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研究

2019-09-10 18:09方可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招生聯動機制藝術院校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隨著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報考藝術院校,藝考熱持續升溫。一方面藝術院校招生火爆,另一方面藝術院校就業蕭條。藝術院校招生制度與學科建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機制與就業市場等出現不相匹配的現象,亟待改革。要想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藝術人才,藝術院校必須要改革招生制度、調整課程設置、改變教學模式。因此,研究藝術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選拔優秀藝術人才、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藝術人才迫在眉睫。

【關鍵詞】:藝術院校 招生 培養 就業 聯動機制

藝術院校的招生、培養、就業三者是互相影響、互相聯系的。隨著高等藝術教育的大眾化,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與社會對藝術人才需求脫節的問題日益顯現,影響到藝術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藝術院校應加強市場調研,準確定位學校發展,科學制定招生制度,創新藝術人才的培養模式,建立適合藝術院校學生的就業體系,形成藝術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才能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藝術人才。

一、我國藝術院校當前在招生、培養、就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藝考招生中存在的問題。

1、藝考學生的專業水平很難量化,藝考黑幕頻頻出現。由于藝術水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量化標準,因此在藝考中屢屢出現暗箱操作專業分數的現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詬病。2004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就某校藝術招生黑幕向中央電視臺舉報,詳細反應了藝考面試中的不公現象。2014年某校教師因借擔任考官之機,向家長索要賄賂高達21.5萬元,被判受賄罪,獲刑6年。2014年,某校原黨委書記利用職務之便在招生錄取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2015年,某校音樂老師兼樂團指揮幫忙運作考生考取學校藝術特長生,而后錄取入校,收取10萬賄賂,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2016年,某校原院長因長年違規操作藝考招生和錄取,累計受賄123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70萬元。更有一些藝考培訓機構以高額課時費的名義收取“招呼費”,以此實現行賄受賄,干擾藝考招生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見,從培訓機構到普通專業教師再到高校領導,被貪婪侵蝕了專業操守和法律底線的人不在少數。由此產生的利益鏈條將多少具有潛力和實力的藝術人才攔在了圍城之外!生源質量下降,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面臨窘境。

2、注重專業學習,輕視文化成績。目前我國藝術院校對生源的選拔以專業成績為主,如音樂表演、舞蹈學、美術學等絕大多數專業是按專業考試成績從高到低錄取,僅有個別專業,如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按高考文化成績從高到低錄取。因此藝術院校及藝考生都較重視專業成績,而輕視文化成績。更有的考生就是因為文化成績差而突擊培訓藝術專業,報考藝術院校。早年,我國的學習音樂的人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如今藝術院校學生文化素質差是盡人皆知的事情。藝術院校學生的高考文化分數大多數都遠遠低于普通高校二本的分數。

(二)、培養中的問題。

1、缺乏通識教育?!巴ㄗR教育”被認為是一種“非專業的,非職業性的”教育,包括人文學科、社會學科乃至自然學科的知識,這在藝術院校并不被重視。盡管也開設了相關課程,如《馬列》、《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大學語文》、《形勢與政策》等。但是課程的體量、內容和授課形式并沒有根據藝術院校的特殊性質來做出調整,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因此藝術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成為了匠人,而創造力以和綜合素養缺乏。

2、缺乏實踐環節。當前我國藝術院校的培養模式與社會脫節,往往沉浸在封閉的圈子里研習自己的藝術專業。音樂會、學術交流、專業比賽等等都僅僅是在專業技術層面上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平臺。然而真正能夠專業拔尖的畢業生屈指可數,絕大部分畢業生還是要進入社會的普通崗位,如教師、設計師、主持人等。因此學生需要從各個方面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根據西南地區某藝術院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有69%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實踐環節不夠。因此,在大學期間大力提升實踐環節比例不僅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能夠讓他們畢業生后能更好適應工作崗位。

