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與《皇越春秋》書寫體例的比較研究

2019-08-27 07:27王佩
北方文學 2019年23期
關鍵詞:三國演義

王佩

摘要:15世紀至19世紀之間,越南小說中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漢文歷史演義小說,這一部分小說均以越南歷史為題材,內容基本符合越南史實,但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或將情節加以虛構完善?!痘试酱呵铩肥瞧渲械囊徊康湫?,該小說采用了章回體形式和編年體的書寫體裁,從小說創作而言,其書寫體例大量參考模仿了中國小說《三國演義》,比較論述《三國演義》與《皇越春秋》,對挖掘越南漢文小說與中國小說之間的文化淵源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皇越春秋》;《三國演義》;結構體制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越南歷史上自陳朝順宗時期(1388-1398)至胡朝漢蒼時期(1400-1407)出現了國政不修,奸臣弄權的現象,此時陳朝民眾起事頻繁,對于越南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從小說創作而言,經年不停的紛亂戰爭使得越南文人據此創作了《皇越春秋》等用漢字書寫的歷史演義小說。域外漢文研究者陳慶浩先生就注意到了這種文化聯系,他曾提到:“漢文化整體研究的重要性是很顯然的,它不僅有助于了解中國漢文化在域外的傳播和發展,足以豐富中國漢文化的知識,對朝鮮、越南、日本諸國的漢文化的認識,更具有重大意義?!盵1]胡士瑩將“章回小說”話本的結構體制分為題目、導入部分(篇首、入話、頭回)、正話、結尾四個部分。以下就從這四個部分來比較分析兩部作品。

一、題目

題目,即發展為章回體小說中的“回目”,在內容上能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形式上多時興七言、八言的句式,且具有整齊統一的對偶美感。對偶美學,在浦安迪《中國敘事學》中曾提到:“對偶美學雖然以“詩”為中心,但在結構比較松散的小說和戲曲里,也有某種對偶的傾向?!盵2]《三國演義》回目分七言句式和八言句式兩種,七言句式共有八十九個,八言句式有三十一個,從數量來看,七言句式占了多數,取典型來說,七言句式的對偶結構多以以下兩種形式出現。

“三二二”式:(一)主謂結構或主謂賓結構,多以人名,地名起頭,如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張翼德”、“何國舅”是主語,“怒鞭”對“謀誅”,是回目的謂語成分,“都督”和“宦豎”是相應的賓語。像這樣的回目還有:第十二回,第十六回,第十八回等。

(二)動賓短語+主謂短語,如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廢漢帝”與“謀董賊”為動賓短語,“陳留”“孟德”為主語,“踐位”和“獻刀”兩個謂語相對。類似還有: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第十回,第二十八回等。

(三)帶狀語的主謂賓結構,如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這一回“下邳城”、“白門樓”是名詞作地點狀語。還有第四十五回,五十七回 等。

“二二三”式:(一)主謂或主謂賓結構,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第六十五回等。

(二)附帶狀語的主謂賓結構。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倉亭”、“荊州”是相對應的地點狀語,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乘亂”、“遺計”是回目中的副詞短語作狀語。相似格式的回目還有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第四十七回等。

相比而言,《皇越春秋》的回目更加整飭,其共有上中下三集,每集二十回,共六十回,每回目都是七言句式。對偶格式主要是“三二二”、“二三三”、“三一三”三種。(見表1)

