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

2019-09-10 07:22
華聲文萃 2019年4期
關鍵詞:邊界問題鄰國邊界

2019年2月17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徒步沿邊界線踏勘中緬邊界,查看新中國第一塊界碑。中緬邊界是新中國成立后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被稱為“共和國1號碑”的中緬1號界樁(如圖)位于云南省騰沖市。鮮為人知的是,中緬邊界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滯緬蔣軍”讓緬甸感到擔憂

新中國成立初期,同鄰國間存在著許多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因為面臨著國內外很多嚴峻的考驗,中國政府在處理與周邊國家關系問題時,決定暫時擱置邊界糾紛,以待時機成熟再解決。

在封建時代,中緬兩國雖然關系密切,但并沒有十分明確的疆界。1885年英國統治緬甸后,在中緬邊界問題上制造糾紛,借機侵占中國領土。1941年,英國趁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以關閉滇緬公路作為壓力,同國民黨政府用換文方式在作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它片面有利的邊界,這就是所謂“1941年線”。緬甸獨立后,繼承了這個協定。

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暫維現狀”的邊界政策相比,緬甸政府是迫切希望解決邊界問題的?!皽捠Y軍”是促使緬甸重視中緬邊界的重要因素之一。1949年底至1950年初,國民黨將領李彌率殘余部隊逃入“1941年線”以西緬甸境內的撣邦地區。緬甸實施多次針對李彌殘部的軍事打擊,但因軍事實力薄弱,效果不甚明顯。

1954年12月,緬甸總理吳努訪問中國,兩國領導人首次就邊界問題全面而深入地交換意見。當時,中國要求改變英帝國主義侵略政策造成的惡果,而緬甸強調繼承英國統治時期造成的既定狀況,這決定了邊界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復雜、曲折的過程。

“黃果園事件”一度令形勢緊張

1955年11月,在中緬邊界南段未定界的黃果園附近,兩國前哨部隊在大霧彌漫的情況下發生誤會,引起武裝沖突事件。緬甸軍隊趁機占領中緬北段邊界的5個地方,使邊境形勢一下子緊張起來。緬甸媒體誣陷中國軍隊入侵緬甸,美國也利用這個事件大做文章,支持馬尼拉條約國進行軍事演習,造成東南亞形勢的緊張。

“黃果園事件”使雙方特別是中國感覺到解決邊界問題的迫切性,因此從1956年初起中緬兩國政府就中緬邊界問題開始了頻繁的接觸。

此后,中國政府為妥善解決中緬邊界問題,又做了大量工作。1960年1月28日,中緬兩國政府簽訂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關于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并發表聯合公報。

1960年10月1日,中緬兩國終于正式締結了《中緬邊界條約》,使中緬邊界問題得到了合理解決。

殲滅國民黨軍殘部

但是,中緬雙方政府都擔心中緬邊境勘界問題能否順利進行。

周恩來是最早關注這一問題的。1960年4月末,周恩來結束對緬甸訪問后,考慮到《中緬邊界條約》簽訂后,將進行勘界和立界標、界樁,于是,在昆明短暫停留期間,他與陳毅一起,召見了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魯瑞林等,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情況。

周恩來的擔心不無道理,國民黨殘軍在緬甸已侵占了相當于幾個臺灣省面積的領地了。國民黨軍殘部不斷在邊境地區進行襲擾和破壞活動,危及勘界工作的展開。

11月4日,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警衛問題專門小組雙方簽訂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與緬甸國防軍聯合作戰,殲滅盤踞于緬北地區國民黨殘軍的協議。時間暫定當月20日左右。

中緬邊境勘界任務完成后,近百年未能解決的中緬邊界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對國民黨殘軍進行毀滅性打擊后,中緬邊境地區出現了和平、安寧的景象。

(摘自《文史精華》)

猜你喜歡
邊界問題鄰國邊界
150萬烏克蘭難民涌入鄰國
守住你的邊界
留學情報站
有邊界和無邊界
OF MALLS AND MUSEUMS
中印邊界問題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
有關知識產權保護邊界問題淺析
人蟻邊界防護網
推動中俄邊界問題最終解決的諸因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