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栓塞治療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的臨床效果研究

2019-09-10 14:04劉海軍
健康前沿 2019年12期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

劉海軍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治療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的效果。方法:本次對象為我院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48例,納入時間2015年8月-2018年10月,均接受介入栓塞治療,隨機分為2組:最大直徑≤5mm的24例患者為觀察組,最大直徑≥5mm的24例患者為對照組,統計2組的結果。結果:觀察組完全栓塞率為100.0%,并發癥發生率為12.5%,和對照組的83.3%、37.5%相比,差異顯著(P<0.05)。半年后,觀察組復發率為4.2%,比對照組的25.0%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療效果確切,但是最大直徑≤5mm的患者預后最佳。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不同直徑;臨床療效

顱內動脈瘤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腦血管疾病,當前尚未明確病因,但均認為和血管炎、血管壓力增加等因素相關。若不及時治療,將誘發蛛網膜下腔出血,增加殘疾、死亡風險。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介入栓塞療法憑借康復快、風險低等優勢,成為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常用方法[1]。為進一步判定介入栓塞治療的臨床價值,本文將我院48例不同直徑的顱內動脈瘤患者作為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本次對象為我院收治的顱內動脈瘤患者48例,納入時間2015年8月-2018年10月,女性19例,男性29例,年齡44-75歲,平均(62.8±3.3)歲;單發動脈瘤38例,多發動脈瘤10例。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均經DSA檢查證實,動脈瘤未破裂,排除動靜脈畸形、顱內占位性病變、其他血管疾病患者。2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臨床治療前,均使用波立維、阿司匹林抗凝治療。全身麻醉后,用5F造影管依次置入左側鎖骨下動脈、雙側頸內動脈,明確動脈瘤的大小和位置。術中持續泵入尼莫同,在導引導管內使用低分子肝素。使用微導絲、微導管選擇動脈瘤,成功后置入彈簧圈。對于瘤體小、瘤頸寬,彈簧圈無法固定的動脈瘤,可先用支架覆蓋,然后再填入彈簧圈栓塞,成功后用SDA造影,了解載瘤動脈的通暢度、栓塞度。對于支架輔助治療的患者,于術后12注射低分子肝素,劑量為4100IU,72h后再抗凝處理,口服波立維、阿司匹林,持續3個月。

1.3判定項目? (1)統計2組的栓塞情況,包括完全栓塞、瘤頸殘留、瘤腔殘留。(2)統計2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復發情況,其中并發癥包括腦梗死、動脈瘤破裂、腦血管痙攣。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軟件包,栓塞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屬于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實施卡方檢驗。P<0.05,差異顯著。

2結果

2.1栓塞情況比較? 分析得知,觀察組完全栓塞率為100.0%,對照組完全栓塞率為83.3%,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2.2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分析得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差異顯著(P<0.05),見下表。

2.3復發率比較? 隨訪6個月后,觀察組復發1例,復發率為4.2%。對照組復發6例,復發率為25.0%,差異顯著(χ2=4.181,P=0.04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介入治療、影像學檢查被廣泛用于顱腦疾病,大量輕微癥狀、無癥狀的疾病也被檢出并治療,降低了病殘風險。針對未破裂的動脈瘤患者,當前也主張手術治療,但是對于小型的動脈瘤患者,是否能夠手術治療尚存在爭議。既往研究證實,直徑在3mm以內的動脈瘤患者,若癥狀不明顯,可進行保守治療[2]。但也有人認為,小型動脈瘤患者因盡早手術治療,因為瘤體一旦破裂就會造成大出血。介入栓塞是臨床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的主要方法,通過對瘤體的栓塞,達到預防出血,降低復發率的效果。

本研究中,將48例顱內動脈瘤患者分為2組介入栓塞治療,其中觀察組完全栓塞率為100.0%,比對照組的83.3%高,差異顯著(P<0.05),提示介入栓塞治療可在小型動脈瘤患者中獲得顯著成效,究其原因:小型動脈瘤瘤頸寬,直徑小,彈簧圈封閉困難,而支架的使用,可完全封閉瘤體,減少出血量[3-4]。在腦梗死、腦血管痙攣等并發癥上,觀察組發生率為12.5%,比對照組的37.5%低,差異顯著(P<0.05)。說明:相較于小型的動脈瘤患者,大型動脈瘤術后易出現并發癥,這可能和術中腦血管痙攣、尼莫同解痙不徹底相關。術后半年,觀察組疾病復發率為4.2%,比對照組的25.0%低,差異顯著(P<0.05),進一步證實了介入栓塞治療在小型動脈瘤患者治療中的有效性[5]。

綜上,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療效果確切,但是最大直徑≤5mm的患者預后最佳。

參考文獻:

[1]劉達遠,莫業和.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治療效果的對比觀察[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8,25(1):14-16.

[2]蔣世杰,張波,方登富,等.不同手術時間介入栓塞對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差異及影響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11):52-55.

[3]李小紅,李澎,李文,等.顱內動脈瘤患者血管內栓塞術后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3):62-65.

[4]閔敬亮,束漢生,王昊,等.顱內動脈瘤不同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6):1909-1911.

[5]王輝,劉珍,李鋼,等.介入栓塞治療不同直徑顱內動脈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8,25(3):291-294.

猜你喜歡
顱內動脈瘤臨床療效
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術后護理
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效果初步觀察及評估
支架結合微彈簧圈技術介入治療顱內動脈瘤療效觀察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夾閉和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對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痙攣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