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2019-09-02 08:41武娜娜蔡金杰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8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時代

武娜娜 蔡金杰

[摘要]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教育環境,應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三全育人模式。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具有系統性、全面性、過程性特征,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應從育人隊伍、育人階段、育人機制三個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8-010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47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新時代背景下,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國內外形勢日益嚴峻,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日益緊迫,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變化日益復雜,對我國高校思政工作提出高要求和嚴標準。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積極踐行國家政策,堅持、發展和完善三全育人模式,牢抓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核心點,堅持三全育人的新理念,打造高效的思政工作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的內涵

三全育人是由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三個要素組成,包括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一種創新性教育模式。三全育人是高校重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論起點。

(一)全員育人

從育人的主體要素來看,全員育人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育人機制,是“教師的教書育人、干部的管理育人和后勤系統的服務育人的統籌協調”。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高校的工作,而且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是學生的本職。

學校成員主要是以輔導員為核心,涵蓋行政工作人員、思政課老師、后勤服務人員;家庭成員主要是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而組成的親屬團體,包括父母、同輩群體、長輩;社會成員主要包括優秀畢業生、杰出校友、成功創業代表;學生群體主要包括成績優異、政治思想覺悟高、道德品質高尚、行為良好的學生楷模。

(二)全過程育人

從育人的時間要素來看,全過程育人是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不能出現斷層、斷面、斷點現象,應關注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就業的全過程,滲透在整個大學生活始末,貫穿于每個學期始終,覆蓋節假日和寒暑假。

大學是青年學生思想覺悟提升、政治方向堅定、政治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性、連續性、整體性過程,必須貫穿在大學生學習、生活、就業、工作等各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從過程性原則出發,重點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心理動態,把握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實施階段性教學任務,抓好大學生發展的關鍵點,徹底發揮思想政治育人功能。

(三)全方位育人

從育人的空間要素來看,全方位育人是以創新性的教育理念為引導,以全面性的教育內容為基礎,以多樣化的教育手段為支撐,以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協調發展為目的,具有全面性、層次性、系統性。

依據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應克服“培養好學生”傳統教育理念,樹立“過一種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理念;克服碎片化的傳統教育內容,形成全面性的現代教育內容;克服片面性的傳統教育方式,堅持多樣化的現代教育手段;克服單一化的傳統教育載體,充分運用多元化的現代教育載體;形成涵蓋學風、班風、校風一體化的全方位育人機制。

二、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在通過解決教育對象的思想問題,促使教育對象內在矛盾運動,提升教育對象的思想政治素質,發揮重要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具有系統性、全面性、過程性特征。

(一)系統性

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要素結合而成,是具有整體性功能的有機體。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是整個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三全育人體系是整個社會德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協調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種影響因素,使之同向發揮育人作用,發揮系統的整體性功能。

(二)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綜合了育人的主體維度、時間維度、空間維度,注重發揮各要素合力具有全面性特征。三全育人模式依據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結合教育對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階段性目標,以學生為中心,傳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注重智育、德育、美育、體育、勞育等各方面相互協調,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

(三)過程性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易繁的綜合系統工程,包括各要素內容,直接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效果。三全育人的各組成要素涉及青年學生的生活、學習、就業全過程,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全活動,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載體、管理等要素。構建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育人主體充分運用育人載體,制定合理的育人機制,提升管理育人的實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三全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模式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實效性,有利于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復雜性,能夠滿足大學生自由全面協調發展的迫切要求。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新時代背景下,國內外形勢日益復雜,社會利益沖突日益凸顯,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變化8益復雜化。大學生的價值觀不成熟,辨別能力有待增強,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發展,網絡暴力信息、西方社會思潮、落后思想文化等因素沖擊新時代大學生已有的思想觀念,動搖其理想信念。

高校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如何培養人。如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核心問題。三全育人模式從育人主體維度、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不斷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二)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復雜性

當前時期是我國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期,也是社會矛盾的凸顯期,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尚未解決,限制人們生活水平的條件眾多?!拔覈鐣饕芤呀涋D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意味著人民群眾的需要發生歷史性變化,從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美好生活需要,從低層次需要轉為高層次需要。

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學生的精神需求向高層次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三全育人模式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任務,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生活緊密聯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滿足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需要

