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路徑選擇

2019-09-10 18:25張俊友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幫扶社會工作精準扶貧

張俊友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以及人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基數較大等情況,所以,我國存在著較大的貧富差距。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幫助貧困地區以及貧困人員早日脫貧。本文從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路徑選擇,以便縮小貧富差距,促進我國經濟高效發展。

【關鍵詞】:社會工作 精準扶貧 路徑 幫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以及《“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中強調,要“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同時提出“進一步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扶貧作用”。社會工作人員是參與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社會工作者扶貧的過程中發揮其專業優勢,根據精準扶貧的重點以及難點,尋求最佳路徑,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一、目前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參與感不強

精準扶貧主要是通過精確的分析與識別,找準真正的貧困人口,然后通過采取一些列措施進行定位以及分類等,從而幫助貧困人口盡早脫貧。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很多貧困地區由于長期在落后狀態,因此在接受新事物以及新觀念方面的能力比較慢,同時加上對精準扶貧政策的認知能力不強等,使得群眾的參與感不強,在接受脫貧方式的時候持有觀望或者懷疑的態度。另一方面,有些地區感受到精準扶貧政策帶來的優勢,因此使得部分非貧困人員爭取貧困戶名額,引發了一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從而違背了精準扶貧的初衷。

(二)社會工作組織的專業性不強

社會工作參與到精準扶貧中,其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精準扶貧的實施效果。由于目前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化,需要的專業人才也越來越大,對精準扶貧而言也需要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進行實施。但是,我國的社會工作起步較晚,人員儲備不充足等因素,使得很多社會工作者并非具備精準扶貧工作的專業素質。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很難發揮社會工作者的優勢。

(三)監督體制不完善

精準扶貧是一項民生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人員比較多,并且工作內容也比較繁雜。社會工作組織主要通過政府部門的財政收入以及通過社會力量進行愛心捐贈等渠道進行獲取。資金數以及使用情況絕大部分是由社會工作組織自行管理。因此難免就會出現資金使用不當的情況。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監督體制不完善所造成。

二、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路徑選擇

(一)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提升群眾參與度

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首先要讓貧困人口在觀念上得以轉變,提升民眾對精準扶貧政策的認知度。因此,社會工作者應該大力宣傳精準扶貧的內涵以及目標,鼓勵群眾通過自力更生實現脫貧。同時樹立模范典型形象,讓其他貧困人員努力學習榜樣的力量,勤勞致富。其次,先進社會工作組織應該積極與幫扶社會工作組織進行交流,根據當地的生活以及生產方式、民俗習慣等制定出適合的脫貧政策。同時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社會工作組織應該深入民眾,加強與民眾的溝通,及時了解民眾的心理訴求,將民眾的需要與精準扶貧項目有機結合,提升民眾的參與度。此外,對民眾提出的建議以及意見等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采納,從而讓民眾充分享受到表達權以及知情權。

(二)加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

社會工作者是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的直接人員,但是由于我國社會工作發展較晚等因素,使得我國的社會參與者專業性并不強。因此,需要加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性,為社會工作者提供相應的精準扶貧培訓以及學習機會。同時還應該提升社會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質,讓社會工作者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認識。其次,加強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尤其是先進社會工作者與落后地區社會工作者之間,總結精準扶貧成功的經驗并運用于扶貧工作。提高社會工作的效率。此外,還需要引進一些具有創新能力以及專業能力的人員融入到社會工作中,為社會工作事業注入活力。同時還應該做好相應的宣傳,讓更多的人員了解社會工作并主動參與到社會工作中,壯大精準扶貧的力量,保證扶貧目標早日完成。

(三)建立健全社會工作監督機制

社會工作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的財政以及社會力量的捐贈,這些資金主要通過社會工作組織進行分配與使用,如果要讓社會組織在精準扶貧時有效發揮其作用,就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與管理機制,保證社會工作組織將資源合理使用與分配。首先,民政部門應該發揮主要的監督職責,對社會工作組織的資金登記后的使用以及分配等環節及時進行監管,在精準扶貧的過程中不定期的進行檢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情況 立刻予以制止,并責令其糾正,必要時可以依法取締。其次,社會工作組織應該定期公開資金的使用情況以及資源的分配情況,將工作進行透明化、公開化,嚴厲打擊濫用資金或者挪用資金等行為。此外,還應該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力量,加強媒體的作用,對違法行為及時曝光,同時設立專門的檢舉揭發通道,針對社會工作中出現的違法行為,鼓勵群眾積極舉報。

結束語:

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早日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社會工作參與到精準扶貧之中有利于借助社會各界的力量幫助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目標,提升人民生活的質量。但是社會工作參與到精準扶貧項目中,就目前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急需解決,因此,社會工作組織一定要認清精準扶貧的現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徑。首先,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提升群眾參與度,讓群眾充分享受到知情權以及參與權。其次,加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提升精準扶貧的工作效率。此外,還應該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保證社會工作組織的合法性以及正規性。

【參考文獻】:

【1】賈啟驥.社會工作組織相互合作參與精準扶貧的路徑探析[J].理論觀察,2019(03):74-76.

【2】何燕蘭.在地資源利用: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路徑探索[J].學理論,2019(01):76-79.

【3】趙浡彤,馮可盈.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18(11):99-100.

猜你喜歡
幫扶社會工作精準扶貧
做好農村幫扶工作的幾點體會
英語教學中對學困生的幫扶
高校特殊群體學生幫扶工作探索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