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矯情”可能是抑郁癥

2019-09-10 07:22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7期
關鍵詞:情緒低落劉先生中心

最近一陣兒,年近70的劉先生總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睡不好覺、吃不下飯,還總感覺渾身疼。兒子帶著他輾轉于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外科等科室都看了,抽血、拍片子等各項檢查也都做全了,可愣是什么毛病也沒查出來。在朋友的建議下,劉先生的兒子帶著父親找到了老年病專家。專家見到劉先生的第一面就發現,其實劉先生感覺到身體上的不適癥狀,并不是因為身體的某個器官發生了病變,而是抑郁癥在作怪。

治療心病先要找到“病根兒”

在長期從事老年抑郁癥治療的過程中,許多醫生發現,誘發老年人抑郁癥的因素有很多,退休后失去生活目標、長期慢性病引起的繼發性抑郁,甚至還有因隔代帶娃有苦難言的抑郁。

老人退休后,“無所事事”的生活讓老人覺得自己不再具有價值,他們會感覺被這個社會所孤立、摒棄,沒有了生活的方向。所以,面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重要的是找到他們得抑郁癥的原因,然后根據原因進行開導,指導患者具體如何做。

老年抑郁癥需規范的藥物治療

老年抑郁癥的核心癥狀雖是情緒低落,但大多數患者是以軀體癥狀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比如睡眠障礙、頭痛、胃腸道不適、食欲下降、心血管疾病或假性癡呆等。這個時候,老人的老伴或者子女就要密切關注老人是否有情緒異常,必要時帶老人到醫院就診。

然而,多數老年抑郁癥患者并沒有得到規范的藥物治療。因為這些老年患者多數是因睡眠障礙去醫院尋求治療,或是自覺情緒低落、煩惱等情況,還有一大部分的患者不好意思就診,或是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病,不知道通過吃藥可以治愈。

老人如何自己走出心理困境

專家建議,老年人首先要改變認知,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要從以工作為中心轉向以家庭為中心,以緊張為中心轉向以閑暇為中心;要有心安理得享受的心態,要達到“悠然見南山”的心態;要“服老”,把事情都看淡一點,寬以待人的同時也寬以待己;要保持廣泛的愛好,培養有益健康的興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精神上有所寄托。對于老年抑郁癥患者來說,家人的關愛是最好的良藥。作為患者的子女,應該多去關心、陪伴老人,理解和包容老人的行為及情緒,而不是批評。(摘自《北京晚報》)

猜你喜歡
情緒低落劉先生中心
舊事
一例因學校適應困難致焦慮情緒的心理問題案例
父子間的硝煙
熔巖燈
磁懸浮初探
廢墟旁的麥田
先定中心后搭配
本期導讀
讀來讀往
數碼精品世界(2009年7期)2009-09-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