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效果

2019-09-10 08:46吳秀彥
健康前沿 2019年12期
關鍵詞:開腹肌瘤出血量

吳秀彥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手術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50例)與觀察組(n=50例),對照組采用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手術方案,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手術方案,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兩組手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患者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子宮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效果較為顯著,可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在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

關鍵字:子宮肌瘤剝除術;開腹子宮肌瘤切除術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1]。子宮肌瘤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傳統開腹手術有創傷較大、術中出血較多、術后恢復慢等不足之處,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近年來,腹腔鏡手術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2]。本文中,對子宮肌瘤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討論分析,具體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子宮肌瘤,肌壁間肌瘤32例,漿膜下子宮肌瘤34例,粘膜下子宮肌瘤30例,闊韌帶肌瘤4例。按照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50例,女性,年齡30.46±5.67歲)和對照組(50例,女性,年齡30.85±5.85歲),對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分析后顯示,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兩組患者術后均予以抗炎、止痛、補液等對癥治療。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手術過程如下:

1.2.1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

術前準備完善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滿意后,對患者皮膚進行常規消毒,鋪單,經臍下緣、左、右下腹建立氣腹,插入腹腔鏡頭檢查盆腔情況,通過穿刺針注入垂體后葉素于子宮肌肉內,用抓鉗提取子宮,用電凝鉤切開子宮漿膜,用分離鉗剝離肌瘤,電凝止血,剝除完畢后,用可吸收縫合線縫合子宮,切下肌瘤用碎瘤機粉碎取出,沖洗盆腔,排出CO2氣體,取出穿刺鞘,縫合手術切口[3]。術后靜脈滴注縮宮素,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并對數據作以統計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納入SPSS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對比

對照組術中出血量為(115.36±7.45)ml,觀察組術中出血量為(62.45±5.89)ml,比較結果為(t=39.394,P=0.001)。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對比

對照組手術時間為(130.45±16.84)min,觀察組手術時間為(70.32±14.36)min,比較結果為(t=19.212,P=0.001)。觀察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

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9.36±1.32)d,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5.43±1.03)d,比較結果為(t=16.598,P=0.001)。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臨床中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多發于30~50歲女性,發病率約為20~30%,臨床上常以子宮出血、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疼痛、白帶增多、不孕、易流產、貧血等為主要癥狀,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子宮肌瘤的治療以藥物和手術為主,手術治療包括肌瘤切除術及子宮切除術,可開腹進行或在腹腔鏡下進行[4]。

傳統開腹手術具有創傷較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恢復慢等不足之處,與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相比,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腹腔鏡下手術對周圍組織損傷小,可有效維持患者內環境穩定,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術后術后愈合時間,也可有效維持患者盆腔生理結構完整性,為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提供再生育可能,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5]。

本研究中,在子宮肌瘤患者的治療中,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能產生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子宮肌瘤患者的手術治療中,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手術治療有更為明顯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子宮肌瘤患者的手術治療中,應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具有顯著的效果,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術中出血量,加快術后愈合,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崔婷, 夏亞芳.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17例臨床分析[J]. 江蘇醫藥, 2017, 43(9):663-664.

[2]夏海波. 傳統剝除術與腹腔鏡下剝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3):120-122.

[3]陳麗靜, 潘曉華, 張晨霞,等. 腹腔鏡與開腹復雜性子宮肌瘤剝除術的比較[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6):706-709.

[4]秦朝霞.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校醫, 2017, 31(1):61-62.

[5]楊云.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2):54-54.

猜你喜歡
開腹肌瘤出血量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
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胃潰瘍穿孔的效果研究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綜合護理對無痛分娩產婦出血量及新生兒評分的影響
剖宮產、切肌瘤,能否“二合一”
治療子宮肌瘤視大小及位置而定
應用氨甲環酸對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的影響
什么樣的子宮肌瘤需手術
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應用氨甲環酸灌注關節腔以減少術后出血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