(三)、就業中的問題。

1、畢業生就業困難。雖然全國就業形勢嚴峻,但是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更顯困難。一是因為藝術專業崗位需求量相對較少。二是藝術院校學生就業觀狹隘,就業意識淡漠。由于藝術院校學生大多在大學期間就有許多兼職機會,有一定的收入來源。因此,他們大多以觀望為主,不急于找一份固定的工作。三是藝術院校學生普遍對工作期望值過高。藝術院校學生對就業形勢沒有清晰的認識,對自身的職業能力也不能客觀的評價,往往眼高手低,對工作崗位過分挑剔。

2、就業質量不高。藝術院校畢業生初入職場適應起來比較困難。一是由于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與就業市場脫節,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從心理上和職業素養上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需要較長的時間。二是藝術院校的學生綜合職業素養較弱,不能勝任一崗多能的工作,因此職業發展受限。三是藝術院校學生對工作期望值過高,導致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大而對工作的滿意度低。

3、就業穩定性不高。藝術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穩定性不高有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藝術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單位類型以民營企業/個體為主,如培訓學校、廣告公司等。這些單位本身的經營狀況不穩定,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經營周期較短,很難長期生存。因此,畢業生又面臨失業和再就業問題。另一方面,藝術院校學生比較隨性和沖動,容易受很多因素影響而辭職,比如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同事關系等。也有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和人脈后選擇自主創業。

二、國外著名藝術院校的辦學經驗。

(一)、柯蒂斯音樂學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柯蒂斯音樂學院是世界上頂級的音樂學院之一,被譽為“獨奏家的搖籃”,是我國杰出鋼琴演奏家郎朗的母校。這所學校的辦學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

1、無學費政策??碌偎挂魳穼W院對所有被錄取的學生提供高額的全額獎學金,從入學開始直到畢業,使學生能夠全心全意學習,無后顧之憂。但是它的錄取也是非常的嚴格,每年僅有160名左右能通過選拔。

2、他擁有超級強大的教師隊伍??碌偎挂魳穼W院擁有約90名教師,他們都是頂尖的音樂家,如作曲家Ian Krouse、鋼琴家Richard Goode、著名小提琴家Miriam Fried等等。這樣的奢侈的師資配備,旨在為學生提供最“個人化”的教學??碌偎姑恐苡小爸苋挛绮琛被顒?,師生之間能經常交流音樂理念。

3、“learn by doing”(在實踐中學習)辦學方式??碌偎挂魳穼W院最著名的就是這一辦學特色,也是它的傳統。學校每年為學生提供超過200場公開演出的機會,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體驗和表現能力。

(二)、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

茱莉亞音樂學院的簡章上指出“茱莉亞學院的變革性角色是幫助有天分的學生運用他們的奉獻精神而成為擅于社會活動的藝術家?!彼霓k學特點有以下幾點:

1、招生標準高,生源質量優。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錄取要求非常嚴格:它首先通過預審,從網絡遞交材料的考生中篩選基本達標者 再通知考生參加面試,進步考核學生的綜合藝術能力,并且考試內容相當全面。茱莉亞音樂學院每年僅有7%-8%的錄取率,2011年錄取率僅為5.5%。

2、積極推進通識教育。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課程設置中包含了大量與人文、倫理、社會、批判及美學的相關科目,培養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和認識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所有的學生必須完成至少24學分的文科課程。所有文化課程都以小型研討會的形式開展,既促進學生的參與和探究精神,又完善學生對社會和人文層面的認識,為研習藝術奠定基礎。符合條件的學生也可以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巴納德學院交叉注冊某些課程。

3、重視藝術實踐能力。茱莉亞音樂學院專門有一個“專業實習項目(Professional Apprentice Grogram)”,不提供學位和證書。它針對劇場技術(服裝、化妝、道具等)和藝術管理(戲劇、管弦樂、聲樂等)專業,為有意者提供一個在專業技能和管理方面能夠實際操作和獲取寶貴經驗的平臺。

