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藏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2019-09-10 22:27瓊吉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學生

瓊吉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各門課程的設計中,始終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事實上,能將語言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藏語文教學不失為一塊沃土。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認知活動啟發、發展和維持的動力,是構成心理素質的重要成分,沒有情感就沒有智力。所以,很多中外名家都十分重視情感教育。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高中藏語文教學,必須高度重視情感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藏語文教學;學生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機制造就了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教育的忽視。在藏語文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情感的積累和發展,造成學生“情感空白”,學生面對的是一些“冷冰冰”的語言文字或語法規則,造成語言輸入的效率低下,還影響學生出現消極情感,如部分學生缺乏自信、焦慮、厭學等。在高中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情感教育,整合優化教學過程,可以在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情感、品行的健康發展,這就實現了藏語文教學本質的回歸。所以,高中藏語文教學把情感教育作為課程目標之一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具有科學的現實意義。那么,怎樣在高中藏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呢?

1、以情激情,導人新課

一開始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聲傳情;聲情并茂;用飽含激情的聲音朗讀課文,邊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繪;輔之以輕重緩急的語調,使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便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講課中顯露出激與緩的情感;使課堂富有彈性和磁性;這樣可以使學生聽覺效果上產生一種音韻美,激起他們對美的內容的追求。

2、教學活動應注重情感投入

在藏語文教學的活動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這一角色,以加倍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大膽地讓學生試著分析課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講讀賞析抒情散文和詩詞時,要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飽含感情地去思考探究理解作者是如何將情和外界的自然或社會景物有機地結合,創造生動鮮明具有深刻意義的生活畫面的,并多讓學生飽含情感地反復誦讀,細細品味。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能夠實現圖形、文字、聲樂、圖像的有效結合,能夠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視聽感受.便于學生情感體驗空間的營造.能夠有效保證情感教育的實施。心理學研究發現: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高中藏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夠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能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思考,并且可以把文本中具體的情感或細膩、或深入的體現出來,與學生真正實現內心上的交流,便于引發學生的集體共鳴。

4、因文制宜,挖掘文本情感要素

高中教材文本的選文文質兼美,蘊涵豐富的情感因素,擔負著讀者和作者進行雙重情感交流的任務。但傳統意義上的高中藏語文教學側重藏語文知識、技能的傳授學習,對文本的情感因素挖掘不夠,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藏語文興趣和良好情感。教師要擺脫陳舊、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多角度、多層次地挖掘教材文本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要素,以此感染與啟迪學生。教師要對教材文本各種情感要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勢利導,啟發學生跟作者進行深入的心靈對話與情感上的交流,進而使學生在感受中獲得快樂,健全人格,培養美好心靈和陶冶情操。

5、堅持以情施教

情感教學的另一重要原則就是以情施教,其主要用以指導師生間伴隨著教學中的認知信息傳遞而形成的情感交流回路的第二、三、四條分支回路的流動狀況,以及教師情感的自控回路的流動狀況。根本宗旨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自覺地傳授知識和技能,傳播思想,同時伴以積極情感,進而使情感與知識相融合,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面帶微笑以喜悅的心情步入教室,學生們自然會倍感溫暖和親切,課堂就會充滿快樂的情感。此時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能夠敞開心扉接受新知識,并能夠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相反,如果教師冷漠或者充滿憤怒地表情步入教室,學生們自然會感到情緒壓抑,造成緊張的課堂氣氛。這種情況下教學勢必阻礙學生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始終保持積極熱情、飽滿振奮的情緒,對于帶動學生快樂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6、重視“情感交融”體現師生平等

藏語文教學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過程,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際活動來認識藏語文、掌握藏語文的過程。有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藏語文的主動性,挖掘學生學習藏語文的潛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教師應該實施愛的教育。一個藏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除了對教育事業,對藏語文這門學科有一種執著的愛,還必須以自己真摯的愛,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并據此喚起學生對老師的愛,進而將這種愛延伸為對藏語文這門學科的好感,最終從這種好感中培植出對藏語文學科的興趣。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了解每位學生,尊重和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態度,用愉悅的神態、期待的眼神和親切的話語來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多使用親切的鼓勵性的課堂語言,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即興表演,演講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和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助,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師生、生生互愛、愛是師生、生生關系的核心,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要求,互愛是師生、生生之間心靈溝通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應把自己的愛和熱情傾注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傾注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師生之間的情境、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圍;教師的態度要親切、和藹、平易近人,不要吝墻自己的愛和贊美之詞,從細微的動作和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贊語入手,以此來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人格平等和尊嚴,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需要尊重、理解和寬容。因此,教師對學生應做到“三尊重”,即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體地位,不包辦代替學生的學習活動;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做出挫傷學生自尊心的行為;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其個性的健康、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創造條件。此外,教師還可以用“角色轉換”來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并注意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進行交往溝通。

總之,情感教育不但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與學生的德、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所以,藏語文教師在藏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把握和加強學生的情感功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對藏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實現新課程目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進學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朝暉.如何進行高中語文情感教育.湖南教育.2010年第12期

[2]王明超.中學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探索與實踐.《讀與寫(教育教學刊)》雜志。2009年第08期.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學生
情感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臺上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生寫話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