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漢語教學中課堂活動的實施與運用原則研究

2019-08-27 07:27張文華
北方文學 2019年23期
關鍵詞:運用原則組織實施課堂活動

張文華

摘要:國際漢語課堂教學中課堂活動的開展和實施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減弱學生的情感屏障,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對外漢語課堂中,課堂活動或游戲的實施總是會遇到規則解釋不清、課堂紀律混亂失控、活動操作復雜、活動只玩沒學、活動施展不下去的情況,本文從課堂活動的設計和選擇方面、開展和實施方面、效果和評價方面進行原則的探究,以求課堂活動能更有效地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關鍵詞:課堂活動;組織實施;國際漢語;運用原則

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因漢語陰陽上去的音調變化、橫豎撇捺的方塊漢字、靈活多樣的語法表達讓外國學生常有“漢語難學”的看法。加之國際漢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刻板嚴肅、滿堂灌輸、單調練習、缺乏幽默感,則會加強學生的畏難情緒,較少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情感過濾,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學生放棄漢語的學習。所以在國際漢語課堂中教師采用一些簡單有趣的、可操作性強、具體實用的課堂活動或游戲,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漢語語音、詞匯、語法、漢字、語篇的語言項目的練習,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減弱學生的情感屏障,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的對外漢語課堂中,課堂活動或游戲的實施總是會遇到規則解釋不清、課堂紀律混亂失控、活動操作復雜、活動只玩沒學、活動施展不下去的情況,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國際漢語教學中課堂活動實施與運用的原則進行探究,以求課堂活動能更有效地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一、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原則

首先,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要求具有與語言項目的練習緊密相連的原則。課堂活動的設計作為教學的輔助形式是為教學服務的,通過課堂活動或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練習的強度,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與效果?!皹贰敝皇切问?,而“教”是根本。所以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一定要以明確的語言點的練習為目的,不能形式大于內容,學生出現學生只玩不學的狀況。例如《國際漢語教師課堂技巧教學手冊》中語音部分的“蜜蜂采花蜜”的原則,使每位同學手中韻母與黑板上的聲母相拼,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活動的進展和節奏,明確教學目標,訓練學生的聲韻拼讀能力。

其次,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要求規則簡單、道具簡易、操作性強的原則。課堂活動的規則不能過于復雜,規則通過解釋或示范都很難讓學生明白的課堂活動不建議設計或選擇,尤其是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漢語水平很低,語言性的規則解釋對于學生來說理解難度很大,若規則很復雜,很有可能出現學生理解不了規則,活動無法實施的窘況。

再次,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要具有時間觀與全員互動性的原則。因為課堂時間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提前評估課堂活動所需時間,同時課堂活動的開展要有全員互動性的原則,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熱情與興趣,切不可只練習到極個別的學生,而顧忌不到班級里的其他學生,保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公平性?;顒訑盗坎灰诉^多,時間不宜過長。

最后,課堂活動的設計或選擇要有備用性的原則。課堂活動的開展會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比如多媒體突然故障、班級部分學生請假、教室空間大小的限制、班級活動難以開展等情況打亂原活動計劃,所以教師可提前準備備選活動,在出現突發情況時不至于慌亂,有應急之策。

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原則

課堂活動的豐富性、靈活性、趣味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達到加深學生理解、鞏固學生記憶、增強師生感情、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但這一目的的達成都建立在課堂活動可以成功開展和實施的基礎之上。筆者通過組織和觀摩一些課堂活動,探究課堂活動開展和實施的原則,以求最大程度上保證課堂活動的成功性和有效性。

