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實踐運用

2019-08-21 12:00丹妮
戲劇之家 2019年24期
關鍵詞:舞蹈教學素質教育實踐

丹妮

【摘 要】20世紀九十年代,教育部正式提出“素質教育”,并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舞蹈是以形象思維為特質,能夠表現人們情緒的藝術教育,對人們的思想具有情感性的陶冶作用,在開發右腦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藝術作為古老的藝術門類,承擔著文化傳播與創造的使命,也必將為我國素質教育的偉大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素質教育大背景為舞蹈創造了更廣闊的教學前景,但舞蹈在普通學校的實踐運用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關鍵詞】素質教育;舞蹈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4-0161-02

一、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云計算的出現,標志著我們迎來了一場社會變革的大數據時代,無疑對我們的教育方向與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呂藝生先生以他前衛的眼光為我們提出了“全腦人”的教育主張,引導我們培養更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右腦,未來社會需要藝術感性的右腦人才,右腦可以賦予生活更多的幸福感,它是一種更加全新的思維方式。在開發右腦的過程中除去先天因素,后天的影響和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開始重新重視專業舞蹈教學建設,但學校舞蹈教學始終沒有得到充分發展,舞蹈教學還僅僅是針對少數人,或者是存在于課外活動中的一種教學方式。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出,這一現象才有所改善,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論證了舞蹈教育的理念與價值。在我國提出素質教育的同一時期,美國推行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成為國際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通過法律規范,將舞蹈確立為核心課程之一,力求實現各學段舞蹈教學的連貫性,舞蹈教學在內容和方法都要依據“標準”,而不是專業訓練的標準,我國舞蹈教育理論家呂藝生先生敏銳地發現中國藝術教育中舞蹈教育在兩次世界舞壇改革中的缺位,其專著《舞蹈教育學》,明確提出“舞蹈教育是一種美育”,舞蹈教育應該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在呂藝生先生的引領下,學者們紛紛發表有關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關系的文章,強調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研究與普及,缺位影響得到改善,藝術教育還保留了我們的中國特色,與國際藝術教育基本可以實現互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小學舞蹈教學能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二、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一)何為素質教育舞蹈教學

素質教育舞蹈教學是積極響應教育部“素質教育”教育方針的藝術教育,區分于專業的舞蹈訓練,它是面向全體學生,無差別對待的舞蹈教學,不同于以往單一的知識傳授,舞蹈教學為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當前社會人們對精神食糧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要求教育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完整人格的塑造離不開藝術教育。舞蹈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教育,它是一種文明,展示著人類最原始的審美,甚至可以說是價值觀;它是一種文化,民族的根源,每時每刻又在創造著新的文化;舞蹈更是一種美育,它使學生在思想上感受樂觀情緒,審美上發現美,體會生活,體味藝術,思維上了解以往經驗,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迸發新的創造,集體的舞蹈還能夠增強學生社交能力以及表現力。舞蹈是醇化情感,塑造人格所不可或缺的教育。如今,我國已開始研發和普及“素質教育舞蹈教學”,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缺失,小學階段作為義務教育的起點,對該學段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整人格的塑造離不開舞蹈教學,

(二)小學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心理價值

素質教育舞蹈教學是對培育完整人格具有深遠意義的藝術教育,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帶給學生幸福感,實際上舞蹈教學的心理價值是潛在的而深遠的,它所帶給學生的精神財富甚至一生受用,下面從“覺知、存在、共情”三個方面來淺談小學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重要價值。覺知——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彩的世界,卻缺少感知萬千的眼睛,學生的課余生活被作業,補習班和電子游戲填滿,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觀察力被扼殺,甚至沒有注意過一棵小草的生長,更不要說享受自然,舞蹈教學就是要感知世界的機會還給兒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模仿,從生活中提取舞蹈動作,重新看到周遭事物,通過舞蹈教學對周圍事物和自身生活有入微的覺知。存在——“存在”代表著存在感,是人們對自己的合理判定,這與舞蹈教學強調學生的創造求新不謀而合,舞蹈教學要求學生根據動作元素進行編排和創造,此時的舞蹈不再是枯燥地訓練而是自主地探索,是在進行不斷地自我認識和突破,只有敢于超越自我的人,才能合理地審視自身的完美和不足,才能找到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存在。共情——兒童的天性本是純潔無邪的,但是他們卻越來越“含蓄”,甚至對身邊的人和事都失去好奇,這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在舞蹈教學中,兒童編創的舞蹈作品,必然帶有自己意向和情緒,他們可以通過舞蹈不斷提升情感表現力,在小組合作中學會體察他人情感,從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最主要的是能夠發現生活中美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

三、小學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運用

(一) 利用舞蹈教學增強學科的綜合性

素質教育關注的是人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優異。我們應當利用舞蹈教學將現在割裂的各個學科綜合起來,不僅能夠綜合學科知識,更能豐富學科教學手段,例如教師在講述西藏人文特征(科學課)時,兒童對冗長的概念性語句是很難領會的,我們為什么不能鼓勵學生“動起來”呢?藏族舞蹈中許多前傾的體態就是對宗教虔誠的體現,通過學習藏族舞蹈元素,組織學生進行舞蹈創編,配合藏族音樂進行展示,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西藏人文特征,同時拓展科學和舞蹈兩個方面的積累,而不是只記住死板的概念。舞蹈教學設計不再局限于一門學科,而是在把握課程主題的基礎上將不同學科內容交叉,從而增進各學科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二)通過舞蹈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課堂區別于傳統舞蹈教學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創造性,例如在語言類課程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語句中的動詞,將傳統的念詞句換成動作的接龍,要求過程中避免重復前一個人的動作,學生需要根據幾個動作元素進行語句的創作和編排,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外化到舞蹈中去,這便是創造力迸發的過程,即使是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舞蹈的學生,當他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作品獲得贊賞時,他便能體會到創造的快樂,從而增長他的自信心和創造力。通過素質教育舞蹈將兒童自由舞蹈的天性激發出來,使學生能夠自信地表達自己,這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前提。在國家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應該走進小學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

(三)通過舞蹈教學創設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

小學學生的心智發展還未成熟,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總是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吸引,那么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好奇”,就成了教學順利展開的首要難題。而舞蹈這門藝術本身就具有豐富的肢體感染性,在小學課程中增添舞蹈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例如,如果只是反復聽《大鹿》這首歌,就會使課堂枯燥無味,此時,我們就可以利用舞蹈教學,讓學生扮演大鹿,跟隨音樂進行舞蹈,創設具有故事情節的氛圍,讓學生充分體會大鹿助人為樂的精神,在這樣學習過程可以促進知識的吸收和再創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們的心態更加輕松,思維更加自由。

四、結語

當前我國的藝術教育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窘境不斷得到改善,優化的小學舞蹈教學無疑是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基礎,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情操。舞蹈教學與學科之間具有不可分離的聯系,其教學形式是十分符合兒童身心特征的。這就要求教育從事者要順應社會“右腦人”的人才趨勢,從學生主體出發,在小學課程中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舞蹈教學,為培育學生完整人格而奮斗,相信我們素質教育舞蹈教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呂藝生.素質教育與舞蹈美育研究成果叢書(一)(二),上海音樂出版社,4J0527,4J0526.

[2]吳麗娜.舞蹈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及應對策略.黃河之聲,20140823.

[3]謝靜.素質教育舞蹈課綜合融化理論的實踐意義.北京舞蹈學院, 20160301.

[4]何婷.多重發展下小學音樂教學與舞蹈教學的“天作之合”,新課程(小學), 20151128.

猜你喜歡
舞蹈教學素質教育實踐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淺談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培養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