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堂數學課看“高效德育”的可行性

2019-09-10 07:22姚嵐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19年2期

姚嵐

【摘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品德修養的主導性決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如果能把德育滲透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過程中,增加育人功能,不僅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更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年 月 日”一課為例,闡述如何在數學課堂上高效地進行德育。

【關鍵詞】高效德育 精選素材 點滴滲透 巧用錯誤

教育學家赫爾巴德曾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德育只是沒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我們的學校教育立足于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道德教育是主宰。俗話說:“成人比成功重要,求真比求知重要”。教育中學生品德修養的主導性決定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既然新課程標準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在數學課堂上高效地進行道德教育呢?筆者結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年 月 日”的教學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精選素材潤物無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請大家根據畫面上的信息猜出這是什么活動?(視頻播放:奧運會場景)

(生回答)

師(思想教育):在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奮力拼搏為我們國家獲得了一塊塊金牌,非常的了不起,你們有什么話想對奧運健兒們說嗎?

生:我們也要向運動員學習。

師(思想教育):說得真好。同學們也要學習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以自己的努力為學校爭光,為國家爭光。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奧運會是什么時間在北京召開的嗎?

生:我知道奧運會是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召開。

師:回答得很好。(多媒體出示2008年8月8日)

師(思想教育):百年奧運,百年期待,中國人追求理想,不屈不撓,終于贏來了2008年北京奧運。

師:同學們,我們觀察2008年8月8日這里面除了數字還有什么?

生:年、月、日。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時間單位:年、月、日。

師:誰來說說在生活中,你還了解哪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

……

有些教師認為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有必要進行道德教育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怎樣才能在課堂上達到高效德育的目的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鹽對人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給每人發20克鹽,請大家直接吃,相信大家都不愿這樣吃。如果我們把這些鹽放進各種湯里,鹽溶化了,湯也變美味了,人人都愿意喝。德育與學科教學正如上述例子中的鹽和湯。在數學教學中,道德教育就類似于以上例子中的鹽,重要卻不能單獨展開,而是需要借助各種方式結合學科教育進行。而要達到高效德育的目的就必須把“鹽”融入“湯”中,使學生愛喝,樂喝,并且能被學生消化吸收。

對于小學生而言,說理教育不容易被接受,品德教育只能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進行?!暗赖率墙鹱?,但當金子變成標本,就不再是道德”。去除明顯的道德說教,才能成就“鹽在湯中”的高效德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要達到高效德育的目的,至關重要的一條策略就是要利用學科教學來隱藏德育意圖,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識。讓學生在充分的自主意識的支配下,自覺或自愿接受德育的內容,實現有效德育的終極目的。在本課教學中設計的奧運會情境,不僅起到了鞏固知識的作用而且體現了一定的人文情懷和愛國主義教育,這里沒有明顯的說教,卻是隨風潛入夜,育人細無聲。其實,在看似抽象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對教學進行巧妙設計,就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二、點滴滲透滴水穿石

1.區分大月、小月

四人小組活動:

活動要求:請學生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年歷。

探究:(1)觀察年歷,看看一年有幾個月?

(2)如果將這些月份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生匯報交流)

生:一年有12個月,我是按每個月的天數分。

師:哪些月份天數相同?

生:我發現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都有31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都是30天。

師:分得非常好,有31天的月份,我們稱它們是大月;只有30天的月份,我們把它們叫作小月?,F在我們知道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了,但大月和小月加起來只有11個月,一年不應該是12個月嗎?

生:還有二月,二月有28天。

師:是不是每年二月都是28天?

(生觀察年歷)

生:也有二月份是29天的,不過29天的比較少。

師:告訴大家,二月是個特殊月,一般二月份是28天,但也有時候二月份是29天。

師: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年,知道一年有12個月,那么怎樣才能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生交流自己的記憶方式)

師: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幫助記憶的好工具。

師(出示拳頭):這是什么?它能幫我們記住每月的天數,怎樣幫呢?請同學們自學數學書。

(師生交流)

師:誰能說說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是哪一天?

生:1949年10月1日。

師(思想教育):是呀,1949年10月1日,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因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們的國慶節,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你想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呢?

(生回答)

2.認識平年、閏年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大月和小月的區別,再讓我們來看看特殊月,這個特殊月特殊在哪里?

生:有時候它是28天,有時候它會多一天,變成29天。

師:二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作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作閏年。

(多媒體出示1986~2010年的年歷)

(生回答)

師:誰來找找哪些年份是閏年?哪些年份是平年?

你發現了有什么規律?

(生回答)

師(小結):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3)試一試:下面這些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①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②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④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

⑤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

……

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歷史事件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引導學生努力學習,長大后為建設祖國而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高效德育”不是簡單地在數學教學中灌輸一些道德教育的內容,也不是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涉及一點道德教育,而是要把道德教育“浸潤”到教學之中,做到“不露痕跡”“水滴石穿”。我們知道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是要靠點滴積累的,而向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將道德教育植根于學生循序漸進的數學學習中,促使學生獲得獨特的道德認知,積累真實的道德情感,磨礪非凡的道德意志,從而悟得道德智慧。正所謂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高效德育還需要教師長期堅持。

三、巧用錯誤柳暗花明

(1)交流: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學習了今天的知識我們再來回顧課始學生們對年、月、日的認識是否正確。

(一個學生對于課始平年閏年的認識出現了錯誤)

生齊:錯了,他錯了,2100年是平年。

師(思想教育):在學習這個知識前,他因為對年、月、日的認識不太了解出現了錯誤,但我要表揚他能大膽地和同學們進行探討,更何況他前面幾個年份都判斷對了。發現別人的錯誤而忽略別人的成績是容易的。同學們,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要積極地看到他的優點和長處,更要寬容地對待并幫助他改正錯誤,誰愿意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助他改正這個錯誤?

(生齊舉手)

……

孟子云:“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睂W生皆有良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點滴”的形式,引導學生明白:每個人都存在差異,所謂成功也是因人而異的。教師應該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去爭取和追求成功的快樂;教會學生懂得世界上一定會有挫敗,但要積極面對、努力克服;教會學生如何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長此以往,教師那細如春雨的德育工作就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