首先,活動規則的講解盡量通過示范法來進行講解??紤]到學生漢語水平的局限性,過多的言語的解釋會讓學生一頭霧水或者一知半解,實施階段學生仍然不知道該如何操作,教師又要在規則上進行重復或解釋,也不一定能達到讓學生理解的目的,課堂活動很難實施下去。有時學生活動進行一半,教師突然打斷,告知學生規則不對,又重新解釋。所以教師在課前就要想好用最簡單、直接的語言進行規則介紹的辦法,設計好自己演示規則的道具、用時、配合學生、演示內容。教師配以直觀演示和簡單指令的辦法是最好、快速讓學生理解的途徑。甚至必要之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母語背景,借助學生母語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活動規則,節省課堂時間。

其次,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定要對課堂活動進行課前預測,從整體到細節,從分組到實施,從客觀環境到主觀環境,皆要全局預測,防止課堂活動實施中的混亂和不知所措。教師要做足功課,提前在大腦中對課堂活動進行演練。要預測到所有可能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準備好應急性的方案,不斷調整和完善課堂活動的設計。包括:課堂活動中各個環節的教師用語方面、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的學生參與順序方面、學生分組合作方面、各個環節的用時方面、學生需要幫助時的教師啟發語方面、學生通過課堂活動語言練習效果方面都要進行全局分析,細致考慮,才能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免出現沒有學生主動參加、對學生臨時分組造成的各種障礙、學生參與順序的混亂、對部分學生的遺忘、環節解釋不清的混亂的班級狀況,這在中小學國際漢語教學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

再次,競賽性的課堂活動務必要重視課堂紀律的維持,這是對教師課堂掌握能力和靈活性的極大的考驗。筆者觀摩過的一個國際漢語課堂活動“你演我猜”,小組內一人表演,另一人猜測所演詞匯,組間存在競爭關系,兩組同時競猜比賽。因學生對比賽的濃厚興趣、小組間強烈的勝負欲,教師要求兩組同時比賽的設計失誤,所以造成班級混亂不堪、人聲鼎沸,每個小組都在吶喊,爭取分數,整個課堂完全失控,教師只能緊急叫停進行規則的調整,這跟教師的沒有提前預測有莫大的關系。

最后,課堂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有全局觀。教師心中一定要有所有的學生,切不可只關注部分正在參與活動的學生,而全然忘掉班級內的其他學生。如:“數筆畫來打牌”的游戲中,教師通過筆畫數來進行打牌游戲,旨在進行筆畫的練習。但教師在操作過程中因為卡片太小,只夠參與比賽的幾位同學看見,造成只有幾位同學在玩,其他同學因為看不清,也無法跟進比賽進程,造成無聊發呆、互相聊天或玩手機的狀態,說明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是沒有全局觀的,只把注意力放在活動本身,而沒有考慮所有的學生,沒有把學生放在課堂的正中央,最后活動的結果非常不盡如人意。

課堂活動類型多樣,開展形式各異,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教師需要從宏觀為微觀、從教師到學生、從客觀環境到主觀環境、從形式到內容、從語言到態勢的整體觀與細節性,才能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課堂活動的效果和評價原則

教師在課堂活動評價中一定要以語言點的訓練效果為評價的根本要點。切忌不可只重活動形式的熱鬧,而全然忘掉語言點的操練、糾錯與總結。形式只是為內容服務的,要求教師要做一名有心人,在學生實踐過程中要把學生出現的語言點問題進行記錄與總結,共同性的問題在活動結束后要進行講解,個別性的問題可以在課下對學生進行錯正,例如:高級階段專項口語課中教師通過辯論賽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聽力理解、快速反應的能力,辯論賽結束時教師除了歸納雙方的論點論據,還應該重復強調學生所用語言點,進行歸納和糾錯。

評價課堂活動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在于學生語言點訓練效果的好壞,同時課堂活動實施的簡易操作性、循序漸進性、全員參與性、互動性、趣味性、實效性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每一項因素,才能保證課堂活動實施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健.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M].商務印書館,2009.

[2]王巍.國際漢語教師課堂技巧教學手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猜你喜歡
運用原則組織實施課堂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課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研究的初探
特殊教育課堂中參與式教學的有效運用研究
芻議電子白板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