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主動識字促進閱讀與表達能力成長

2019-09-10 07:22魏蘭云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小學低段

魏蘭云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識字、寫字、閱讀、表達的基本能力,一直以來的教學觀念中,教師通過閱讀、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要將閱讀、表達和識字相結合;同時,新課改指出: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主動學習。面對目前教學中的一些現狀,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低段學生主動識字的必要性,闡述了主動識字在小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中的重要意義和教學方式。[1]

關鍵詞:小學低段;主動識字;閱讀與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45-01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1.目前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的現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量要達到1600~1800個左右,能準確書寫漢字800~1200個,這些生字在閱讀教材中出現的頻率高達90%,可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不僅任務重大,還直接影響低段學生的閱讀教學。即便新課標已經深入多時,在目前小學生低段語文識字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問題:

1.1 “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理念貫徹不夠深入

在傳統的教學中,識字就包含了認讀和書寫兩個方面,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會讓學生針對一個生字反復練習,直到完全學會為止。新課標中提出了“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概念,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認讀這些生字,其次才是書寫。[2]但是很多教師依然存在“不會寫就記不住”的想法,在教學時會不自覺地分析生字的結構,讓學生記住字形字義等等,在拼寫方面花費了較多時間,直到最后才發現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1.2 過于追求學生主動識字,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些教師在學習新課改內容之后,在日常的語文識字教學中,積極主動貫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完全放手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認識漢字。教師認同并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想在一整節課中盡可能多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并不是完全放手,而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指導學習方法;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明確自己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2.低年級小學生主動識字對閱讀和表達能力意義

2.1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

漢字是文本構成的基本要素,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閱讀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對話。低年級語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喜歡閱讀,能通過教學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能結合識字教學,用普通話準確流利、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能理解文本中詞句的含義,并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識字是閱讀之“綱”,閱讀是識字之“目”。[3]文本是人類語言、情感、思想、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我們精神文明的傳承依據,所以要使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漢字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能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能更準確、更流利地認讀漢字并進行組詞造句。

2.2 識字提高表達能力

我們常說“牙牙學語”,是指人類自出生開始,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之下,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動作,但是他們通過模仿學會的終究只是“形”而非“神”。小時候父母指著自己教孩子說“媽媽”“爸爸”,在不斷的灌輸和反復試驗中,孩子會發出類似的音節,再后來的不斷矯正和模仿中越來越標準。即便如此,孩子們根本不了解他們從他人交談中所模仿詞語的本意,故而我們常說“童言無忌”。

通過識字,小學生知道怎樣去清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識字可以讓學生明自一個民族、一種語青泊勺文化內涵,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低段小學生主動識字的方法

3.1 情景設置,展現漢字魅力

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要讓學生主動學習識字,情景設置是非常有效的辦法,教師可以利用故事、謎語,情景扮演等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漢字,理解漢字。比如學習“凹”和“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個凹下去的地面和凸出來的地面,將兩個漢字和現實的情景相結合,利用圖形記憶和區別這兩個漢字,學生會覺得十分有趣。

3.2 優化評價,鼓勵自主學習

教師要利用評價的方式鼓勵學生善于觀察,主動識字。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是在哪里認識這個字的?”“你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嗎?”“你能用這個字組詞造句嗎?”不管學生是在宣傳牌、公交車、報紙雜志還是動畫電影中學會的,教師都應該鼓勵和贊揚學生的觀察精神和學習能力。

“真是一個聰明又善于觀察的孩子,那么今天可以由你來幫助老師講解這個漢字嗎?順便和同學們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方法好嗎?”教師可以利用“角色轉換”的辦法,讓學生來教學生,讓學生發現自主學習能領先同學,只要你的知識有過人之處,你就可以教導和幫助他人。這種被尊重、被認同的心理滿足感,會激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和學習身邊的漢字,從而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3 結合閱讀,提升表達能力

閱讀、表達和識字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三個共同體,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和日常的語言表達來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他們推薦一些優秀的兒童讀物,在上課時和大家分享文本的內容和所學會的知識。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順口溜學習漢字,或者通過故事接龍的游戲讓學生對一個詞語進行闡述等等。

4.結語

識字、閱讀、表達都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必須課程,教師一定要將三者結合起來,科學貫徹新課標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侯靚.小學低段繪本教學對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羅丹.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7):114.

[3]王雪.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小學低段
從學生學習的視角談小學低段語文朗讀教學
淺析閱讀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知識可視化的策略探析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方法探析
試論體育教學中語言的巧妙運用
敢“問”路在何方
試論體育教學中語言的巧妙運用
游戲識字,讓低段識字教學更高效
說、做、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