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巴文象形字差異比較及其傳承發展

2019-08-27 07:27李樹一
北方文學 2019年23期
關鍵詞:傳承發展

李樹一

摘要:東巴象形文字,是代表語言的符號,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接觸到的實物與意象的形象化與抽象化的字符組合。東巴文產生于中國西南地區的納西族,這種文字創始以來,有著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因其長時間為宗教使用,墨守成規,保持性強,使得近于原始的少數民族文字得以流傳至今,且較為完整。本文將從東巴文象形文入手,通過與原始圖畫、甲骨文等古漢字象形文對比,使讀者全面了解東巴象形文字中所展現出的民族性文化,梳理出東巴文在傳承中所取得的突破成就,挖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價值。

關鍵詞:納西東巴象形文;傳承;發展。

一、東巴文簡介

云南東巴文是云南納西族人千百年來創造的智慧結晶,被稱為活的文化形態,是隨著納西族歷史發展而逐漸演變而成的文化結晶。早在2013年7月,中國社科院就將納西族東巴文及納西族東巴原始文化列為中華重點保護的絕學之一。

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睎|巴文字的創作來源就是如此。據說,在創作東巴文字時,納西族先民通過觀察自然萬物,即天地、日月、山河、鳥石等,再對這些物體的外形進行一個大體的臨摹,從而造型,創造了納西東巴象形文。據記載,納西東巴象形文由1400多個東巴單字組成,這些文字不拘于形式,詞語豐富,能夠記錄事件,表達感情,亦能吟詩作文,其文字形態中更能看出從人類文字從圖像圖畫到表意表音的演變過程。因此,更因為他是目前人類唯一保存和完整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統,所以東巴象形文字又被稱為“活的象形文”。

東巴文的傳承形式也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先是從最初的再木頭、石頭上刻畫記號圖像,后逐漸發展到刻畫一批具有固定的圖像符號,再到后來的圖像可以記錄復雜事件,表達細膩感情,直到最后的可以記錄長篇著作。東巴文字發展至今,其研究和保護工作也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但與此同時,東巴文化的傳承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見,保護與傳承東巴文化,任重道遠。

二、東巴文比較

(一)與原始圖畫比較

原始圖畫指的是原始人為了記載重大事件,傳遞信息,抒發感情等,在藝術中的完美表達形式。原始圖畫具有語言所沒有的“記錄”功能。尤其是在原始社會時期,文字還沒有被創造下來的情況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交往開始變得越來越廣泛,繪畫等簡單的藝術形式,便成了人們交流的有效手段。

納西族曾有個廣為人知的傳說:“相傳‘一個漢族人,一個藏族人,一個納西族人約好日期去找天神取經。但是納西人丟在后面,沒能取成經,便見山畫山,見人畫人,從而創制了東巴文?!彪m然神話將此過程描述的過于虛幻,缺乏一定的真實性,但我們從中以及從考古中的大量原始圖畫和原始物件中也可以推斷出——雖然原始圖畫與原始文字有著一定的差別,但是二者之間,不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存在著一定密切的聯系。

下圖中舉例的一些象形字,我們通過它們的形體可以看出原始圖畫是東巴文的淵源物之一。(圖1)并且,我們從《曼德拉山巖畫》與東巴經《崇搬圖》片段中還能看出,(圖2)原始圖畫與象形文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象形文字中帶有著圖畫的某些特性,某些原始圖畫的繪畫方法也在象形文字中大量使用。

(二)與古漢字象形文比較(以甲骨文為例)

我們將"日"、"月"及其衍生字進行比較:(圖3)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東巴文與古文字字形雖然有些差異,但是卻有著一定的共性——兩者都是在以“日”、“月”為主體的基礎上,增添構件組合而成的。但是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古漢字相比于東巴文要更為簡潔化、符號化,造字更為靈活,由此可以說明,東巴文要比古漢字更為原始久遠。

三、東巴文的傳承與發展

(一)東巴文的發展現狀

麗江地處于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麗江古城的東巴文化才得以保留至今。政府對于東巴文化的發展也十分重視,現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麗江人參與到民族文化的產業化過程中。在麗江大街小巷可見眾多東巴文化元素廣泛地利用于包裝、服飾、紀念品等產品上,納西文化獨特的民族文藝表演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東巴文化的產業化發展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給麗江地區的人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東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二)東巴文化在書法藝術中的表現

從上述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東巴文字與其他象形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在外形、構造方法等方面都大致相似。

雖東巴文字與其他象形文字兩者之間有些許相似,但是文字的象形系統的最初創造是“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則諸身,遠取諸物”,而東巴文字的象形系統則是“見木畫木,見石畫石,用圖像的方法寫成文字”?;蛟S因為兩者創造方法較為相似,所以兩者從形到義都有大多相似。

(三)在篆刻藝術中的表現

在篆刻藝術中,對文字的字體沒有太多的要求,多是統一協調,符合文字字義,便可。倘若我們把東巴文運用于篆刻藝術中,相信也別有一種風味。

(四)在繪畫藝術中的表現

就如上所說,原始圖畫與東巴文象形文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也有一定的差別。但現階段,東巴文還處于圖畫時期向原始文字過渡的階段,許多東巴文象形文還是一字一音,或者多字多音。很多東巴文象形文字形不穩定,書寫自由,亦畫亦字,這也充分說明東巴文與圖畫之間是沒有嚴格差別的。

如今,我們將東巴文運用到繪畫中去,相信也是點睛之筆。甚至可以借鑒到年華、民間剪紙中等,輔之以色彩。

(五)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啟示

1.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東巴文象形文經歷了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有豐富的內涵,造型規律。東巴文象形文其本身就是一幅畫,每個字都可以單獨成畫,都具有深刻意義與藝術特點。標志的設計追求簡潔、美感與藝術,很多標志設計都是從一幅畫,或者一個字,字母的意思中找尋靈感,亦字亦畫的東巴文象形文如果經歷再創造,運用于標志設計中,可以更簡單明了地傳遞與表達信息,同時也不失藝術特色。

2.海報設計中的運用

就如上文所講,東巴文字亦字亦畫,可以單獨使用,我們都知道,圖形、文字、色彩是海報設計的三大元素。如果將東巴文象形文運用于海報設計中,不僅可以增加畫面中的趣味與視覺效果,只能傳遞出獨特的民族韻味。東巴文象形文在海報中的運用具有相當大的美學價值與應用價值,相信不僅能在商業海報中脫穎而出,也能在學術上為海報設計上提供豐富的研究價值。

3.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如果我們運用東巴文圖形化再設計的元素,制作T恤衫、環保布袋、馬克杯等原創產品,或運用東巴文設計系列化的明信片、便簽,書簽,臺歷,筆記本等原創旅游紀念品,不僅美觀大方還具有紀念意義與民族風情。

4.包裝設計中的運用

東巴文象形文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原始美觀,將其元素運用于包裝設計中,可以增強產品視覺上的美觀,凸顯產品的獨特性。并且,通過東巴文的設計元素在包裝設計上傳遞信息,不僅能給人視覺美感,還能提升產品品味,更有利于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猜你喜歡
傳承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