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研究

2019-09-10 20:34賀紹強高永紅
E動時尚·科學工程技術 2019年19期
關鍵詞:可靠性安全性影響因素

賀紹強 高永紅

摘 要:供電技術作為電力系統建設關鍵性因素,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發揮基礎性作用,進行供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研究就成為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一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其中影響因素,在具體工作與策略設計中將這些因素中積極因素進行有效發揮則對此部分中消極因素進行有效抑制,本文以此為核心進行論述,認為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供電技術有效性與可靠性。

關鍵詞:供用電技術;安全性;可靠性;影響因素

供用電技術作為電力供應過程中基礎性技術支撐體系,其決定電力供應與使用效果的好壞。在之前研究中,多著眼于從技術角度進行單純分析,筆者認為將其放置于社會大情境下進行探討可以從整體上認識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實現技術與社會的更好結合。

1 進行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研究必要性

1.1 社會必要性

現有社會中,方方面面都對電力產生出相當的依賴,尤其是伴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電力需求與開發也在不斷提升。2018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大量的用電與發電,對供用電技術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沒有相應的技術提升與技術點關注,社會需求就得不到滿足,而且供用電技術自身社會存在效應也會受到質疑,進而影響雙方整體配合。除此之外社會中的用電體遍及整個社會體系,供用電體系關注點自然也遍及整個社會體當中。以商業用電為例,在大型商場中,如果一旦出現供用電問題,其結果就是大型商場中所有商戶失去自身營業基本支撐,對于此部分商戶而言,造成的損失不僅有單純營業損失還有其他相關諸如人工等損失,尤其是一部分飲食餐飲部門,其造成的后果還有原材料等損失。以此為例如果社會中供用電技術不過關造成的后果極其嚴重,因此從社會角度需要提升供電可靠性與安全性因素。

1.2 系統必要性

在內部供用電系統中也需要進行自身技術影響因子分析,而影響因子中安全性與可靠性基本上是所有因素共同構建點,因此以此為出發點可以有效分析供用電整體體系有效性。如果本身供用電體系較為有效則其本身安全性與可靠性較高,基本上不存供應問題而且在具體操作中按照基本運行規則就可以有效進行必要的運行。在運行中不僅穩定性高而且其損耗較小,在一定意義上還可以對本身體系有相當的調試作用,讓體系實現按自我建設與自我維護。

2 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分類

2.1 硬件設施

有上文可知,在現有情況下需要對系統供用電體系進行安全性與可靠性分析。首先筆者先分析其中硬件因素。在現有硬件分析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短途供用電體系;另一部分是長途供用電體系。短途用電體系與長途用電體系是分支與主流關系,長途體系為主流而短途為支流。同時短途是相對長途而言的,在一定意義上短途也可以成為長途,而自身依附線路則可以被稱為短途。其中典型就是,長途高壓線與縣級供用電單位,自然是長途與短途的關系,而縣級供用電網絡與家庭供用電網絡則又是長途與短途的關系,彼此相互交構的情況下,硬件設施就成為重要體系性建設因素。因為在此過程中不同供用電節點使用硬件設施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尤其是供用電終端的家庭與工廠其用電硬件如電線、電器等都與自身情況息息相關。而且不同區域內不同供用電部門其自身也存在相當自主性這就要求在進行體系化建設中關注硬件設施。在應急條件下,硬件設施承受能力也會成為重要的供用電體系彈性設計指標。在2008年的初的霜凍災害中供用電硬件就需要承受風雪冰凌等自然災害的洗禮,如果硬件設施不過關造成的后果就是工業用電系統整體癱瘓,影響安全性與穩定性,造成整個體系存在體系性危機,嚴重影響彼此之間存在的有效體系內互動。

2.2 軟件設施

軟件設施也是重要安全性與可靠性關注的焦點。所謂軟件設施是指在供用電系統中與現代化信息體系相關聯的設施,其有硬件設施的一部分如信息交換器以及實時監控網絡中的所需要用到的硬件設施等等,但其主要是指運行過程中信息流動趨向以及信息處理的非直接可視狀態。如在進行供用電體系中實時監控需要將自身所要監控的體系的實時信息進行監控避免因為出現問題而導致的基礎性關鍵性錯漏。在現有軟件設施中組委典型的就是實時監控系統將電力供用電體系整體運行狀況都集中于屏幕之上,通過顏色直觀的將信息呈現在規劃調度者眼前,紅色擁堵與綠色暢通讓人一目了然。此種情況下,可以有效提升系統中能力調度水平,讓供用電體系進行有效調節。

2.3 人員群體

人員群體在供用電體系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不論是軟件設備還是硬件設施,其都需要人去關注與判斷與去分析。雖然在軟件設施中一部分軟件體系可以有效進行簡單判斷,但究其實質而言,其可以說仍舊是人員判斷的一種,因此人員建設是進行供用電體系建設的關鍵決定性部分。如果人員建設體系不過關即使是再好的軟件與硬件設施,其作用發揮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在供用電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受到威脅時,人員群體也是進行搶險的關鍵,尤其是在應急突發事件發生時,人員群體自身存在的有效性建設程度就決定供用電體系恢復速度。在汶川地震中,由于人員建設有效性,所以震區用電恢復能力與恢復水平一直保持在較高的程度,加速災區重建并且促進災區生產生活的有效恢復。

2.4 系統體系

軟件、硬件與人員共同構成供用電整體體系。此種體系建設需要從較高層級進行綜合規劃,實現“1+1+1>3”的效果。其運行過程就是彼此間進行有效配合,在配合過程中將自身體系化建設與各自存在的有效性建設進行有效建設與完善,形成彼此間的互動與體系合力。如果體系存在問題則單個系統要素即使再完美,其本身也難以實現供用電體系有效建設。故而,筆者認為,在現有條件下進行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影響因素效果建設不但要加強硬件、完善軟件、提升人員更重要的是構建體系,通過體系合力提升供用電安全性與可靠性,以此實現有效供用電體系對社會經濟發展與建設的保障,完成自身社會任務,構成彼此有效互動。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研究必要性的探討,認為進行供用電安全性與可靠性因素研究存在社會與自身雙重要求,同時在具體要素中也可以分為硬件、軟件、人員、系統四方面,而系統作為總結體,其自身可以將有效要素進行有效統合,完成更好的系統建設。

參考文獻

[1]肖博.淺談供用電技術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8(05):53.

[2]王彬.淺析供用電技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J].山東工業技術,2017(03):165.

[3]陳亮星.新形勢下供用電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探析[J].通訊世界,2016(21):103-104.

猜你喜歡
可靠性安全性影響因素
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
西藥臨床應用中合理用藥對其安全性的影響
關于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幾點思考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①
高密度存儲服務器可靠性設計與實現
可靠性增長試驗與相關概念的關系及作用研究
J.D. Power發布2016年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SM(VDS)報告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