(三)、伊斯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伊斯曼音樂學院的宗旨是“整個教學內涵不僅在音樂技術上面,還要通過跨學科的探究、將音樂與其他藝術融合而貫穿人文學科?!?/p>

1、大力發展學生樂團。伊斯曼音樂學院有很多學生社團,除了黃銅協會、爵士樂團、合唱團、唱詩班、戲劇團等等,它的學生管樂團(Eastman Wind Ensemble)是美國第一流的管樂團。這些樂團還定期組織排演學生創作的作品。歸根結底也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2、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伊斯曼音樂學院制定了一些特色培養項目,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如“Take Five Scholar Grogram”,學生可申請規定課程之外的五門文學科目,考試合格后可獲得一到兩學期的免學費資格?!癋ORTE Grogram”(Four Years Plus Teaching Experience),為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增加的一學期免費實踐課程。

西方發達國家的藝術院校理念先進,注重創新和實踐,教育水平也高于我國,但是由于國情、體制的不同,因此不可盲目的“拿來主義”,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三、我國藝術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探究。

(一)、招生模式改革。

1、健全招生考試制度。首先,藝術院校必須根據各專業近年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來制定招生計劃,適當調整“紅牌”專業(就業差)、“黃牌”專業(就業一般)、“綠牌”專業(就業好)的招生指標。第二,要充分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文化相關產業的發展的小局勢,從而擬定招生計劃甚至增減專業。第三,不斷完善藝考面試的考試規則和監督制度,降低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加大對考試違法違紀行為的處罰力度,使藝考公正公平地選拔人才。

2、增加考試難度。隨著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然而當今的就業市場依舊青睞專業拔尖的人才。因此作為專業的藝術院校,絕不能忽視“精英教育”。要想培養出更多的藝術頂尖人才,則需要提升生源質量,為學校的專業培養奠定基礎。今后可以從藝考科目的深度和廣度層面增加難度,全面考察學生的專業水平、藝術素養及可塑性。

3、提高文化考試成績。凡是杰出的藝術家絕不僅僅具有高超的專業技能,還應該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國外著名音樂學院都是尤為重視對學生人文學科的教育。因為藝術不是獨立的,它必須在社會環境中生存。脫離了人文的藝術絕不被人接納和喜愛。因此,作為研習藝術的專業人才,必須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目前藝術類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績大多在300分左右,遠遠低于普通高校本科錄取線,使得學生在藝術上難以很好的發展。

4、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目前國外的藝術院校都面向全球招生,從中選取最優秀的生源加以培養,因此教學成果也比較顯著。而我國的專業藝術院校主要針對國內招生,有些專業院校還有地方保護政策,招生名額以當地考生為主。因此在人才的選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盡管我國的藝術教育水平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但針對我國部分特色藝術專業(如民樂、戲曲、“非遺”音樂等),仍然對國外學生有吸引力。因此擴大國際留學生的招生規模不僅能拓寬生源渠道,也能增強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國際影響力。

(二)、教育教學改革。

1、“強強聯合”培養。國外很多學校(如茱莉亞音樂學院、伊斯曼音樂學院)都有類似交換項目,即藝術專業學生可在綜合院校選修課程或學位,綜合院校的學生也可在藝術院校選修專業課程或學位。交換生在通過考核后或減免學費,或給予證書,亦可授予雙學位。這種跨學科、重通識的培養方式是國外一流大學在課程設置方式上的共同趨勢?!?】這樣強強聯合既充分利用了各自學校的專業優勢和師資條件,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2、大力推廣“互聯網+”授課模式。隨著科技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廣泛深入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藝術院??梢猿浞謱ⅰ盎ヂ摼W+”模式運用到教育教學中。有的課程可以用“網課、微課”的形式讓學生自選自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自由安排學習時間。甚至可以參照國外藝術院校,將著名專家的“網課、微課”放在校園網上供不同院校學生有償使用,以此讓藝術資源與全社會共享。

