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初中地理與情境教學的有效結合

2019-09-10 13:48林羅坤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調動創設多媒體

林羅坤

初中地理具備一定的抽象性特征,要想讓學生主動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最大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則為關鍵。那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認為學習地理是有趣的?創設多元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诖?,本文就自身多年教學實踐,從以下幾點闡述自身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已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并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成效。簡單說,多媒體集視頻、文字、圖片于一身,將其與初中地理教學相結合,既能較為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生動化、具體性,還能在無形中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創設多媒體情境對學生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初中地理第三章的《第一節 多變的天氣》教學中,為讓學生了解天氣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存在的緊密聯系,初步激發學生收看電氣預報的興趣與能力,我便借助多媒體先讓學生欣賞關于不同天氣的圖片,旨在讓學生了解到同一時刻不同地點其天氣也是有可能存在不同的。隨后,我便再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新聞視頻,以期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天氣對我們人類生活及生產帶來的積極與負面影響,如交通、農業等。由此,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不僅吸引了學生課堂注意力,還在無形中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繼而起到事半功倍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

二、問題情境創設,調動學生思維

初中生因生活經驗較少,對于自己不熟悉的事情總是好奇心滿滿。其實,學生學習是需要有這種精神在的,只有學生勇于思考,大膽表達自身看法,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進而立足學生學情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對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善于借助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即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探析,讓學生在發表自身看法過程中理解課堂所教知識,繼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如在初中地理第一章的《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教學中,為讓學生了解地球運動的自轉與公轉兩種基本形式,并讓學生了解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我便在為學生講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知識點后,用手電筒照射自轉的地球儀,繼而提出問題“接下來可能會發生哪些現象?”并讓學生加以討論。通過問題的創設,學生積極討論起來,有的學生認為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還有的學生認為東邊比西邊先看到日出等等。由此,通過立足相關知識點向學生提出問題,不僅啟迪了學生思維,讓學生思維發生碰撞,還在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地球自轉產生現象的認識,繼而起到雙贏教學成效。

三、生活情境創設,加深知識理解

正所謂“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大多內容其實都來自于生活。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就要善于借助生活吸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利用生活加深課堂所學知識理解,繼而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為此,創設生活情境對于地理課堂教學尤為關鍵,我們教師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

如在初中地理第四章的《第三節 人類的聚居地──聚落》教學中,為讓學生理解城市與鄉村景觀及聚落之間的差異,并引領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與對待城鄉差異,我便立足學生實踐生活讓學生借助相關圖片辨認怎樣的是城市景觀與聚落,怎樣的是農村景觀與聚落。當然,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認知水平,學生再立足生活對城市與農村景觀及聚落就有了更深的認識。如此一來,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不僅讓學生地理知識理解起來更加簡單,還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學習更加有效率。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與情境教學的有效結合,無論對學生學習還是教師教學均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文主要從以上幾方面展開的探究分析,旨在通過多樣化方式讓學生真正感知地理學習魅力,讓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取得更大的進步。但借助情境教學如何真正構建有效課堂并非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積極立足學生學習創設適宜情境,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愉悅、有效,最終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并為今后地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調動創設多媒體
淺談調動學生數學學習動力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創設未來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數獨駕到
響鼓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HTML5的發展與應用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