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校社會實踐組織模式現狀分析

2019-09-10 18:09李靜蕓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組織模式普通高校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歸納法、數理統計法,針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管理模式、運行模式和評價模式進行現狀分析,為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認識、組織、實施、管理和評價等的合理化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普通高校 大學生社會實踐 組織模式

前言

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是由學校組織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依托社會和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課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讓學生參與的社會活動,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文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管理模式、運行模式和評價模式進行分析,為加強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實施、管理和評價提供理論參考價值。

1 相關概念

1.1大學生社會實踐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校根據高等教育目標和人才培養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讓學生參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教育活動,使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同時提高各項素質和技能。

1.2普通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現行組織模式

1.2.1社會調查、公益活動、為主的社會實踐模式

為了讓當代大學生通過活動感受國家相關政策或發展給社會主義建設帶來的影響,以此促進大學生對我國國情的認識。普通高校通常利用寒暑假開展了社會調查、咨詢服務等活動。如為了解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各方面的情況,進行“百村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1.2.2實習、兼職實踐為主的社會實踐模式

普通高校學生經過學校介紹或自身努力,到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檢驗自己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及培養的能力。

1.2.3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務隊為主的社會實踐模式

普通高校學生參加學校組織、其他機構組織或自發組織的志愿服務,利用自身的技能、資源為社區、社會等提供非盈利、無償、非職業化的志愿服務。

1.2.4“三下鄉”服務團、“挑戰杯”競賽等社會實踐模式

由校團委組織,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和生活觀念的宣講活動。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等在廣大農村傳播,一般學校里面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形式以支教、調查為主。另外為鼓勵學生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培養其創新和實踐的的能力,高校在此基礎上開展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業類競賽等,這也是現行社會實踐主要模式之一。

1.3普通高校社會實踐的創新組織模式——“復合”模式

復合模式=區域聯動模式+雙重模式

1.3.1何為“區域聯動模式”

區域聯動模式就是指校區、社區、就業園(包括個培訓機構、健身房等)區等融合與聯動在一起發展,其主要形式是由學校與各個社區、學校、就業園聯系,取得長期合作關系,作為實踐基地,向其輸出各方面人才,如:游泳培訓班,為其推薦教員,救生員等、在社區做公益體育咨詢等,其主要特點是以互動、互利為主。

由圖可知,區域聯動有利于合理配置區域內校區、園區、社區的資源。

1.3.2“區域模式”特點—互動是核心

“區域聯動”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創新模式,涉及多維度的職能、資源和利益,其關鍵在于制度創新,形成資源共享機制、利益協調機制、規劃協調機制和功能對接機制 重點是建成“產學研”創新體系、創業孵化體系、教育資源配置與人才培養體系等等。

1.3.3何為“雙重模式”

雙重模式是針對精英模式的弊端,增加個人申報社會實踐活動的競賽活動的創新型模式,通過專家組評選出1-3等級,依次提供全額經費支持、50%經費支持以及20%經費支持,增加學生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的機會。

2 普通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的模式分析

2.1普通高?,F行社會實踐的管理模式

為了提高普通高校全校師生對社會實踐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能夠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推動普通高校社會實踐發展,則成立由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領導小組,目前我國有些部分高校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教務處、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另外,下設專門辦公室負責統籌策劃、組織實施、檢查督導、評估驗收等小組。大部分高校委托團委或學生處管理。

2.2普通高?,F行社會實踐的運行模式

實踐的主題對整個實踐活動的實施具有統領和導向作用,是普通高校社會實踐活動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此,在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由各個單位確定主題并進行申報,確定社會實踐的形式,實踐形式要求切合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并將活動的時間、地點和人員等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和設計,制定活動計劃書,向學校社會實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請求立項。學校社會實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上報項目進行初審和終審。評審通過,由社會實踐主管部門撥付一定的經費,由主管部門對整個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在專家的指導下,實踐團隊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及時和主管部門溝通、匯報,確保社會實踐活動有序的進行。實踐結束后,形成社會實踐報告上交主管部門。

2.3 普通高?,F行社會實踐組織模式的評價體系

普通高校社會實踐評價分為對集體和對個人的評價。社會實踐集體包括社會實踐的團隊和學校的二級單位各院(系)。對于個人的評價,一方面是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和形式 另一方面是參加社會實踐所取得的成果。

2.3.1 普通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評價形式

2.3.1.1 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是指對普通高校社會實踐工作進行全面評價的形式,具體表現為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數量、效果、參與人數及比例、經費支持情況、管理水平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評價。

