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實踐探索

2019-09-10 05:22汪旭
雨露風 2019年2期
關鍵詞:實踐探索

汪旭

摘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涌現出許多璀璨的文學作品,成為時代的標志與象征。自古以來就有對前人的文學作品進行鑒賞的習慣,我國古代文化鑒賞史與創作史相輔相成,自成體系。通過研究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模式,能夠掌握各個朝代的文學鑒賞理論,熟悉其中的規律與根本,有利于掌握文學作品的內涵與結構,提升自身審美能力與審美水平。筆者通過研究古代文學作品的概念,分析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意義,提出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實踐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視角轉換;實踐探索

一、古代文學作品概述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種類繁多,較為出名的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都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難得的瑰寶,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內涵時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這不僅代表著我國文化藝術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與經久不衰的頑強生命力,還是我國文人雅客的先進思想與精神的集合體,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我們在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時,能夠從中接觸到作者內心所想、所感、所愿,能夠歷經歷史的長河,跟千年之前的知音共享同一段經歷與情感,產生思想與精神上的共鳴,這是文學作品帶來的力量,也是千年之前的文人雅客帶來的美妙交流。

二、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課之一,教材共四本,從上古神話到先秦兩漢,從三國歷史到唐宋元明,直至清末民國之前,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范圍之內,整個教學時間大約為兩年,但遠遠不能將其中的文化精髓一一講解詳細。

從文學鑒賞本身的內容來看,較為傳統的鑒賞方法主要是分析古代文學作品的歷史背景,了解其出現的政治、經濟、思想與社會四個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古代文學作品的題目內涵、作者生平經歷,在了解這些基本內容之后,就需要結合古代文學作品的具體內容分析其中的思想內涵、藝術手段、藝術特征等。這種鑒賞方式主要是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某一部古代文學作品最終成型并且流傳至今的原因。這種傳統的鑒賞方式可以全面了解這部古代文學作品最終成型的起因、經過與結果,但其中仍舊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對于作品的個性特征的研究與分析。傳統的鑒賞方式僅僅是結合實際環境分析文本內容,不具有針對性與深刻性。因此,我們在對古代文學作品進行研究與鑒賞的過程中,應當從作品自身的背景中跳脫出去,將其放置在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環境中進行研究。這便是視角轉換對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鑒賞的意義。只有通過視角轉換的方式鑒賞古代文學作品,才能不斷提升中國古代文學史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鑒賞能力與鑒賞水平,有利于學生將這種鑒賞模式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三、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實踐措施

(一)培養并提升創新性思維

1.教師自身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

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授過程比較枯燥,基本上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講述相關內容,從古代文學作品的歷史背景分析其出現的政治、經濟、思想與社會四個方面的原因,之后分析古代文學作品的題目內涵、作者生平經歷。在了解這些基本內容之后,結合古代文學作品的具體內容分析其中的思想內涵、藝術手段、藝術特征等。這樣的分析方式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古代文學作品的文本內容,但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學生無法聯系實際鑒賞古代文學作品,缺乏一定的深刻性與針對性。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發揮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古代文學知識,并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試卷之上,能夠將其應用于實踐中的學生很少。因此,教師必須積極改革自身的教學模式,創新性地設計教學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

為了能完善教學設計,教師應當不斷收集各類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將全新的古代文學作品鑒賞理念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講述《論語》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容易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穿插到教學中,例如:“儒家學說與道家學說有何區別?”“儒家學說與道家學說哪種更適合當政者?”“儒家學說中有哪些思想能夠對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儒家思想學說與道家思想學說相比哪個更適合國家的管理?為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不但能充分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還能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積極掌握不同的思考方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問題,最終能夠達到古代文學作品鑒賞的根本要求。

在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時,教師也要培養并提升自身的創新性思維,并結合豐富的資源與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積極探索先進的教學模式,將這種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觀念全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2.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性思維

