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2019-09-10 10:05但漢玉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滲透小學數學文化

但漢玉

摘 ?要:數學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的數學,要充分展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及其應用的過程,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現數學的人文價值和教育價值。而其中“數學的觀念、意識和思維方式”則是“數學文化”的核心。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育,應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構建數學課堂文化,讓孩子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地調動,讓孩子們喜歡數學,喜歡用數學,讓每一位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文化;滲透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教育是數學文化的教育,數學教學應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傳遞,還要重視數學文化內涵的滲透,更需要我們教會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世界,努力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數學來教,以濃厚的數學文化氣息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感受數學豐富的方法,真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可以在課堂中被消解,同樣可以在課堂被重拾。在數學課堂中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教師要樹立“讓數學史體現它的教育價值”的理念

小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課程,傳承數學文化對學生的作用極大,數學教學的文化眼界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數學素養的高低。數學文化的內涵既表現在知識與方法本身,還寓于它的歷史。因此,數學教學過程,也是傳播“數學文化”的過程,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更應該讓數學文化走進課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數學文化,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文化品味。這要求我們首先要對數學課堂有新的理解,要調適好自己的數學觀、數學文化觀、數學價值觀,要明晰自己對數學文化的理解。中國有著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燦爛的數學文化。歷史上,出現過劉徽、祖沖之等偉大的數學家,有《九章算術》等經典的數學傳世之作。教學中,我們要將數學教學放在“數學文化”這樣一個大背景中進行,讓課堂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可充分利用這些獨有的寶貴資源,通過一些數學史實,如圓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歷史淵源,了解古人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此外,業余時間閱讀一些關于數學文化領域的書籍、資料,涉獵一些關于數學的歷史典故、趣聞軼事等,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修養。

二、數學課堂引進豐富的數學文化資源

在大部分學生眼里,數學知識是枯燥、乏味的。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有責任改變這一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古今中外有著悠久燦爛的數學文化,出現過祖沖之、阿基米德、高斯、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大師,我們有責任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一切,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使數學課堂成為一個審美的、情趣的、智慧的課堂,讓學生在充滿濃濃文化味的課堂中逐漸愛上數學。例如,學到圓周率時,如果只是考慮到教給學生計算的本領,那么告訴他們圓周率是 3.14 便行。然而那樣的數學課堂失去了童真和趣味,失去了數學文化的韻意。因此我們向學生展現圓周率在數學史上走過的艱辛歷程,顯示圓周率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要為學生對未來圓周率的發展留下暢想的空間。

三、數學課堂注重文化創造

新課標注重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與發現,強調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我們知道數學并不是一些結論的簡單組合,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模型。這其實是一種創造過程,一種不斷經歷嘗試、反思、解釋、重構的再創造過程。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學中,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注重文化的傳承與文化的再造,進行創造性地教,重視學生自己探索、發現,讓學生充分經歷再創造的過程,讓數學課堂成為數學文化流淌的地方,成為學生進行文化創造的自由天空。如教學“數對”時,我直接告訴學生用數對(3,4)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再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去“創造”一種新的方式來確定位置。數學課堂此刻綻放了絢麗的創造之美,這些看似稚嫩的形式背后,折射出了學生生動、靈活的數學思維,比如觀察、推理、優化、調整、創造,而這恰恰正是數學的“文化力量”。

四、數學課堂挖掘數學蘊涵的文化之美

數學知識看似靜態,其實活力十足、魅力無窮。我們不要漠視數學知識本身所蘊涵的鮮活的文化背景,我們要最大限度地張揚數學課堂的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的思考問題,而不以掌握數學知識作為唯一目的。數學學習一旦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思考的樂趣與數學知識的豐富、領悟到了數學方法的精妙與數學思想的博大,那么,靜態的數學知識將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數學文化價值必將彰顯無疑。如整數加減法簡便計算教學,在適當準備知識復習后,我以新的問題方式直接出示例題:48+137+52+63,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然后板演不同的計算方法并提問:(1)用幾種不同的方法計算。(2)你認為哪一種更合理?為什么?設計這樣的對比情景,讓學生從實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背后的對比之美,體驗到了規則生成過程中的思考之美,從而領略了數學文化的韻味。這一切對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結語: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記?。簲祵W知識無需終生銘記,但數學精神會激勵終生;解題技能無需終生掌握,但觀念及其文化哲學會受用終生。我們應該把數學課堂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播,還數學的本來面目,引導學生領略、品味數學文化的美麗芬芳和博大精深,讓數學教育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能夠有更多的沉淀和積累,成為他個人文化修養和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塊基石,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 ?汪曉勤.數學文化透視[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3.

[2] ?杜永寧.基于數學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10(11).

猜你喜歡
滲透小學數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誰遠誰近?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