2.3.1.2 個性評價

個性評價是指對普通高校社會實踐工作中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個個人進行評價。具體表現為對社會實踐過程中個體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次數、貢獻大小、表現出來的先進性等進行評價,比如“實踐標兵”“實踐先進個人”等。

2.3.1.3 社會評價

社會評價是指社會各方面對普通高校社會實踐工作給予的評判,主要表現為當地政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對普通高校社會實踐的效果、形式、意義等

進行評判。

2.3.1.4 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指普通高?;蛘邊⑴c社會實踐的個體對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評判。

2.3.2評價流程

2.3.2.1社會實踐管理部門進行評價

一般情況下,應由學校社會實踐主管部門對學校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評價,學校評價院系,院系評價學生。每年社會實踐總結階段,組織專家、輔導員、班主任及其他有關教師組成評價小組,對每個學生的社會實踐自評情況進行考核,并給出相應成績。

2.3.2.2反饋評價結果

評價最終必須以一定的形式來表現評價的結果,主要評價方式包括一是評語表述法,就是對評價對象的實踐結果以語言文字形式進行評價和描述 二是等級表述法,就是對評價對象的實踐結果以量表的方式進行打分,并按照得分情況劃分等級 三是綜合表述法,就是對評價對象的實踐結果結合其他表述法進行綜合表述。

2.3.2.3組織開展表彰獎勵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后,普通高校各院(系)對在社會實踐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院(系)、優秀指導教師、社會實踐團隊、先進個人予以表彰,授予榮譽稱號,對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并對取得的經驗進行推廣。

通過對模式分析發現,普通高?,F行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盲目 普通高校未建立完善的社會實踐活動運行機制、組織機制、激勵機制和評估機制,影響指導老師及學生的積極性 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有限無法滿足更多學生需求 社會組織如企業等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程度較低等問題。

3 普通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的復合模式分析

3.1管理體系

在三個交匯處區域內設立一個職管部門,負責整個區域之間的聯動,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3.2運行體系

在現行大學生社會實踐運行模式的基礎上,增設學生個體的社會實踐活動項目的申報,由學校領導和相關老師組成的專家組對項目實踐內容、形式、實施的時間、地點和人員等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價值性進行分析,評出1-3等級,依次提供全額經費支持、50%經費支持以及20%經費支持,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中來。

3.3評價體系

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組織進行對活動的內容、形式、成效及個人收獲等的進行匯報,由通過專家組評選出優秀集體及個人,并進行表彰。

由此可見復合模式具有能夠將校區、社區和企業聯動以后,將資源進行整合,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提升校區和社區各自的層次,社區為校區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也大大拓寬了實踐渠道 并且避免了精英模式帶來的弊端,增加個人申報社會實踐活動的競賽活動的創新型模式,調動了大學生的積極性,擴大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模等優點。

4 結語

普通高?,F行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有效的指導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運行機制、組織機制、激勵機制和評估機制不完善 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有限無法滿足更多學生需求 企業等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參與度較低等問題。然而,本文提出的創新復合模式,將校區、社區和企業聯動以后,將資源進行整合,能夠為普通高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渠道 并且增加個人申報社會實踐活動的創新型模式,調動了大學生的積極性,擴大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模等。

【參考文獻】:

【1】胡美玲.高校輔導員創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模式研究[J/OL].現代交際,2019(07):1-2[2019-06-17].

【2】孫珊.高校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圈”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9(09):59-63.

【3】許夏冰,李海峰.關于大學生黨員“三下鄉”社會實踐教育管理機制的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2):3-4.

【4】吳運卿,李響.大學生社會實踐育人機制模式構建探究[J].現代交際,2018(19).

【5】 薛海鳴,李德芝.農業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發展模式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5 卷(第一期)2006

【6】 趙忠,李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產學研緊密結合辦學特色探索與實踐(第一輯)[M].

【7】 楊躍民.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J].臺州學院學,2006(2)

作者簡介:李靜蕓(1991—),女,漢,貴州貴陽。碩士,研究方向:游泳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猜你喜歡
組織模式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我省近兩年普通高校專升本選拔考試第一批招生院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比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安排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專升本第二批招生院校及專業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專升本考生體格檢查表
山西省2019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安排
基于利益相關方共贏的智慧城市聚合發展模式研究
民用飛機項目強矩陣組織模式初步分析與探討
開放式創新視角下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