在當今社會,國際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競爭。個人的協調發展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高校的主要職責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一個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統一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現實的個人”是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主體,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能動性要素。人的發展程度直接關系到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三全育人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過程,意在增強大學生的理論知識素養,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塑造良好的政治行為,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全面素質型人才。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三全育人模式的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處于形成階段,需要從育人隊伍、育人階段、育人模式出發,不斷完善理論體系和結構。

(一)加強育人工作隊伍建設,實現全員育人

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中一支專門育人力量,承擔著思政育人工作的首要職責。作為教育者和管理者,輔導員應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立足崗位首責主業,做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引領者;關注學生學業生活,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助力者;胸懷真情,奉獻愛心,做大學生健康安全的守護者。

高校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主力軍作用,構筑理論提升平臺、工作創新平臺和學習交流平臺,提升輔導員素質;凝聚教師智力資源,集聚管理資源,匯聚校友力量,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打造班主任隊伍;充分發揮優秀學生在思政育人工作的榜樣作用,選拔高素質的優秀大學生擔任各級組織負責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構建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奠定基礎。高校教師應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引路人。有理想信念,自覺樹立社會責任感;有道德情操,秉持于公于私、于國于民的價值觀;有扎實知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有仁愛之心,尊重、理解和包容學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

加強學風建設,發揮學生榜樣力量。加強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育濃厚的學習氛圍,選拔出志向高遠、成績優異等方面可做表率的學生典范,發揮學生榜樣作用,引導廣大高校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角色轉變,不斷推動學風建設向縱深發展。

做好家庭美德教育,加強家庭和高校的協同育人機制。家庭發揮著重要的育人作用。家庭和高校協作,才能發揮好協同.育人作用“學校和社會必須合作,才能使學校教育得到根本改進”。高校除可以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外,還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家庭建立聯絡溝通渠道,建立家長信息庫,成立家長委員會,保證與家長溝通順暢。

(二)完善育人階段建設,實現全過程育人

高校是大學生完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活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高校應根據階段性特征,做好階段性育人工作,建立合理的階段銜接機制,實現全過程育人。

離開高中,進入大學。大一新生面對新環境“以及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當初的新奇、興奮逐漸消退之后,迷茫、失落、焦慮擔憂開始接踵而來”。如何引導新生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避免心理和行為失范,成為各高校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高校應完善思政課程體系,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涵蓋心理健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

解決新生的思想困惑后,高校面臨著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任務。大二階段,高??赏ㄟ^安排一系列專業課程,強化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豐富大學生活。

大三階段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關鍵時期。為了提升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高校應鼓勵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驗,撥發科研經費,舉辦多樣化學科競賽,創辦多元化的專業技能大賽,加強專業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建立一對一互助模式,逐漸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大四階段,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情緒。高校為保證學生順利就業,應加強職業規劃教育,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幫助畢業生完善就業知識結構;開設就業心理課程,給畢業生排除就業心理負擔;邀請優秀校友,講述就業、創業過程,為畢業生提供就業經驗;建立幫扶制度,加強專業教師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三)健全立體教育體系,實現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建設立體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理論來源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我國過去五年實踐經驗的總結。高校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納入思政課程體系,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切實發揮思政理論課主陣地作用。思政理論課是育人工作的主陣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守好主渠道,思政理論課應不斷在改革中創新,適應時代發展,滿足學生需求,與其他學科協同育人,發揮課程思政功能。高校應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面滲透在全校大學生課堂,使大學生“掌握科學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分析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發揮教育戰線的各方面優勢,要通過加強思政理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和創新教育方法,推動思政理論課進學生頭腦。

創新線上溝通聯動機制。健全信息隊伍,加強信息監控,建立校、院、班三級網絡信息隊伍,重點關注學生使用較多的網絡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輿情預警,依托云計算與物聯網應用重點實驗室和網絡管理中心技術優勢,建立良好的數據采集;培養“意見領袖”,引導網上輿論;規范信息發布構建以學校官方微博、微信為主體,各部門微信群為輔助的微矩陣,傳遞社會正能量;加強政策宣講,做好青年學生網絡行為引導。

總之,新時代,新氣象,新任務。站立在新的歷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依托完善的教育工作隊伍、完整的教育過程、多樣化的教育載體,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韓慧莉.構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J].中國青年研究,2012(7):109-112.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3]戚萬學.優化學校教育一種價值的觀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

[4]王小妮,李哲.淺談高職新生入學教育[J].機械職業教育,2012(3):39-43.

[5]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新華日報,2016-12-9.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65.

猜你喜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時代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