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對初中歷史情感教學的滲透和升華

2019-09-10 17:25魏文琴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升華滲透信息技術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學習方式,同時也為學校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優勢進入歷史課堂教學,極大地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歷史教學活動變得形象具體、豐富多彩。動態的圖文音像資料,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和真實體驗,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從中獲得正確的價值判斷和情感體驗。因此,作為歷史教師,我們勢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有效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充分整合教材,彰顯歷史學科觸“境”生情的優勢,激起學生情感的火花。

【關鍵詞】:信息技術 歷史情感教學 滲透 升華

一、信息技術對于歷史教學的意義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就是重點之一。2011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提出:【1】“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制作歷史課件”。2018年4月,教育部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中國史為例,【1】《新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要求學生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因此,在歷史學科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深遠的意義及必要性。

二、信息技術對歷史情感教學的滲透和升華

(一)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續,歷史與現實的聯系非常密切。作為一門包羅萬千的綜合性學科,貫穿古今中外,從政治制度、經濟結構、內外戰爭、民族關系到思想文化、民俗風物等,均在其列,歷史課在情感教育上有其他科目不可企及的優勢。前蘇聯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這是道德、信念、原則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 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中學生還處于感性認知階段,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歷史應有的價值,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效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彰顯歷史學科觸“境”生情的優勢,以生動有趣的外部動機,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使其獲得正確的情感判斷。

(二)運用信息技術滲透升華歷史情感教學

立足于課程標準和信息技術整合下的歷史課堂教學,為傳統的“講史”、“說史”教學模式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有利于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創設問題情景,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同時,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由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比如,七年級上冊《盛唐氣象》一課內容較多,知識點瑣碎,若側重取舍,就不能全面展現盛唐的氣象。因此,我以“盛”穿點成線,設計課件背景時,著重彰顯唐代建筑特色,營造古代文學藝術氛圍,貼合本課內容 在授課中,通過搜集大量圖文資料,教師解說拓展,并播放我制作的微課《從唐三彩看盛唐氣象》,讓學生看、聽、悟,全面感受盛唐氣象。學生完全陶醉于大唐的繁榮盛世、輝煌氣勢和開放內涵,為祖國的燦爛歷史由衷自豪。

講《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一課時,我問學生:鄭成功的后代歸順清朝是恥辱嗎?大部分學生給出否定答案,有一位學生闡述了他的觀點:不是恥辱,因為臺灣已經歸清政府所管,其后代歸順清朝有利于國家統一和臺灣發展。這說明,學生已充分認識到國家統一的重要性。由此,我自然延伸到釣魚島、南海諸島、臺灣歸屬等熱點話題,出示各地人民捍衛主權的圖文資料,播放外交部發言人和央視新聞評論員關于領土問題的視頻資料,學生入情入境,很容易理解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維護國家統一和主權領土完整的責任,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自然滲透。

在中國近代史“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專題復習中,我將兩個單元的內容整合在一起,事件多、容量大,時空跨度廣,學生較難掌握。因此,我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制成課件,用“第一次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及《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爭及《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辛丑條約》”四次典型的列強侵華戰爭穿點成線,插入大量戰爭圖片,并剪輯電影片段,動態再現了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并一步步加深的歷史過程,縮短了時空距離,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使學生身臨其境,仿佛進入那個屈辱的年代,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訓,激發了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學習的信心。

學習《五四運動》一課時,按照課標要求,學生要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因此,我選擇了電影《建黨偉業》中關于五四運動的片段進行情境教學,愛國學生走上街頭進行慷慨激昂的救國演說,振臂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學生咬破手指血書“還我青島”,火燒趙家樓等相關歷史事件逐一呈現。在視覺、聽覺的強烈震撼中,“愛國、救國”的思想激蕩在每一名學生心間,學生們迅速融入那段歷史,了解那個時代青年們的思想行動,體會他們憂國憂民、敢于斗爭、勇于犧牲的愛國精神,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到對歷史的敘述和評價中。

三、結語:

當然,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新的技術而摒棄傳統教學中許多成功的方法和經驗。信息技術的運用應從課程特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濃厚的歷史氛圍,生動再現歷史場景,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其逐漸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對祖國和民族的責任感和自豪感,達到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健全人格的目的,這也是歷史學科情感教育的終極或最后目標。

【參考文獻】:

【1】2011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

作者簡介:魏文琴,1984年出生,女,漢族,甘肅蘭州人,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學校歷史教師,大學本科。

猜你喜歡
升華滲透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回歸教材,讓探究升華
淺析升華現象成因
在解決“道德沖突”中升華小學生道德品質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新升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