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節日文化對幼兒情感發展的意義研究

2019-09-10 07:22陳秀玲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意義幼兒

陳秀玲

摘要:在當前的幼兒教育當中,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是開發幼兒智力、拓展幼兒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而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可讓幼兒認知與了解與傳統文化知識,以此來有效地促進幼兒情感發展。

關鍵詞:傳統節日文化;幼兒;情感發展;意義

中圖分類號:B8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32-01

引言: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當中,孕育了多樣化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個重要的載體。而在傳統節日當中蘊含著之引入如勝的傳說故事、多姿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傳統節日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是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認知、傳統美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同時,也能有效的促進幼兒情感發展。讓幼兒學會傳統禮儀,注重情義,懂得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行之有效地對幼兒開展德育教育。

1.通過傳統節日文化,有效地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發展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中,進行傳統節日教育,可讓幼兒較好的認知與了解社會知識,進一步促進幼兒在認知理解、情感意識、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勺層變和ㄟ^傳統節日這一窗口,較好的認知與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歷史發展進程、民族民俗文化、傳統禮儀、傳統文化、行為規范多種的知識,不但讓幼兒能夠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還能有效地開發幼兒的智力,增強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并將其傳統節日文化內容有效地滲透到幼兒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從而讓幼兒潛移默化的受到良好的啟發與教育,教師可創設傳統節日的游戲活動,讓幼兒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深入地認知與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并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拜年禮儀的游戲活動,讓一些幼兒裝扮成“爺爺、奶奶”等長輩,由另一些幼兒去給長輩們拜年?!伴L輩們”按春節傳統民俗,給“晚輩們”發紅包給壓歲錢。教師在適時的導入春節的相關傳統禮儀知識,讓幼兒懂得“拜年”是春節期間重要的一種民俗禮儀,人們會通過拜年的禮儀來聯絡情感,增進入與人彼此之間了解。同時,晚輩給長輩拜年,也是感恩文化的一種體現,從而通過傳統節日教育,讓幼兒獲得真實情感體驗的同時,也讓幼兒萌發了在日常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必須具備健康的情感的正確認識。而教師可通過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來讓幼兒學習與掌握一定的社會知識與社會技能,可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能夠潛移默化的對幼兒開展傳統節日德育教育,從而行之有效的培養幼兒傳承與弘揚傳統美德。讓幼兒能夠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充分體現出傳統節日教育所具有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發展。

2.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對幼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當中,大都蘊含著較為方法的民族情感,這些民族情感,能夠增強幼兒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意識,而這些民族情感也是對幼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師在教授給幼兒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可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描述與講解的方式,以教師自身的真情實感來教育與感染幼兒,讓幼兒能夠獲得情感共鳴,充分激發幼兒的愛國的情感。例如,在清明節之前,幼兒園可在園內布置一些有關“清明節”的宣傳文字與宣傳畫,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傳統節日教育的學習氛圍。教師再指導幼兒自己動手用白紙、細竹制作花圈,在清明節的當天,可由幼兒園組織幼兒到烈士陵園敬獻花圈給革命烈士,教師可在烈士陵園里講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并號召幼兒學習革命烈士的愛國情懷,通過這樣的烈士陵園掃墓活動,能夠讓幼兒真切的感受到烈士的英雄壯舉,較好的讓幼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能夠從小就樹立起為國家為民族不惜犧牲奮斗的志向。從而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愛國主義情感的發展,讓幼)L能夠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并能夠將其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愛國情懷的合格公民。

3.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培養幼兒傳承與弘揚傳統美德

中國傳統節日所具有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即是集體的廣泛參與性,教師在通過傳統節日文化來對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幼兒情感發展時,必須依據幼兒培養的整體目標、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育活動計劃,并充分運用主題游戲活動的方式,讓幼兒有效地參與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夠通過主題游戲活動,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感受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并通過采用豐富多彩活動形式.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節日主題游戲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與教育。教師可提供給幼兒展現自身才能的良好平臺與機會,鼓勵幼兒充分運用繪畫、歌舞、手工、游戲等多樣化的方式來較好的展現出節日傳統文化。例如,在開展“重陽節”的傳統節日主題活動時,由于“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教師可創設“重陽節”尊老敬老的活動內容,教師可裝扮為“壽星爺爺”,由幼兒一起來為“壽星爺爺”過生日,并送上由幼兒自己所制作的賀卡,讓幼兒唱起“生日快樂”的歌曲,共同祝?!皦坌菭敔敗鄙湛鞓?,從而讓幼兒能夠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國傳統孝道文化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一種中華傳統美德,在主題活動中,還可開展師生合作的“登高”、觀賞菊化、飲菊花酒、遍插茱萸、吃重陽糕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重陽節主題活動,讓幼兒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當中,真正的感受了重陽節的氣氛,體驗到傳統節日帶給人們的快樂,從而讓幼兒更加的熱愛傳統文化,并能夠讓幼兒更好的傳承與弘揚傳統美德。

4.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幼兒結語當中,想要有效地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活動,教師必須依據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學習水平、對傳統節日的掌握情況,來創設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的教學情境,讓幼兒能夠充分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讓幼兒能夠在認知與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前提下,較好的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敏.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與實踐[J].甘肅教育,2018(24):74.

[2]武菊霞.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節日的教育活動[J].學周刊,2018(31):179-180.

[3]楊丹.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促進幼兒情感發展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11-12.

[4]王玲玲.如何利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3):240-241.

猜你喜歡
傳統節日文化意義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有意義的一天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傳統節日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研究
傳統節日文化失落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