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文本細讀強化教學目標

2019-09-10 07:22張娜
山西教育·教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鳥兒想象文本

張娜

文本細讀,其目的是為閱讀教學服務的,但它與粗讀、瀏覽、快速閱讀有著本質的區別。教學設計目標把握著課堂教學的方向盤,指引著課堂教學的方向。筆者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結合實踐,淺析借助文本細讀強化教學設計目標的策略,為課堂精彩生成奠定基礎。

誠然,進行文本細讀,可以從字詞語句到主題結構解讀出很多東西,但是對于一節課來說,如果全部呈現,一方面時間不允許,另一方面會導致課堂目標雜亂無章,效率低下。因而要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前提是必須在解讀中研讀細讀,并且結合《課程標準》、結合年段目標乃至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刪繁,這樣不僅能讓課堂教學目標更加細化,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迷人的張家界》一文屬于寫景文章,解讀文本可以發現,有很多內容值得探討。比如從文本開頭,到引入眼前美景,從迷人的山脈整體概述,到對金鞭巖、金鞭溪的具體描述,從具體生動的寫景,到相應的科學解釋都是重點,都有值得學生學習與探究的地方。但是對于課堂來說,時間有限,因而其教學內容必須精簡,進行合理刪繁,可以將精力集中在具體目標上。對于這一課來說,最好的目標落腳點,可以圍繞“如何開展聯想,多角度地把景區的一兩個景點寫具體,寫迷人”進行設計,繼而有機削減其他內容。

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圍繞金鞭巖段落進行解讀,讓學生細讀這一段落,想想它主要寫了什么。接著再讓學生閱讀張家界風景區的簡介。然后進行思考比較分析,繼而從中挖掘兩段話的特點,即:語言簡潔、布局合理、生動具體。此外,也可以引導學生用筆畫出文中的具體語句,思考作者是怎樣把景物寫得如此迷人的。然后讓他們自己讀一讀,找一找,想一想,在閱讀品析的過程中,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理解文本語言的表達作用。如有可能,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結合插圖內容,或者通過多媒體播放神鷹護金鞭的動畫,讓學生具體形象地了解語言表達的藝術。

接著,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聯想。與此同時,通過多媒體呈現第四段中“點將臺”這一內容,讓學生認真研讀并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實寫與虛寫之間的關系,明白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聯想到的。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御筆峰這一畫面,以便幫助學生區分相關內容,并通過想象與聯想寫一寫,體驗從中表現的藝術效果。如有可能,還可以鼓勵學生借助想象給山峰命名,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還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從中感受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對于寫作而言,如果直接看語言描述,往往不能領會作者表達的意圖,必須聚焦文本中的關鍵事件、重點插圖以及場景等方面,引導學生通過文字語言與作者進行深層次對話,從中了解文章內涵,為其準確把握文本主題奠定基礎。

比如,《真正的高度》一文中提到,小仲馬寫作投稿,沒有借用他父親的名字,而是憑借自己的實力獨立投稿,最終憑借《茶花女》一舉成名。當時他自己真實的想法是,只想擁有自己真實的高度。從其表達形式來看,這是一篇敘事文章,語言較為通俗易懂,沒有具體人物描述。其實這篇文章,表達的目的是借助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其故事不是重點,因而不需要重點描述。因而在具體教學中,針對教學目標的選擇,教師如果將其重點放在“他內心如何思考,怎么做的?”這一目標上,其結果必然是一堂思想說教課。

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放大鏡”聚焦的方式,在文本中尋找關鍵內容,可以是文本標題、中心句、重點插圖,等等。對于這篇文本來說,其關鍵詞就是文本題目,即“高度”。這里的高度,除了指身體的高度,更代表了思想、水平,乃至能力的高度。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文中哪句話回顧了前文?哪句話反映了他想擁有真實高度的愿望?”幾個問題進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從中深刻理解內容,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這是教學目標的第一層次。針對第二個層次,則是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梢砸龑W生結合文本,通過類比的方法思考“肩頭”“摘蘋果”的具體含義,為其深度理解創造條件。至于教學目標中的第三個層次,則是借助隱喻手法,從中理解其表達效果。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讀多思,或者通過比較的方式進行。

對于一篇文本或一堂課來說,目標不可能只有一個,但是針對多個目標,之間關系怎樣處理?對此筆者認為,可以給這些目標找一個有深度的“框”。形象地說,假如現在有一堆水果,有大的西瓜、中等的蘋果,還有小的葡萄,但是只有兩只手,不好拿走。此時就可以找一個籃子,把它們一起裝走。同樣對于課堂教學目標來說,也需要一個有深度且能夠裝起所有目標的“籃子”。

比如,針對《去年的樹》這一課,著名的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曾圍繞想象設計教學。整個想象過程分為三次。第一次引導學生結合“樹聽著鳥兒每天都在唱歌”想象春天、秋天的情景。接著想象在冬天,鳥兒飛走了,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通過這樣的想象,讓學生從中感知友誼的可貴。第二次則可以引導學生給鳥兒之間的對話加上提示語,并從中想象其神態表情,以此揣摩文本表達的主題。比如,針對“‘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補上“急切的”。

至于第三次想象,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想象,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學生想象,鳥兒對著燈火在想什么?但是不少教師經過想象就以此結束,而王崧舟反其道而行之,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剛才大家想了這么多。為什么大家能想到的東西,我們書上卻沒有寫出來呢?鳥兒每天都在樹上唱歌,春天、夏天、秋天,為什么不把它們都寫出來呢?”自然學生也能很快想到這一點,并進行回答:“我們讀過的和自己能想到的,課文里就不寫了?!蓖趵蠋燀樦f:“對啊,我們以后怎么讀童話???童話要我們想象著讀?!边@樣一來,從課內到課外,從文本解讀到方法指導,不僅升華了課堂主題,推促了課堂精彩生成,而且也能引導學生從中掌握方法,并在課后進行嘗試閱讀,有效提升其語文素養。

想象,對于學生來說,運用是關鍵。在這一課中,王崧舟老師就通過最后一個問題,有機地實現了遷移,順利完成一個目標,即:童話故事要想象著讀。至于第二個目標,王崧舟老師曾經這樣形象地概括,在簡單的內容中怎樣提煉出豐富的主題?對于這一課來說,如果僅僅停留在環保方面,不免有點簡單,因而要上升高度,提升到友誼、永生與死亡。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概括文本內容,同時可以對課堂教學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

總之,就文本細讀而言,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教師要通過刪繁、聚焦與歸納,在將教學目標變得更加簡單實用的同時,也為課堂教學精彩生成埋下伏筆。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第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張 妤)

猜你喜歡
鳥兒想象文本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快樂的想象
一生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鳥兒排排站
噓——誰來了
想象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