對照《三國演義》的對偶形式,“三二二”:(一)式有第二回 陳天平乞憐上國 裴伯奢告急中朝,第八回 張總兵進拔二關 丁元帥退伏五將等。

(二)式有第六回 巡南海季犛遇鬼 伏嵬山陳暠報仇 第七回 議征南明朝選將 分擊北胡主屯兵,第十三回 排征法善設五屯 論兵書旦賺二將等。

(三)式有第四回 段侍講為國進賢 黎太祖堅心辭聘,第十回 黎兄弟起兵討賊 明將佐遣使聘賢等。

“二三三”:(一)式如第九回 沐晟敗賊華橗關 張輔移營昌江市,第二十八回 阮美失守咸子關 潘抵被執太平屯等。

(二)式如第十一回 黎善使人行反間 太監遣仆投勸書,第十四回 范旦竊印走豐州 張韶奪壺擊王友,第三十五回 季祐獻謀擒故老 段發討賊救慈親等。

“三一三”式。共五回,分別為:第十三回,第十九回,第五十七回,第二十回,第十七回。

綜合來看《三國演義》與《皇越春秋》的回目,盡管對偶格式不盡相同,短短十幾字基本濃縮概括了本回內的故事,情節,人物。

二、導入

導入部分,直接標明“篇首”“入話”等字樣的章回小說并不多,大多數的導入部分并不會直接標注,但這也不會影響他們仍以引入的方式出現。如《三國演義》以明代文學家楊慎的《臨江仙》開篇,借此詠史詞來回顧歷史興衰更替的演變。在篇首的詩(或詞)或連用幾首詩詞之后,加以解釋,然后引入正話的,叫做入話。[3]《三國演義》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入話導入正文故事。敘述天下之勢分合規律的必然性和東周、戰國、秦、漢、三國的歷史演變。相比而言,《皇越春秋》的開篇是一首四言詩,僅從取字來看,這段文字完全吸收融合了上起四書五經下至古典歷史小說的中國古代文學詞段,《皇越春秋》的作者取此傳所敘之言作為全文的開篇,無疑是肯定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由此來看,《臨江仙》偏重歷史情感的抒發,而《皇越春秋》的開頭更偏重君王功成名就的紀實感嘆。

三、正話

章回小說的正話部分是小說的主體部分,也可以說是小說的靈魂所在,前面的篇首,入話等導入部分甚至結尾,都是為其錦上添花。觀《三國演義》,在正話之中,每敘述故事時,開頭多用“話說”、“且說”等語詞,描述時間、事件推進時,多用“次日”、“一日”、“正如何間”的格式,如“正議間”、“正慮間”、“正商議間”等、“時某某做何事”等標志詞開頭,描寫或評價事件、人物時,則多用“但見”、“只見”等語詞標志。在《三國演義》中,除了篇首會引用詩詞之外,每回目的結尾處也多引用詩詞,基本為:“正是”+一段詩或詞的格式,與回末以“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钡慕Y語相連?!痘试酱呵铩窋⑹麻_頭亦多用“話說”、“且說”等詞,描述事件推進,以“有日”、“自此以后”等語詞,但相對于《三國演義》文中穿插性的連接詞數量來看,《皇越春秋》的承接性語詞的數量明顯少很多,只在每回目開頭使用“卻說”,結尾處用“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庇纱丝?,他的開頭結尾都是刻意模仿《三國》而為之。

四、結尾

除了在篇首,每回末引用詩詞之外,《三國演義》在結尾處也有一首古風詩,這首古風詩出現在正文故事結束之后,由敘述者直接引用,全詩416字,從漢高祖斬蛇起義一直寫到三分天下,最后歸合于晉,概括了一部三國史。筆者感嘆歷史盛衰,以詩和文,散韻結合,總括點評。第一百二十回末尾在寫三國歸晉之后與第一回開頭遙相呼應。而《皇越春秋》結尾處并沒有總結性的詩或詞,其講述黎氏兄弟破胡氏,解安南,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坝写蟮抡咛炫c之,人歸之”一句與開頭的“有德則治”、“人歸天與”相對應,因此結尾雖未以詩詞應和前文,但所敘黎氏建大越的成就與篇首詩中為君者德治天下而安其國的思想不謀而合,也可說是首尾呼應了。

五、結語

總體而言,《皇越春秋》與《三國演義》有著密不可分的文化關聯,雖行文體例等諸多方面有著對中國小說的借鑒與模仿,但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部小說也是15世紀時期初明朝與安南國之間具體交往史實的有力參考,內憂外患之下,黎氏行忠臣義士之事,成千載流芳之德。安南人民追求獨立國家的意愿是比之《三國演義》更深一層次的統一愿望,而越南漢文歷史演義正是越南民族精神文化的濃縮反映,雖然行文部分可以在小說藝術技巧等方面借鑒模仿,但各國審美和物念價值觀的不同,使得越南漢文小說最終也形成了自己的書寫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慶浩,王三慶.《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三冊《皇越春秋》,巴黎,法國遠東學院,1987:2.

[2](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48.

[3]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0:135.

猜你喜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騙了你多少年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O2O 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