3、工學結合模式。國外很多優秀高校都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及其對畢業生的需求?!?】德國大學在四年中有兩個學期為實習學期,要求學生進行與專業緊密結合的實習。加拿大高校規定,學生完成專業學習后,要到與專業有關的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時間為專業學習時間的1/2。根據近年國內就業市場的反饋,用人單位更愿意錄用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學校課程的設置中要充分重視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使之與社會需求接軌??梢酝ㄟ^學生社團、勤工助學崗位、實習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園等平臺為學生提供實踐課的機會,使學生能夠真正學以致用,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

4、分類培養模式。藝術院校應該根據各專業特征將學生分類培養,建立各種職業方向的培養模式,例如:教師培養模式、表演者培養模式、經紀人培養模式、設計師培養模式等等。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職業素養需求,因此要把握就業市場的脈搏才能培養出適應其需求的藝術人才,促進學生就業質量的提升。

5、注重創新思維培養。英國的大學十分重視提高學生的開放性思維。牛津大學就有自己獨特的“學院制”和“導師制”,他的學院不是按專業劃分的,每個學院中都有來自多個不同學科專業的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跨學科交流。學院里的導師還經常組織不同專業的學生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獲得很多新鮮思路?!?】

(三)、就業形式改革。

1、用就業數據指導學校招生及培養工作。認真做好就業質量跟蹤評價調查,全方面了解學校各專業就業情況及問題。將各專業就業率、就業滿意度、教學培養質量、升學及自主創業等情況反饋給招生和教務部門,以便及時調整學校的招生和教學工作。

2、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國外很多著名院校都建立了龐大的校友資源庫,優秀的校友可以為學弟學妹們提供大量的優質就業崗位。例如美國柯蒂斯音學院校友是柯蒂斯的獨特文化的基礎,校友們積極為學校捐助并提供獎學金及各類就業崗位,已然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

3、提前引導學生做好全面職業生涯的規劃,分類分專業加強學生就業的指導和就業能力的提升。藝術院校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業能力較弱,特別是個別傳統的藝術專業就業的范圍很狹隘,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分類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4、根據市場需求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養藝術人才的訂單式培養模式。從藝術實踐課程的設置到與市場對藝術人才的需求對接,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共同打造企業需要的藝術人才,采取訂單培養模式為企業培養藝術人才,解決學生就業的后顧之憂?!?】

5、鼓勵學生依托藝術專業優勢創新創業,學校、企業、政府多方聯手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服務鏈,從政策、經費、技能各方面幫助學生創業。

招生是基礎,培養是關鍵,就業是目標。只有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依托,才能培養當今社會需求的藝術人才。只有構建我國藝術院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才能培養更多優秀藝術人才,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文化事業。

【參考文獻】:

【1】新華網.藝考怎么就成了腐敗“重災區”?[EB/OL]. http://www.sohu.com/a/203897261_534875

【2】國外一流大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通行做法[EB/OL]. http://www.eduthink.com.cn/index.php/article/index/id/972.html

【3】曹葒蕾.維也納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及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02):57-62.

【4】杜朝暉. 國外一流大學怎樣培養創新人才[N]. 中國教育報,2011-07-05(003).

【5】 鞠向玲,賀秀梅,曹寧. 基于文化大發展背景下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新形勢下我國高等藝術院校產學研教育模式現狀調研[J]. 藝術教育,2012,06:12-14.

作者介紹:方可(1983年11月——),女,漢,四川萬源,助理研究員,文學碩士,單位:四川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招生聯動機制藝術院校
“雙減”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況調研報告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濱州市編辦以網上測評助推系統業務能力提升
翻轉課堂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提高藝術院校學生學習興趣初探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統
基于Android的招生報名系統設計與實現 
中國藝術院校巡禮(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