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村上春樹作品的物哀主題

2019-09-10 17:05李賀曾文龍
雨露風 2019年2期
關鍵詞:物哀日本文化村上春樹

李賀 曾文龍

摘要:村上春樹是日本現代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他的文風清新,思想富有治愈人心的效果。大眾普遍評價村上是偏西方的作家,但是通過閱讀村上本人的作品,我們卻不難發現他在作品中依然體現著濃厚的日本文化的影子。本文從愛情、戰爭、井與月三個方面來探究村上春樹作品的物哀主題,進而發現村上春樹的小說與傳統日本小說的深度聯系。

關鍵詞:村上春樹;物哀;日本文化

“物哀”是日本文化基因中非常典型的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日本人用“物哀”的獨特眼光去觀察和改造著身邊的世界,可以這樣說懂得了日本人的物哀意識,便能更加深刻地看清日本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村上春樹作為一名日本作家,在文學創作中卻滲透著了大量的西方文學因子,村上春樹的作品多是以存在的人的屬性、孤獨、自由,戰爭的反思為內容,以此來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題材的選擇上也能看到西方文學的影子。表面上看村上春樹的創作有背離日本“物哀”審美文化傳統的嫌疑,但村上春樹本人卻堅稱作品沒有西化。

縱觀村上的小說,不難發現他的小說仍然還是日本式的小說,其作品不斷流露出日本文化的影子,比如在寫作的內容上,村上春樹作品中最經常出現的貓的形象。

“貓”一直都是日本人喜歡的動物,是在文學作品中經常用到的物哀化意象,在文學作品中也喜歡用其來表達情感、寄托憧憬或是表達不滿。村上小說的創作主題也依然是傳統的日式“物哀”主題。

一、愛情——對情感的渴求

愛情是人一生中的非常重要的感情經歷。在世人眼中,愛情是值得用一生追求的清感體驗。男女一旦陷入愛情,戀愛雙方的眼里就只剩下彼此,世界仿佛就只剩下??菔癄€的誓言與溫柔纏綿的情話,愛情讓人充滿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因此比翼雙飛,相濡以沫,廝守一生便成了癡男怨女們所追求的愛情理想。但現實中往往大多數情況都并不能讓人如愿,轟烈的愛1青往往最后得不到完滿的結局,愛情的這種絢麗燦爛卻又不能長期保持的情感特征契合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審美傾向。

在村上的作品中,愛情的結局似乎總是要歸于消亡。在《尋羊冒險記》中,“我”經歷了三次的戀愛。第一次是初戀的女同學,過程像煙花般轟轟烈烈,但結局是以戀人26歲時的死亡告終;第二次是與自己相親相愛的妻子,“我”在與妻子一共相處的四年里雖然甜蜜,但最終隨著時間的打磨,激情的消逝,耐不住平淡的生活,“我”最后還是選擇了分離;第三次是跟陪伴“我”踏上尋羊之旅的女郎相愛,兩人度過了浪漫的旅程,進行著簡單的性愛,但最終依舊沒有走到一起。在村上著名的愛情悲劇《挪威的森林》中,一對對的戀人也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愛情的終結。木月與直子自發小的相互依偎,直子與渡邊的意外交合,渡邊與綠子的互補,永澤與初美的熱戀糾纏等等,都無一例外地走向了悲劇的結局。他們都曾經熱切地渴求對方,但最終卻本能地放棄了自己的欲求,以不同的方式切斷了彼此的聯系。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里面情侶主角對這種愛情的割舍是決絕的,因為他們清楚彼此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與其勉強,不如分開。那樣愛情依然是愛情,也僅僅只是愛情。如果用勉強來攪渾最初彼此所追求的美好,那不論運用何種方法也要把它結束,即便是結束生命。愛情作為所感之物的這種客觀性在這個時候被凸顯得淋漓盡致,人的感情在這個時候只作為客觀之物被對待,這就是村上春樹對感情物哀化的處理。