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與授課教師休戚相關,教師改善原本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學生受其言行舉止的影響,會改變自身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方式,也能使學生盡快適應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模式,學生也能盡快熟練掌握古代文學作品的鑒賞模式。學生應當積極在課堂上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充分表達自己在閱讀古代文學作品之后的感想與收獲。除此之外,作為學生還應當重視課外閱讀量的積累,積極參與相關教學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不但能夠提升自身對古代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與鑒賞水平,還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進步與發展。

(二)培養理論實踐、審美實用相結合的綜合性視角

1.文學作品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鑒賞方式

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古代文學作品時,一定要重視將傳統的文學鑒賞理論與西方文學鑒賞理論相結合,這樣的鑒賞方式能夠更為全面、深刻、準確地分析古代文學作品,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相關內容。

例如在講述中國古代神話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古希臘神話故事作為參照對象,使學生借用參照物來掌握更多中國神話中的神明的形象。通過對比能夠看出,西方神話中的神有較多的人的痕跡,更多的是那個時代統治階級的形象,他們會因為人比神優秀而將人殺死,會因為自身的欲望占有更多的權利、美色、財富,可以說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明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人身上的黑暗面,是一種擁有了強大權力之后的獨裁者形象。而中國的神明表現更多的是人身上的光明一面,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蝸補天,中國的神明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正如古代的君子和俠客一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是君子的風范;“言出必行、重諾守信、鋤奸懲惡、重義輕利”“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便是俠客的精神。我們可以從中國神明形象中找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頑強斗爭等優秀的道德品質,而這種道德品質,我們也能夠從歷史人物的形象中找到,一如辛棄疾、陸游、蘇軾、李白、梁紅玉、聶隱娘,這些君子和俠士,身上展現的則是神性。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這樣視角轉換的鑒賞模式,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們在創作神話時內心的感受與現代思想的共鳴。

教師在講述古代文學作品鑒賞理論內容時,應當重視學生對于創作的熱情與積極性,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讀后感的形式評價某部古代文學作品,使學生在表達自我感受的過程中加強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為之后的論文寫作或工作需要奠定基礎。學生還可以針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典型人物形象與情節進行分析,結合現代化的審美以其為基礎進行即興創作,教師在閱讀學生的作品之后,應當盡量客觀地給予評價,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自身的專業素質。

2.文學作品中審美與實用相結合的鑒賞方式

對于古代文學作品的鑒賞,究其根本還是重在“賞”字,重視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水平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古代文學作品的藝術性與情感性,才能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古代文學作品的魅力。例如在閱讀《江城子·密州出獵》時,我們不僅要體會到宋詞中獨特的韻律美,還需要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壯闊?!袄戏蛄陌l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不僅是作者心中的豪情壯志,也是古往今來所有英雄的豪情壯志。學生在進行品鑒的過程中,不自覺會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最終感受到本詞作的文化內涵。

在鑒賞古代文學作品,除了要重視其中的審美價值,還需要重視其實際作用。作為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保證自己的審美鑒賞能力能夠滿足職業需求,作為學生,除了要鑒賞作品內容,還需要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根據自身需求針對性地完成對古代文學作品的鑒賞,對于自己的工作與學習都能產生積極影響。

四、結語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古代文學作品鑒賞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審美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于這種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方式與視角轉換的結合措施還在研究與探索中,還需要教師、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專業人士積極提供建議與意見,積累相關經驗,有利于完善古代文學作品的鑒賞教學,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也產生較為明顯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董軍.如何體認古代文學作品并提高鑒賞能力[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6):30-31.

[2]任婷婷.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轉換的實踐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1):52

[3]熊志敏.中國古代文學的鑒賞及教學方法研究——評《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鑒賞辭典(下卷)》[J].新聞與寫作,2016(12):128.

猜你喜歡
實踐探索
提升中學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實踐探索
“一站式”學生服務中心的實踐與探索
民俗文化傳承與中專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
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研究綜述
新經濟時期高校紀律檢查與業務監管協同機制建設的探索
“微課程”轉化“數學后進生”的實踐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