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化湯加減中藥離子導入對于改善入流后患者氣虛血瘀證候及機體恢復的影響

2019-09-10 11:47王新群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12期
關鍵詞:治未病

王新群

[摘要]目的:基于中醫“治未病”思想的理論淵源及臨床應用現狀,結合人工流產術相關研究進展,觀察生化湯中藥離子導入對于改善入流術后患者氣虛血瘀證候及機體恢復的影響,并分析其作用機理。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婦科門診,早孕且已行無痛入流術(負壓吸引術)終止妊娠者,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患者160例,分為觀察組(69例)、對照組(67例),失訪24例(病入因時間原因及有些因不方便來醫院而放棄)。兩組患者均于人工流產術后給予相同常規藥物,而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生化湯給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結果:在入流術后應用生化湯加減中藥離子導入,對于改善機體氣虛血瘀證候、減少子宮出血、縮短出血時間效果顯著。結論:以中醫”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在入流術后應用生化湯加減中藥離子導入,對于改善機體氣虛血瘀證候、減少子宮出血、縮短出血時間、緩解腹痛、促進月經復潮、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等方面療效顯著。

[關鍵詞]治未病;入流術后;氣虛血瘀;中藥離子導入

[中圖分類號]R2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8-0088-02

目前,無痛人工流產術一般采取通過負壓吸引,使用機器將宮腔內壁進行器櫥性的吸刮,將妊娠物及全層的子宮蛻膜刮出的方式進行。近年來,隨著無痛入流術的開展及性觀念的開放,使得我國行人工流產術者長年居高不下,而入流給患者帶來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1. “治未病”思想的內涵及臨床應用進展

1.1“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內涵是“防病”中醫“治未病”的思想萌芽起源較早,可從諸多古代文獻中窺探一二?!吨芤住は髠鳌吩唬骸八诨鹕?,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笨梢哉f是“治未病”思想的最早原型。而后《管子·牧民》中也記載曰:“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备有蜗蟮捏w現了該思想的內涵,對今后“治未病”健康理念有著直接意義。更有老子《道德經》中更加明確的地指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倍竺鞔_見于《黃帝內經》:“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治未病”思想貫穿于整個中醫歷史發展脈絡當中,日益完善?!兜は姆ā分兄赋觯骸敖褚皂標臅r,調養神志,而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蓋保身長全者,所以為圣入之道?!泵鞔_指出“治未病”的思想要求,為“保身長全”指出了明確的路徑。而明代醫家張介賓有言:“禍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碧岢隽恕爸钡木唧w理念。明代袁班在《證治心傳.證治總綱》中言:“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备鼮樾蜗笊鷦拥谋磉_了該思想的核心內涵。

2. 人工流產的認識及研究進展

2.1中醫學對人工流產的認識(1)概念認識:在中醫學中本無人工流產術一說,但根據流產的性質可將其歸屬于“墮胎”、“小產”及“產后”病的范疇。根據我國古代的文獻記載,“墮胎”之名最早在西晉王叔和的《脈經》中有出現。人工流產術的實施勢必破壞女性機體的正常生理氣機,傷及臟腑,損及氣血,并對女性的胞宮造成一定的損傷。在中醫學中本無人工流產術一說,但根據流產的性質可將其歸屬于“墮胎”、“小產”及“產后”病的范疇。根據我國古代的文獻記載,“墮胎”之名最早在西晉王叔和的《脈經》中有出現。人工流產術的實施勢必破壞女性機體的正常生理氣機,傷及臟腑,損及氣血,并對女性的胞宮造成一定的損傷。(2)中醫學對產后傷害的認識:中醫學認為人工流產會傷及婦女正氣,臨床產后婦女以“虛、瘀”多見。如若護理不當,日久可見瘀而化熱,故入流術后的女性多有虛、瘀、熱之病理特征。如若外邪乘虛入侵,則可發展為入流術后各種近期或遠期并發癥。根據文獻數據挖掘分析發現,入流術后陰道淋漓出血的常見癥候要素歸為:氣虛、血虛、陰虛、血瘀、腎虛,胞宮及奇經八脈損傷。

產后致虛?!毒霸廊珪D入規》有云:“胎成之于氣,亦攝于氣,氣旺則胎牢,氣衰則胎墮”?!陡登嘀髋啤酚性疲骸胺膊∑鹩谘獨庵?,脾胃之虛,而產后尤甚”?!肚Ы鸱健芬嘣疲骸皨D入產訖五臟虛贏”。產時用力,勞則氣耗;產時汗出、出血過多,傷津耗血,氣隨血脫,形成氣虛一血脫一氣血雙虛的惡性循環,進而導致產后眩暈,故氣虛是產后病的主要機理。

3資料與方法

3.1病例來源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診于本院婦科門診,已經進行無痛入流術終止早期妊娠者,共160例。

3.2樣本篩選

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該病的中醫癥候辨證標準,所納入研究病例均辨證為氣虛血瘀證。擬定其標準如下:主證:流產后小腹部隱痛或刺痛,痛處固定;流血量少或先多后少,血色黯紅或伴血塊,無臭味。次證:氣短懶言;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舌脈:舌淡或紫黯,邊有瘀點,苔白,脈細澀或緩弱。以上三證,主證皆備,次證具備一到兩項即可診斷,舌脈俱備方可納入。以上辯證由兩位副高級別醫師獨立進行,相吻合者入選,否則剔除。

4. 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16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失訪病例24例,完成病例136例,其中觀察組69例,對照組67例。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病例在年齡、停經時間、孕次等方面經,檢驗,兩組間上述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經統計學分析,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評分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治療后在改善患者中醫癥狀方面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觀察組P=O.00

5. 討論

該課題研究所采用的中藥離子導入酊劑則以補虛、活血祛瘀為大法進行配伍,取材于生化湯,根據該群體特殊氣虛血瘀證候特點有所加減,全方下:當歸30g,黨參30g,黃芪20g,川芎10.g,桃仁10.g,炮姜5g,炙甘草6g。其中:當歸,在該生化湯中為君藥,是該方的主要藥效物質。其性溫味辛甘,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之功效?!毒霸廊珪?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能行血。行中有補,補中有動,誠血中之圣藥,亦血中之氣藥也”。當歸現代研究表明:當歸作用于入流后機體,對子宮的機能狀態呈雙向調節作用。而且研究發現當歸多糖具有補血、調節免疫及調節物質代謝的功能,水溶性部分中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并可抑制縮血管物質和其他有效物質共同發揮改變血液流變的作用。以上藥效的發揮可以明顯減少入流術后患者的陰道出血量及持續時間,而且對血瘀狀態具有直接的改善作用

在今后的研究中,把中醫“治未病”思想理念和現代治療技術融合進各醫療學科的日常工作中至關重要。這需要沉下心思挖掘古入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并整理、開發和與現代醫學相結合更好的利用,唯有如此,中醫防病治病的思想方可根深葉茂,長盛不衰。

猜你喜歡
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在結直腸癌防治中的作用
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初建
大學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治未病”理念在老年病診治中的應用體會
孫思邈治未病觀與養生理論探析
運用健康促進策略,推進“治未病”工程長寧區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醫藥膳養生探討
朱長剛:大醫更要“治未病”
體質辨識在社區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古有“治未病”,今有“亞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