,具體案件具體分析。

(四)正當防衛的適度性

這是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正當防衛行為的性質必須有一個量的限制,超出了必要的量的防衛行為及其損害后果,應視為已發生了質變的行為,即行為已從正當合法轉化為過當非法,正當防衛轉化為不法侵害。由此看出,正當防衛必要限度含義有二:一是防衛行為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二是行為沒有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必要的侵害。對于超過這一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則是防衛過當。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的防衛過當,其基本特征是:在客觀上有防衛過當的行為,并對被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害,具有客觀危害性,在主觀上對其過當結果具有罪過。確定正當防衛是否過當,應當以防衛行為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為標準。

為進一步完善刑法體系,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還對正當防衛的特殊形態即無過當防衛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蓖槍ζ渌袨榈恼敺佬l相比,無過當防衛在具備其條件的情況下,即使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或者其他后果的,也不屬防衛過當,其行為合理而不負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黃沙.國家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探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4.

[2]李瑞龍.論教唆犯事實錯誤[D].河北經貿大學.

[3]吳倩.論結果加重犯的共犯[D].吉林大學,2012.

[4]曠劍波.論犯罪構成理論在刑事偵查中的運用[D].湘潭大學,2012.

[5]王蘊識.功能視野下的我國犯罪構成理論體系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刑事責任正當防衛
風險社會語境下防身器材的法律審視及其規制
針對見義勇為行為的法律分析意見
旋某故意殺人案與鄧玉嬌案案例分析
論被害人過錯行為對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影響
探究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的區別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