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學習中發現文本之美

2019-09-10 22:25李開燕飛德艷
學業 2019年8期
關鍵詞:美的文本情感

李開燕 飛德艷

《語文課程標準》對美育的要求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闭Z文教學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與教師集中的藝術體現。教師要充分發現文本中美的因素,引導學生去品賞,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達美的能力。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發掘自然美

小學語文,幾乎篇篇都是語言佳作。教學時,如果把蘊藏在文字中的美感因素挖掘出來,并運用恰當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去點燃兒童心靈的火花,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兒童的愛美心智,就能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教學美境。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描寫漓江的“水”抓住了三個特點:“靜”——靜的讓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動;“清”——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綠”——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作者分別從動態、形態、色彩三方面寫出了漓江水的美,感覺細膩、想象豐富,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感。但是,我們很多同學缺少實踐經驗,光從文字中很難切身感受到漓江之美。教學時,教師把這些美的句子發掘出來,再用生動形象的教學媒體如視頻、圖片等予以呈現,那么這種大自然的神奇美、祖國山河的壯觀美就會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結合生活閱歷述說生活美

語文課本中有的文章是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這些文章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閱歷,最能引起學生共鳴。例如在教學《小橋流水人家》一文中,文章開頭作者這樣描述家鄉的美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弊髡哌\用擬人的手法,把柳枝的隨風舞動說成是優美的舞姿,描繪了柳枝的柔美,作者極富想象力,寫柳枝垂到水面蕩起的波紋也仿佛是畫出來的,描寫非常富有靈性。教師在教學時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述說自己家鄉的美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讓學生一邊聲情并茂的說,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就像在頭腦中“放電影”。通過多種感官,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內容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生活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這樣,在說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體會出作者熱愛家鄉之情。

三、在整體閱讀中感受語言美

所謂整體感知,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閱讀文本,因為只有靜靜的閱讀才會有思考的空間和氛圍。在看似寂靜的教師內,學生默默地閱讀文本,在文本上勾圈畫點,發現生動的有表現力的詞語、句子和相關段落,在閱讀中發現文本的語言之美。

同樣以《小橋流水人家》為例,我差不多花了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整體閱讀,并要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勾畫出生動的、有表現力的詞語,給人深刻思考和啟迪的句子,結構和內容上引導著全文主題和情感走向的段落等等。如果在閱讀中學生有了感悟,可以在旁邊做出批注。就這樣,等到學生讀完交流的時候,不少學生發現的語言之美都出乎老師的意料。例如,有的學生發現文中用了多處兒化音,這樣使文章語言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親切自然。還有學生把這篇課文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聯系起來,對比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學生品味后發現,能給老師帶來一頓感受家鄉生活語言之美的饕餮大宴,真是回味無窮。

四、披文入情領悟理性美

悟理是審美的最高層次,如果說生情是文章的意內之旨的話,那么悟理則是意外之喜,是深層的意蘊。小學語文課文有的寓意深刻,蘊含著人生哲理,能給人以啟迪與教育,語文教學只讓學生生情還不夠,還要拓展思維,引導學生悟出道理來。例如由“趙州橋”、“長城”能悟出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由“趵突泉”、“桂林山水”悟出自然界的力量是無窮的;由“登黃鶴樓”悟出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哲理。這樣悟理,審美就能升華到一定高度,具有一定是深度,有些哲理甚至成為學生一生的座右銘,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五、在指導美讀中品味情感美

葉圣陶先生稱誦讀為“美讀”。他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边@告訴我們誦讀是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相通。只有真正做到與作者同歡愉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語同己出。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重視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學生與課文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讓他們在美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美。例如《觀潮》中潮來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弊寣W生齊聲繪聲繪色地朗讀,讓他們感受到這的確是“天下奇觀”??!在學生美讀了這幾句話后,再引導他們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來領悟句子的語言美,如抓住“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山崩地裂”等詞語的理解來體會浪潮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的變化來理解詞句。文中作者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傾注在字里行間,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美讀,讓他們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獨處天下奇觀的氣勢。教師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感悟自然美和語言美。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就是這樣一個回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全面透徹地閱讀文本,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對文本有新的發現,發現文本之美,領悟到人文情感的深刻之美,進而愛上語文,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最快樂、最美好的事情。

猜你喜歡
美的文本情感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打破平衡
情感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臺上
美的校 美的人
這美的朋友 這美的如畫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