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服飾文化

2019-09-10 10:26諶心怡
新教育論壇 2019年9期
關鍵詞:民族服飾哈尼族民族文化

諶心怡

摘要: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素有“衣冠王國”的美稱,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服飾文化的歷史大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因為聚中在邊遠的區域,中國少數民族長久的處在自然經濟狀況中,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比較少,以是其獨具風格的服飾文化得以無缺地保留下來,不管質地、紡織、色彩、款式、工藝、裝飾等諸方面,都各具鮮明的民族特色,風格與眾不同。各民族服飾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演化,構成瑰麗而具備東方特點的形制風采,在世界上標新立異。

關鍵詞:中國少數民族;民族服飾;民族文化;哈尼族

一、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與服飾特點

(一)哈尼族文化與服飾特點

1.民族概況

哈尼族是我國西南邊疆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重點散布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首要從事農業,擅長種茶。哈尼族栽種茶葉的歷史十分長遠,西雙版納格朗和的南糯山,是聞名天下的“普洱茶”的主要產區,哈尼族區域的茶葉產量占云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哈尼族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有本身的言語,并有三種方言,相互之間的差別很大,不能相互通話。

2.宗教信仰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他們覺得天地間存在著強有力的天神、地神、龍樹神和擁有保護神性子的寨神、家神等,必需按期祭奠來乞求保佑。而對于給人們帶來疾病和災難的各種鬼神,則需要通過祭祀和巫術加以制約、驅趕。在紅河南岸的哈尼族社會中,他們覺得神靈幽魂有主次之分,主要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家神。他們覺得這些神靈要按時祭奠,是不能怠慢的。哈尼族的每一個村寨都有大眾的龍樹,有的場所如紅河南岸一帶另有家族本身的龍樹,他們覺得“龍樹”是人類的保護神。20世紀初,基督教傳入部分哈尼族地區,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區傳播過,但信教的人不多,影響并不大。

3.文學與天文歷法

哈尼族的傳統文學是口頭文學,是人們世代口耳相傳保留下來并且不斷充實的。神話傳說和“史詩”是哈尼族文學中最古老的部分,《祭龍春規矩歌》、《叫谷魂》、《老人安葬歌》、《討媳婦的歌》等,反應了哈尼族人多神崇敬的宗教理念和富有民族色彩的風俗,是認識了解哈尼族的思想意識和習俗的重要資料。在云南的哀牢山哈尼族傳播著哈尼族遷移史詩《哈尼阿培聰坡坡》,這記載了哈尼族漫長坎坷的遷移歷程。在哀牢山區,哈尼族將一年分為三季,“造它”為冷季,“渥都”為暖季,“熱渥”為雨季,每季四個月,表現出了順應哈尼族農業生態梯田農耕的季節性和階段性。哈尼族在“三季候”區分以外,另有物候歷的劃分。物候歷將一年分為12個月,按照哀牢山氣候的轉變、植被的變化、動物(主要是鳥、蟲等)轉變的順序來肯定月份及計劃農事活動。哈尼族的歷法,是對自然生態、自然規律的逐漸了解而逐漸發展的。

4.風俗習慣

哈尼族是父權制家庭,男性主管生產、出售家畜等大事,主婦則承擔家庭雜務,如豢養牲畜,燒火做飯等。能多生兒子的女性,在家庭中的身份地位與丈夫基本同等。在父親逝世后,宗子則遷入母房執行家長職責,瞻養老人,次子結婚后則分居自立門戶。在以前,哈尼族無子也不能招婿上門,如今則可以招婿上門,也可以與其他民族通婚。哈尼族名字有乳名、小名和大號之分,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名字。大號只在背誦家譜、給小孩命名或比較隆重祭禮儀式上才使用,用得最普遍的是小名。如今哈尼族在取名字時,仍然保留傳統的“父子連名”的習俗。

