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游戲注入課堂讓學生快樂學習

2019-09-10 07:22葛曉妹
山西教育·教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文本課文過程

葛曉妹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于課堂閱讀興趣總是不大,甚至有的學生對于閱讀產生了抵觸情緒。作為語文教師,要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從而愛上語文閱讀。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中,這是讓學生快樂學習的有效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加直接的深刻體驗,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導入過程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特別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而在導入環節進行游戲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欲望。猜謎語就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模式,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

例如,在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果》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采用了引導學生猜謎語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興趣不大,很多學生都懶洋洋的,于是教師這樣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猜謎語,好嗎?”教師一說完這樣的話,學生都興致勃勃,非常積極,大家紛紛讓教師出謎語,而且還有學生說自己最擅長的就是猜謎語。教師看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高,于是及時出謎進行引導:“住在粉房子,掛著麻帳子,里面白胖子。猜一種堅果?!睂W生積極討論,氣氛非常熱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猜出這個謎語的謎底是花生。教師趁熱打鐵說:“那么,你們知道什么動物最喜歡吃花生嗎?”大家紛紛列舉喜歡吃花生的動物,其中有的學生提到了松鼠。教師順利將學生的視線轉入到課文內容中,讓學生學習《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探究中。在學生看來,猜謎語的游戲是非常新鮮、有趣的,而教師讓學生猜謎語,不僅能夠讓學生消除對文本探究的畏難情緒,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智力,課堂氣氛非?;钴S,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解讀。

小學生非常喜歡聽故事,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解讀。故事教學的形式非常靈活,對于文本中那些故事性強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故事改編,而對于文本背景涉及故事性內容的文本,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學生深化認識,這樣的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的深刻,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為課堂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采用了故事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初讀文本,獲得自己的初步感知。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語文學習的基本手段,也是基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認識到這篇文章寫的是彭德懷為了大局將自己心愛的大黑騾子殺死的故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被文本的故事發展深深迷住了,大家紛紛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看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積極進行引導:“看來,大家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嗎?誰有興趣試一試?”教師這一環節的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大家積極準備,然后對文本故事進行了生動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課堂氣氛非常好。

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意識到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強,于是巧妙地改變了課堂教學的設計,教師不是一味地講解,而是鼓勵學生進行故事改編和復述。在創編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了自己的個性化解讀,同時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也得到提升,學生完全被文本的故事情節迷住了,對閱讀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獲得最直接的感受。而在游戲環節,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動手操作。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而且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教學《蘋果里的五角星》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這篇課文的內容非常有意思,首先題目就非常吸引人。教師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并沒有直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閱讀,而是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有什么不一樣?”這時有學生發現教師拿著很多的蘋果和刀子進入了教室,大家都感到非常好奇:“老師,那蘋果是給我們吃的吧?”聽見學生調皮的話,教師笑了:“不對,這些蘋果中都藏著一個五角星,老師要你們找出來。注意啊,不是金屬的五角星,而是蘋果自身就有的五角星?!睂τ谶@樣的話,學生感覺非常奇怪——蘋果里怎么會有五角星呢?于是大家接過教師遞過來的蘋果,自己動手進行操作。經過大家多次的實驗,終于在蘋果中找到了五角星。由于有了自己實踐操作的過程,大家再走進文本中解讀文本內容的時候,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的課堂教學當然達到了高效的目標。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課堂氣氛非常好,教學效果也非常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實踐的方式,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有了基本的掌握,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文本探究,當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創設的情境之中進行體會,而要求學生編演課本劇就是深受學生喜愛并且效果很好的一種形式,因為學生是喜歡表現自己和喜歡表演的,編演課本劇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點,能夠讓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感同身受,實現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采用了引導學生編演課本劇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對于這篇課文非常喜歡,大家在充分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對狼和小羊的角色很感興趣,大家積極討論狼和小羊的形象特點。經過大家的熱烈探究,學生認識到狼的殘忍以及小羊的柔弱。而教師就抓住學生認識的基礎,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劇編演:“同學們,看來大家很喜歡這個故事,那么,我們將這個故事改編一下,進行角色表演好不好?”聽到教師的話,學生一下子興奮起來,于是大家紛紛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還設計小羊和狼的語言、動作等,經過大家的精心準備,一場生動形象的表演就開始了。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有了深刻體會,也形成了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大膽使用課本劇表演的游戲形式,這是非常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課本劇表演,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讓學生在表演中身臨其境,獲得情感體驗,深化認識。

總之,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改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而將游戲帶入小學語文課堂,是從學生視角出發的正確選擇,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深化體驗,享受快樂的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趙 丹)

猜你喜歡
文本課文過程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雪花的形成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