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

2019-09-10 22:50程孟杰
錦繡·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阿廖沙童年高爾基

程孟杰

摘 要:《童年》是蘇聯作家高爾基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一部,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小說真實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俄羅斯平民的苦難與悲慘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與貪婪,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本文通過對《童年》的分析與探討,以感受其中所展現的苦與樂,領略文學藝術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高爾基;童年

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他出身在一個做木匠的家庭,從小生活經歷頗具艱辛,有做過學徒、碼頭工,糕點師等等,在俄國到處流浪,走遍了大片俄國土地,經歷非常的豐富。高爾基1892年開始把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發表。其中劇本《小市民》、散文《鷹之歌》、《海燕》等作品一經面世反響熱烈,民眾紛紛購買并熱烈討論。后來,因為參加革命工作,被捕多次。1906年發表長篇小說《母親》,該小說被視為第一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在1934年,高爾基當選為蘇聯作家協會主席。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一、《童年》簡介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在1908年至1910年間,列寧到高爾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島公寓所做客,高爾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講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寧對高爾基說:“您應當把一切都寫出來,老朋友,一定要寫出來!這一切都是富有極好的教育意義的,極好的!”高爾基說:“將來有一天,我會寫出來……”不久,他實現了這個諾言。

《童年》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該作講述了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纖夫,后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于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彌漫著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他的母親離開了他,離開了家庭,因為他無法忍受這一生。但在這個骯臟的環境中,還有另一種人,另一種生活。這是樂觀,簡單的小的小茨岡,誠實的老工人格雷戈里。在節日的晚上,雅科夫演奏吉他并播放動人的曲調。小張剛跳起民間舞,好像要恢復青春。所有這一切使阿廖沙感到既快樂又悲傷。在這些人中,祖母對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祖母善良公平,熱愛生活,相信善意會戰勝邪惡。她知道很多美麗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對窮人和弱者都很有同情心,唱著正義和光明。她相信的上帝也是親愛的。經過一個夏天的思考,他終于獲得了力量和信心。

二、《童年》中的苦與樂

《童年》的整體內容雖然是痛苦的過去,卻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另一方面小說主要以兒童的視角觀察描寫生活,使“童年”豐富生動,充滿童趣,這就給一幕幕悲劇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小說中的一個重要的人物——外祖母。她善良慈祥,愛親人,愛鄰居,愛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壓力都承擔下來而毫無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毆打、兒子的忤逆……都熄滅不了她內心深處的仁愛之光。她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與詩意的勞動婦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講形形色色的傳說、童話、民間故事。她還是一個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時,所有的人都驚慌失措,只有她沖進火海,搶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鹽。因此,盡管她有對惡勢力順從忍耐,對上帝盲目信仰的缺點,這并不影響她整體人性上的光輝。

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討厭的一個人對他無論是外貌描寫還是內心世界的刻化,總有作者辛辣的諷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來步子快而細,自私殘忍,野蠻粗暴,動不動就打人罵人,哪怕遇上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發作。為了維護他那搖搖欲墜的小業主地位和分崩離析的家庭,他殘酷的虐待工人伙計,甚至六親不認,將替他勞動了一輩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趕出家門,共同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謀生路。有錢時作威作福,獨斷專行。破產后更加貪婪吝嗇,品格低下。物質上破產,精神上也完全垮掉。盡管在這個市儈氣十足的人身上還有一點人性的閃光,如他年輕時候在伏爾加河當纖夫,經歷了貧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個生活的斗士與勇士。當他給阿廖沙講到那時的經歷時,露出一種真誠而興奮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識字也體現對阿廖沙的疼愛。但這一切并不能掩蓋他整體人性上的殘忍與自私。對于外公的種種惡劣行為,阿廖沙是非常討厭的,尤其是外公無故毆打善良的外婆時,他無比憤怒,報復外公。這種厭惡、憤怒同樣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過對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以外公為代表的那一類人的蔑視、厭惡、否定,也表達了作者對小市民階層骯臟、齷齪不良品性的否定。

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丑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經歷,然而它又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簡單再現。它一方面真實描寫了阿廖沙的成長過程和他的所見所聞,大量運用翔實材料;同時,又運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并對它們進行提煉加工,使之能夠反映生活的本質。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單純的個人,而成為某一類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個一般的家庭,而是舊俄時代由沉重的勞動、家長制手工業生產關系和無聊的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會的縮影。正如作者白己所言:“我不是在講我自己,而是在講那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在這兒,普通的俄國人曾生活過,而且現在還在生活著?!蓖瑫r,在“充滿種種畜生般的壞事的土壤上勝利地生長著鮮明、健康、富有創造性的東西”——人民的美好品質,他們的智慧和創造精神,它能“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那就是光明的、人道的生活必然復生?!?/p>

猜你喜歡
阿廖沙童年高爾基
高爾基的童年
父親的群星
回首,瞭望
那份溫暖,指引我們前行
撲在書上的高爾基
嗜書如命的高爾基
為孩子再造個“童年”,父子聯手打造“少年師爺”
再議回歸快樂童年
美育——讓孩子的童年更絢爛
再造一個“童年”父子聯手打造“少年師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