村上春樹在作品中對愛情的描寫,也充分展現了其對愛情這種現實性的深刻的理解。在村上春樹的愛情觀里,他本意一直試圖向人們展示愛情的美好,為人們保留著對這種烏托邦式的愛情憧憬。但當村上把人性深處的本能放大到人物身上,再加之錯綜復雜的社會背景,故事的發展仿佛有意無意地偏離了“本意”,走向美好之后的幻滅。這種幻滅給人深重的痛苦,但村上對這種必然的毀滅并不表現出來抗拒。因為村上清楚地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愛情的聯系是靈魂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如果其中存在了阻礙,而身在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認識或者不能夠去跨越這種障礙,那表面上的“白頭偕老”就注定會毀滅。村上向往著愛情的美好,但卻又能直面這種美好在現實注定的滅亡,這正是村上春樹作品中男女之間的悲劇,也是愛情的物哀。

二、戰爭——對世相的失望

村上春樹善于運用隱喻對戰爭進行刻畫,他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把戰爭的暴力和殘忍的屬性運用物哀化的手段展現出來,使得讀者能夠設身處地體味。在《且聽風吟》《一九七三年的子彈球》和《尋羊冒險記》中都出現了鼠的角色。從前期鼠對女友提及的約翰肯尼迪的名言“人生來就是不自由的”開始,鼠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形象就開始顯現。鼠厭惡有錢人,但其父親卻是靠著發戰爭橫財起的家,最后鼠為了某種使命找到了代表著有著濃厚戰爭因子的羊,在吞下羊后為了避免被羊控制而選擇自殺與羊一起毀滅。鼠自己的解釋就是不愿意與羊建立出一個沒有善惡觀念的國家。鼠這一生的軌跡,富有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鼠在這里實際上就是對自由與和平的隱喻。村上給鼠賦予的形象可以說是完美的英雄形象,在這種人生的背后,其實是村上向往和平與自由的觀念的一種提煉,是一種具有傾向性的唯美化。鼠這種敢于抗爭和甚至自我毀滅的斗士形象實則隱藏著非常龐大的感情積淀,這種積淀恰恰能提供給讀者一種設身處地的感悟。

在村上的《海邊的卡夫卡》中,出現了關于“貓”的經典的意象。貓在這部作品中就扮演著被村上施以物哀化的手法,以此表達了村上本人對戰爭和暴力的認識。在中田老人為尋找走丟的貓的途中,中田發現了貓殺手——瓊尼沃克。瓊尼沃克以貓的靈魂為食,并且向中田老人提出了歸還走丟的貓的條件——讓中田親手刺穿自己的心臟,把自己殺死。沃克隨后還向中田展示了殺死貓的殘酷過程,最后中田無法忍受眼前的殘忍和血腥,殺死了瓊尼沃克。從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來看,其中包含著關于戰爭、暴力的隱喻,貓作為弱勢的群體的代表,在生與死的命運問題上只能聽從他人的安排,村上用貓(弱勢群體)的悲慘命運表達著戰爭暴力和血腥的本質,尤其是對生命的殘害。村上春樹通過一系列細節的描寫,成功地將貓這一形象物哀化,只需客觀的直敘,就能帶給人關于人類脆弱的生命和社會命運的思考。

