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資源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2019-09-10 22:13謝耀雙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23期
關鍵詞:五年級農村小學數學

謝耀雙

摘 ?要: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搞好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周密思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細致地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從生活化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出發,探討生活化資源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生活化資源;農村小學;五年級;數學

一個人數學學習的起點是小學數學教育,這對個人今后的數學運用以及數學思維發展格外重要。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0歲左右,此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崛起,思維能力高速發展,也是孩子成績定型的關鍵期,所以此時教師應該多尊重鼓勵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變化,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格外重要。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學,它涵蓋整個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愛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后期可持續學習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也滿足國家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一、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時間觀念淡薄,與學生互動少

時間因素對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影響。一方面,對于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注意力難以持續集中,另一方面,許多教師時間效率觀念較為淡薄,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學時間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間長、知識點多而雜,不僅使小學生容易感到疲勞,而且也不利于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與此同時,師生互動較少,加之數學知識較為抽象,難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的興趣。

(二)教與學方式形式化、片面化和絕對化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后,多媒體教學已在許多小學普及,各學校也在鼓勵各教師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但只是將書本上的文字換成了電子版,投影到屏幕上,其教學形式未進行創新,本質上看變化不大,依舊是死板式教學,不利于小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

(三)數學教學功利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經濟能力不斷提高,加之“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觀念深入人心,許多小學生的課余時間被大量的課外班所“侵占”,他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有效的課下學習。此外,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其產生負面學習情緒,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這將不利于小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標準已經提出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成效卻并不顯著。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將生活化落實到位。目前小學教材中確實出現了所謂“生活化”的例子,但是這些形式大多數是“花瓶式”的生活化,表面設計成具有生活氣息的題目和內容形式,但實際上內涵還是抽象的。學生在解答這類問題的時候并不會將它們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而是仍停留在解答抽象問題的階段上。這樣的生活化是治標不治本的,自然不會起到促進實踐的作用。其次,影響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另一個問題是應試教育的趨勢仍然勢頭不減。雖然素質教育一直在被提倡,但是以考試和分數衡量成績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后補習班和輔導屢禁不止,在這類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趨勢可想而知會更加微弱。

三、生活化資源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靈活運用生活素材

小學數學是小學的基礎學習內容,而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數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可以靈活運用生活素材,以提高教學效果。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小學生都覺得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的學科,這是因為數學理論和概念具有抽象化特點,而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思維尚未成熟,因此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若想降低學習難度,聯系生活實際來將抽象知識變得具象化是一種有效的手段。這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日里要留心觀察生活細節,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教學素材,然后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將生活素材融入課堂,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思考、描述、刻畫、解釋、理解,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筆者十分重視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并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把握好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能動思考

前文提到目前“生活化”應用題目已經在課本和習題冊上屢見不鮮,而這種生活化實際上只停留在表面。那么如何使學生深化數學生活化的印象呢?這就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主動地而非被動地利用數學原理進行生活化思考。舉例說明,讓學生完成一道“生活化”應用題,學生可能只停留在抽象層面。而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經歷,自己設計一道應用題,這樣學生在腦海中就不得不完成:生活實際—數學模型—數學知識—數學題目—數學題目生活化[3],這樣一個逆向的思維,比起原本的:數學題目生活化—數學模型—數學知識的路徑,生活實際的聯系被放在了第一位,這樣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自然就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同樣也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因此現代數學教育主張生活化。小學是學生的啟蒙教育時期,小學數學又是小學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通過生活化教學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曾麗萍.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6):51-52.

[2] ?孫振熙.解決小學五年級數學應用題枯燥教學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31-132.

[3] ?梁華興.五年級小學數學應用能力培養實踐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7(45):173.

[4] ?陳秋蘭.情境創設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51.

猜你喜歡
五年級農村小學數學
淺談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五年級英語語篇情境教學研究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五年級自主探究型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