5.服飾特點——古樸奇特

哈尼族的服飾獨具特色。哈尼族喜愛用藏青色的布料來做衣服。哈尼族男性喜歡頭上裹黑色或白色的布包頭,老人會戴瓜皮帽,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穿布鞋或木板鞋。西雙版納的哈尼族男性身上則穿右開襟上衣,沿著大襟鑲兩行大銀泡。每逢年節或與姑娘約會時,小伙子們會把斑斕艷麗的羽毛或鮮艷的花朵插在頭上。瀾滄一帶的男性裹黑布包頭,身上穿對襟上衣,大襟鑲兩行銀幣,雙側繡幾何圖形。女子的衣飾各個地方都各有特色。紅河區域的女性穿右開襟無領上衣,以銀幣做鈕扣,下穿長褲,盛裝打扮時外加一件披肩,有的還系花圍腰,打花綁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以及褲腳上,都會鑲嵌幾道彩色的花邊,坎肩以挑花做邊飾,穿高筒尖頭繡花鞋。西雙版納和瀾滄一帶的女性,下身穿著長度到膝蓋的折疊短裙,打護腿。平常大多打赤腳,喜慶節日時喜愛穿繡花鞋。女子蓄發編辮,少女多垂辮。年齡較大的女性在頭頂盤辮子,用黑或藍布纏在頭上,或者戴帽子,帽子上鑲嵌著大量的小銀泡、料珠,或者是垂下大量用絲線編織的流蘇。也有的喜好用銀鏈以及成串的銀幣、銀泡作胸前的裝飾。瀾滄的女子喜愛戴大銀耳飾。節日的哈尼族女子在靛青色的包頭巾上,用五彩絲線刺繡出斑斕的圖案,額前腦后還掛著一束束美麗的瓔珞。

哈尼族的男孩子長到一定的年紀,就要摘掉頭上的帽子,改用布包頭,同時將牙齒染紅,暗示他已成人,可以談情說愛了。哈尼族的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會把牙齒染紅,系上圍襟,身上戴上銀飾,這表示了她已經成熟,能參加“串姑娘”了。哈尼族成年女性大多編雙辮,并且會把辮子纏繞在頭上。墨江的部份女性會系上白色或粉紅色圍腰,婚后則改系藍色圍腰,系圍腰的高低大小是分辨女子是不是成婚了的標記。

哈尼族的衣飾一是為了在山高谷深的自然環境中,上下坡行走便利;二是便于在梯田中勞作,這體現出哈尼族服飾對于哀牢山的自然環境和梯田稻作農業的適應性。哈尼族服飾的裝扮,是梯田農業的紀錄和象征。比如:哈尼族衣服上的圖案和銀飾的擺列,就好像層層梯田似的重重疊疊,埂回堤轉,服飾中的“水車花”圖案和護心鏡上的螃蟹,魚等都直接反應了他們對水的崇敬心理。

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內容豐富,絢麗多姿,是各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積淀,其所具有的鮮明個性特征和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是表現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只要到過少數民族地區或對少數民族服飾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難對一些服飾在民族文化層面上作出區分。少數民族服飾中不單民族之間存在著區別,就是在民族內部,支系之間以及地域之間也都有明顯的分歧。在中國這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國家里,因為經濟生活,文化素養,自然環境和地域氣候的不同,導致了民族服飾風格獨特,多種多樣,應該說這是民族服飾的特征之一。

少數民族服飾是當地人們適應自然環境后產生的,也是民族精神的氣質表現以及社會意識,審美心理等形象的反應??梢哉f,在每個少數民族的衣飾表象中,都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內涵。只有領會了與其表象相關的文化背景,我們才能真正認識了解民族服飾,掌握它發展的相關規律。各民族服飾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發展演變,形成美麗而具有東方特色的形制風貌,并通過民族的傳承方式,循環不息,代代相沿。

猜你喜歡
民族服飾哈尼族民族文化
學校您好
歡歡喜喜購物記
本土與異域:哈尼族民俗體育活動社會化發展研究
傳統民族服飾與現代服飾設計
意象油畫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審美意義研究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湯鵬作品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