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

2019-09-10 22:22楊煒成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實施策略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楊煒成

摘要:在當前的“文化興國”背景下,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是一種必然且必要的趨勢,能夠讓學生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高尚的道德品質,于學習、吸收和應用中繼承和發揚我國的文化精髓。鑒于此,小學的語文教師更要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實踐探索不斷創新語文教學工作的形式和內容,在滲透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實施策略

傳統文化是我國在長期發展進程中累積下來的一筆財富,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精神支柱,也是現有社會形態下的一種民族智慧。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可以切實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為學科教學活動增添更多樂趣,還能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發現語言文字的魅力,并輔助其構建正確的文化觀和價值觀,為其今后地發展奠定良好的開端。具體來講,小學語文教師可從以下三方面來組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1.立足小學語文教材,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1.1根據教學內容推薦學生誦讀經典文學作品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主要內容設置來為學生推薦相應的國學經典作品,并要求他們對其中的優美語句、名言警句和文學常識進行積累,由此來引導他們學習各種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其文學素養。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古詩詞推薦學生閱讀主題相似的詩詞,或是從文章作者入手,推薦學生閱讀該人物的其他文章,也可以按照課外閱讀的計劃組織學生誦讀《三字經》、《論語》等經典作品,然后要求他們根據個人的閱讀收獲來制作讀書卡片、記錄讀書筆記、積累語言知識,由此在完成語文教學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

1.2借助識字教學的時機來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漢字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本身也隸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基本的語文教學活動來加強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例如,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認識和書寫漢字時,可以適時引進一些與漢字形成和發展有關的歷史知識,如“倉頡造字”的故事,“甲骨文”、“小篆”等字體的演變等,以此來吸引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他們對于所學漢字的印象,并合理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1.3挖掘課文中的傳統文化元素開展教學活動

小學語文教材中本身就包括許多含有傳統文化的優秀作品,此時教師就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元素,輔助學生理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古詩詞誦讀指導,引導他們在富有韻律的內容中了解詩人情感、感受文字內涵、把握讀詩的節奏和方法,并借此向學生傳輸一些古代詩詞文化知識,進一步增長其見識,在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中完成教學的任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

1.4結合教材中的實踐主題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根據教材中的單元實踐主題,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相關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使其通過實踐經歷和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切實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并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傳統節日”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指導他們制作相應的手工、搜集節日的習俗和故事傳說,或是依據實踐主題制作手抄報、設計節日賀卡等,由此豐富學生對于傳統節日的認知。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實踐活動的主題帶領學生學習相關的歷史知識、人物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將傳統文化因素滲透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不斷增強其學習的效果。

2.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合理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2.1化用生動情境,指導學生深入感知傳統文化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授課內容使用多媒體設備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通過播放歷史劇、展示歷史資料或是成效某種優秀文化的發展歷程來輔助學生理解和學習,進而在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帶領學生深入感知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其將所學知識和內容與傳統的文化相聯系,由此不斷完善其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再富有文化氣息的環境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此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情境內容必須與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符,且應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吸收和內化知識,從而通過積累和堅持提升其傳統文化素養。

2.2重視讀寫結合,升華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在講解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文時,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引進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針對文本中的具體內容抒發感想,或是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學習經驗對具體語段進行仿寫、改寫或續寫,由此使其在應用中形成穩固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本中古詩詞的主題自主填詞,運用所學的詩詞文化知識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以此讓學生嘗試自主使用傳統文化,并有效升華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

3.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在教學之余,小學語文老師也要開展更加多樣化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在積極的體驗中充分吸收所學知識。比如,語文老師可以和其他年級的教師聯手舉辦一次詩詞朗誦大會,或是針對本學期語文德育工作推出一個“學習古人優秀品質”的宣傳教育活動,由此鼓勵學生到課下搜集更多傳統文化素材,使其在多樣化的學習氛圍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進而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覺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4.結束語

文化實力是構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其發展態勢也與國家的基礎教育事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針對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承擔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職責,努力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日常的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進而為提高我國國民素質與文化軟實力獻出一份綿薄之力,并在大力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過程中將我國的優秀文化順利傳承下去,進而從整體上提高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增強文化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祥榮.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傳統文化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6(02).

[2]鐘士明.小學語文教育中如何弘揚傳統文化的研究[A],2017年9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2017.

[3]陳雅涵.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

猜你喜歡
實施策略傳統文化小學語文
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ERP在大型購物中心的應用研究
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