三、井與月——對自然的感動

在村上春樹的故事中,井與月常常出現在看似可有可無,實則隱喻頗深的地方。在《挪威的森林》中,開篇就提到了在森林的深處有一口井,“我們”一開始時并肩前行,但不知不覺就會走丟甚至掉進不知名的井里,再也找不到了。這口井其實是村上春樹對死亡的隱喻,也可以說是自殺的隱喻。陰森的井底缺少陽光和溫度,而我們則隨時可能掉人黑暗與寒冷之中,掉下去的人可能死了,沒死的也是無力的掙扎以致等待死亡的來臨。木月與姐姐的自殺,把年幼的直子一并拉人了井底,不同的是,木月和姐姐死了,而直子卻只能在黑暗陰森的井底茍延殘喘。直子也需要陽光,她看到了渡邊仿佛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但實際上渡邊卻無法讓直子逃離。在故事的最后,直子就在井里被黑暗窒息,走向了死亡。這樣的一口井實際上藏在故事的每個角色心里。對井的隱喻,其實就是對井的物哀,就是村上對死亡的理解。每個人遲早都會掉進井里——邁向死亡,有的人知曉這個井的存在,并恐懼地在森林里前行,如渡邊和直子。渡邊告訴直子要抓緊他的手以免掉進井中,但他們并不知道無論做什么,死亡都是宿命的結局。人們恐懼井里的黑暗與寒冷,同時也知曉墮井的必然性,所以人們就會珍惜井外的陽光,就會與同伴互相取暖,這就是村上的井所要表達的情感,是對生命必然的理解。

另外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月亮這個意象。在村上的作品中,月亮并不只是簡單的自然物體,他還賦予它陌生化的內涵。在小說《1Q84》中,天空中永遠掛著并多次在情節中提到兩個顏色淺淺的月亮。在月亮出現的內容中,常常會伴隨著主人公的情緒和感悟,而“持續和重復的感受也使得這一意象具有象征意義”[1]。這兩個月亮是1Q84與1984的世界的區別。月亮是故事情節的旁觀者,同時也有著象征的意義,兩個一大一小的月亮代表著現實的光明與陰暗面,偏小的月亮不論是從形狀還是顏色,都是病態的表象,這其實就是村上對月亮的一種物哀化的處理。小說的女主角青豆一直是主動反抗對畸形社會不滿的發起者,她是第一個發現天上有兩個月亮的人,她一直仰望月亮希求能夠擺脫這個畸形的月亮,其實就是要擺脫某種畸形的社會,但最終青豆還是放棄了,因為不管青豆怎么反抗,天上依舊懸掛著兩個月亮,這就是村上春樹對月亮這一事物的物哀化,隱喻象征著生命的無常變化和個人力量的渺小。人總是通過對命運不懈的抗爭才會真正地體會到生命的渺小感,才能有更深層次的體悟。村上春樹通過對故事情節的推動發展將“兩個月亮”的形象又轉人到了另外一個層次的隱喻,那就是人對生命意義地不懈追逐?!安还芮胺降却氖鞘裁?,他大概都會在這有兩個月亮的世界里頑強地活下去,找到前進的路。只要不忘卻這份暖意,只要不喪失這顆心”[2]。在《1Q84)中,可以說天吾和青豆在10歲時候給予對方的暖意,是雙方在現實殘酷的世界中活下去的理由,而月亮就是主角兩人情感聯系的媒介,即使這個媒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們身處危險,隨時可能被“小小人”奪取生命。這就是月亮在這里的第二個物哀化的隱喻,異變的月亮給人一種邪惡冷淡的感覺,而觀察月亮的人即使能夠感知這份無形的壓迫,但主人公們面對生命力的挫折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人生信仰,這種人性的偉大力量深深震撼著讀者的心靈。

盡管村上春樹經常被批判為過于“西化”,但是他仍然在作品里用物哀化的主題保持著與日本傳統文學的深度聯系,物哀化的主題讓村上的小說在抒發感情時保有了日本文學的含蓄特征,物哀的隱喻特征也更能打動讀者。

參考文獻:

[1][美]勒內·為勒克,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2][日]村上春樹.1Q84[M].施小煒,譯.北京:南海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物哀日本文化村上春樹
長大的瞬間
村上春樹和他的陽子
村上春樹:相信愛情, 這是一種勇氣
以悲為美
論日本文化的復合性特征
淺論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傾向
淺談《雪國》中的物哀美
基礎日語教學階段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伊豆的舞女》中的“物哀”
村上春樹和他的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