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藝術院校學生學習興趣初探

2016-11-15 07:54袁圓
科技資訊 2016年18期
關鍵詞:藝術院校學習興趣

袁圓

摘 要:興趣是推動人們獲得知識和從事某種活動的精神力量,激發藝術院校大學生學習文化基礎課的興趣是提高藝術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文章從藝術院校學生學習文化課的心理狀況調查及分析入手,探究其面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探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的舉措,旨在為我國各大藝術院校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藝術院校 文化基礎課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c)-0157-02

藝術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和提供高質量精神產品的雙重任務,要按照“德藝雙馨,繼往開來”的要求和藝術教育的特點與規律來培養人才。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技藝精湛、品德良好,既懂藝術,又是人文的高素質復合型的藝術人才,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責任。在扎實的文化基礎上實施高等藝術教育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須著眼于奠定學生寬厚堅實的專業和文化基礎,以及樹立其全面發展的思想觀念。面對現實與任務的巨大落差,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課題,進行了廣泛地調查和深入地研討。

1 當前我國藝術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藝術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生源素質也表現出逐年下降的發展特征,集中體現在學生學習基礎不牢、學習習慣不良和學習動力不足3個方面。

首先,從學生的文化學習基礎方面來看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從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上來看,長期以來藝術院校都十分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與專業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容易忽視對學生藝術理論層次方面的培養與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和人文藝術精神的陶冶,這嚴重影響了藝術院校學生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質量。二是從學生自身的素質需要上來看,就是知識面較為狹窄,文學、史學、哲學、藝術知識比較淺薄,藝術理論的功底相對薄弱,在文化素質方面積淀不足,導致他們審美底蘊不夠豐富和精深,在藝術發展上也會缺乏后勁,沒有基礎。

其次,從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產生的動因角度來分析,藝術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薄弱、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共性問題,究其原因應該與藝術學院學生普遍存在的“重專業”而“輕文化”的不良學習心理動機有關,這是導致學生產生“只要學好專業課就可以了”這一情況的直接原因,并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文化課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后,從學生學習的動機方面來看,藝術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有熱愛學習的愿望,但是往往缺乏自覺性、緊迫感,容易出現學習動機不明確等不利情況,這些都與藝術類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

而理性邏輯思維相對較弱的現實有關,也是導致學生對理論性較強的文化課缺乏足夠信心的原因所在。

另外,教師觀念手段的滯后也是導致學生對文化基礎課不感興趣,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些老師的課堂教育觀念仍舊存在以“師長”自居,過分強調“師道尊嚴”,導致在教學組織活動中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在師生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還有一些年輕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學態度,授課方式單調乏味,沒有采用適合學生特點的切入方法,導致學生對老師的課堂設計不感興趣。

2 優化藝術院校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2.1 加大對學生學習興趣理論的研究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人們認識事物或參與活動的積極傾向,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內在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其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將對學習的認知劃分為3個層次,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3個層次呈現出了遞進的發展狀態,其中“樂學”是學習興趣的最高層次,因此,學生只有對事物感興趣,才會想學、愛學,才能主動學習和掌握好知識。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后天培養獲得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主要受3個方面的影響:(1)受事物本身特性的影響,即凡相對強烈、對比明顯、帶有新異性和刺激性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2)受已有知識經驗的影響,即能否滿足人們獲得新知識的需要;(3)受對事物體驗狀況的影響,即在學習過程中能否獲得別人的承認,或內在滿足等積極情感體驗的影響。研究發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與教師的人格影響力、知識水平、教學內容的新穎性與多樣性,以及教學難易安排順序等因素有關。

2.2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求興趣

興趣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常被理解為一種求知的傾向性,即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愿意去追求、嘗試和體驗,因此,也可以把興趣理解為是一種推動人們獲取知識或從事某種活動的精神力量,在此過程中要求教師必須準確理解和自覺尊重每一個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也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關鍵,而創設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合理的教學情境則是激發學生探求興趣的根本所在,研究發現在對藝術院校學生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創設觀察情境和創設想象情境兩種方法。

首先,從創設觀察情境的角度來看,其目的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眾所周知,認識事物的起點是從觀察開始的,也就是說好的觀察是促使各項工作實踐和創新的第一步,如果對周圍的事物缺乏認識,就不能準確表達或正確反映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因此,在對藝術院校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自主觀察能力的培養,最好是教給學生正確觀察的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探究者和發現者,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其次,從創設想象情境的角度來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因為,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將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比如: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安排作文教學課就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所以,為了提高藝術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創造想象情境,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想象,積累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世界里快樂地學習。

2.3 加強對學生學習目的的教育,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正確而又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當前的學習與未來藝術素養提升的聯系,體會到當前的學習是未來藝術創作的必要準備時,才能確立起遠大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熱情。研究發現,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的途徑主要包括以下4條:(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科的特點,以及要與學生的專業密切聯系,不僅如此還有能夠使所教內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等;(2)在進行教學計劃設計時要能夠與學生的理想教育目標和遠景教學目標相結合;(3)在讓學生明確學習總目標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確單元學習目標、課程目標的具體目的;(4)學習目的教育時要注意把學生的求學現狀和畢業后將可能發生就業情景聯系一起,要將學生所學的專業和當前社會需求以及優秀畢業生、校友成功故事聯系一起,要將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和學生藝術修養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文化基礎學科的教育功能,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2.4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4.1 采用互動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互動教學方法可以采用的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有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其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在教學中應用的最多,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互動方式。做好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需要注意3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備課時的注意事項,即備課時教師應考慮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和有效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方法,避免在備課時過分強調對教學環節的設計;二是在課堂上的注意事項,即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為學生提供思考和提問的時間與空間,發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對問題進行互動探討。三是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需要,敢于打破原定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針對某個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讓課堂活起來,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2.4.2 “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藝術院校學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應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教學不易搞齊步走、一刀切,應多把尺子衡量,多種形式評估,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有進步即肯定。教師在處理教材上也應從實際出發,有些該降低難度,有些該擴展知識,因人而異,靈活掌握,以學生能接受、可接受為前提,正如大教育家陶行之所說,他之所以辦教育就是為了“ 讓人人都有面包吃,人人都有水仙花看”。

2.5 經常性的組織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外在動機

大學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主要表現為好勝心強和不甘落后,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大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經常性的組織一些專業知識競賽,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反對懈怠,充分調動學生尚處于萌芽狀態的各種內在的學習動機,并使之活躍和強烈起來,因而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效手段之一。

2.6 以“發展性學生評價”為指導,制定科學的學生學業評價標準

藝術院校學生的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層次也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發展性學生評價”為指導,為學生制定科學的學業評價標準,并充分體現學生基礎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學習效果進行跟蹤記錄與評價,從而激起每個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并準確掌握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基礎上的進步程度。

3 結語

藝術院校的文化基礎教育與普通高校不同,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規律,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的重要陣地。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師素質,同時做到貼近學生、貼近校園、貼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未來,才能更好地為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時代藝術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 薛媛.將興趣教學融入大學語文教學策略探析[J].文學教育(中),2011(9):130.

[2] 畢國珍.淺談大學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語文建設,2012(18):16-17.

[3] 郝印雙.需要與興趣對提升大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意義[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4(4):44-45.

[4] 丁少杰.激發學習興趣 開辟審美空間——關于《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思考[J].麗水學院學報,2007(4):108-110.

[5] 王海萍.興趣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4):94-95.

[6] 賈勇.大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06(3):47-50.

猜你喜歡
藝術院校學習興趣
藝術院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的研究與實踐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新形勢下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師的角色定位
高職藝術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
淺析藝術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重要性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